国内15天的天气预报准不准国内15天的天气预报准不准确
本报记者张冰通讯员雷蕾
今年7月中旬至8月国内15天的天气预报准不准,我市遭遇了罕见的酷暑,短短一周有千余人中暑,16人因中暑去世。几种质疑声流传开来国内15天的天气预报准不准:“怎么可能才40℃,是气象局不敢报吧!”
事实真的如此吗?立秋刚过,随之而来的是凶猛的“秋老虎”,如何正确理解天气预报的温度,及时增减衣物以防止疾病侵袭呢?看看我市的气象专家怎么说。
真相一:温度不能随意测
8月3日,网友“一片云”在微信朋友圈抱怨:都快热傻了,还说只有40℃,是不是气象台不敢报?
随后,记者采访了市气象台台长周建荣。
周建荣表示,气象台站观测和记录的气温,是用放在百叶箱里的不被太阳直接照射、通风状态良好的温度计测得的。温度计放置的高度有严格规定,温度计感应部分离地面1.5米。这个是世界气象组织的统一标准,以保证获取的气象资料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
周建荣说,在高温天气出现后,有些市民也会拿温度计在太阳直射区进行观测,同时用观测到的数据与气象台预报值进行对比,认为预报员报的太低。其实这种比较是不科学的,因为市民用这种方法观测到的温度受很多因素的影响。首先,接近地面(特别是柏油路面、水泥路面)气温会明显偏高。此外,还要看市民的观测点是否接近墙面,特别是白色墙面、玻璃墙面等,这些墙面都会对太阳辐射进行反射,从而影响周边气温。
真相二:预报员不敢“谎报”
如果是天气预报是准确的,是不是气象预报员报错了呢?
对此,周建荣说,天气预报看似简单,实际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天气预报是以大气科学理论为依托,以各种气象探测手段为基础,以数值天气预报为核心,依靠预报人员的综合判断分析,最终形成的。“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某些不确定性,不可能每一次的预报结果都与实际一致。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现在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尽管误差不可避免,但是气象部门对预报员还是有着严格的检验和考评标准,如果预报温度和实况温度相差2℃,既被认定为预报失准,预报员的年终考核会受之影响。国家气象局每天都对全国各地预报进行评分,2015年1—6月克拉玛依气象台气温项目评分在全疆排第一,对7月14日—28日的持续高温期间的最高气温预报误差大都在1℃以内,应该说是非常准确的。
真相三:体感温度胖瘦有别
在同一气温下,为什么身材偏胖的人可能比偏瘦的人感觉更热呢?周建荣表示,这主要是体感温度不同导致的。
周建荣解释说,人体感觉的温度在气象上叫体感温度,它与大气温度、湿度、气压、当地风速、云量、所在位置、周边环境、身体状况等因素有关。比如大气温度相同,风速不同,则体感温度也不同。在相同的气温条件下,人们还会因空气湿度、风速大小、着装情况、日射甚至心情、身体状况等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冷暖感受。
天气预报中的气温仅仅代表空气的冷暖程度,并不能完全表示出人体对环境的冷暖感受,但气温高低可以作为人体冷暖感受的一个参数,这也正是空气温度与体感温度的区别所在。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如此,气象台为什么不直接报体感温度呢?
周建荣给出了她的解释:气温是天气预报的基本项,它是客观项。体感温度是根据气温、风力、云天状况等换算出的值,带点主观性。只要空气湿度、风速大小、着装情况、日射、心情、身体状况等任何一个因素出现变化,体感温度就会随之改变。为了弥补单纯预报气温的不足,气象台会通过发布穿衣指数、空调指数、防晒指数等生活气象指数,指导市民做好防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