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信访是什么意思

信访是什么意思很多人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这里,网友小张就给大家详细解答一下。

(1)信访是什么意思

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

(2)信访和投诉有什么区别?

信访是政府针对群众反应问题设立的专门机构,群众反映问题后信访办把问题转到相关职能部门去解决;而投诉是直接到事件的行政主管部门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一般情况是上级部门设立信访办,解决下面反馈上来的问题。信访主要是解决依法行政方面的问题,而投诉主要解决民法涉及的问题,如消费等。

(3)信访是什么意思

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

(4)违法信访是什么意思

首先,上访是公民的权利。我们国家的法律是规定了信访权的,也就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享有通过法定的形式,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向国家和政府表达意志的自由。

但是,上访也是有严格的限制规定的,我国《信访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和《集会游行示威法》都有着相关的规定,因此,以下这些行为一定不要做。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上访中不得有以下行为:

1、在国家机关办公场所周围、公共场所非法聚集,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或者堵塞、阻断交通的;

2、携带危险物品、管制器具的;

3、 侮辱、殴打、威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

4、在信访接待场所滞留、滋事,或者将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弃留在信访接待场所的;

5、煽动、串联、胁迫、以财物诱使、幕后操纵他人信访或者以信访为名借机敛财的;

6、 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国家和公共安全的其他行为。

此外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处置信访活动中违法犯罪行为适用法律的指导意见》也明确了32种上访行为属于违法犯罪,这里不做一一赘述。

非法上访 毁人毁己毁家庭

非法上访,特别是在越级非访中,极端上访、缠访、闹访和非法群体性聚集引发的寻衅滋事、妨害公务、聚众扰乱社会秩序、聚众冲击国家机关、聚众扰乱公共场所和交通秩序等违法行为,个人触碰法律红线,对自身的影响不用强调,关键是还可能影响子女亲属,很可能把孩子的一辈子毁了!

个人违法犯罪行为会影响子女等直系亲属的机关事业单位招录及入伍和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审查。

如果家长有犯罪行为的话,子女等直系亲属不能参军入伍。在机关事业单位的招考中,类似的影响同样存在。报考公安一类公务员的话,如果父母等直系亲属在服实刑的话,政审方面肯定是通不过的。

律师提示:目前,我国法律关于上访问题只出台了《信访条例》,其中关于上访问题只是具备简单的概述性条款,没有具体细则,还不能从根本上很好的保护上访当事人的权利。

实践中很多当事人在遇到问题后首先选择上访,舟车劳顿、劳人伤财,上访时常因为情绪或者不明程序将合法上访演变成了非法上访,给自己惹了一身麻烦。当上访无果准备选择寻求律师帮助,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时,可能会由于已经过了有效期限而维权无门,这样反而得不偿失。

(5)信访工作是什么意思?

反映情况,表达自身意见,吁请解决问题,信访工作机构或人员采用一定的方式进行处理的一种制度。是国家设立的解决老百姓与行政机关之间矛盾的一种机制,对老百姓而言是一种行政救济手段,对行政机关起到的则是监督作用。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根据《信访条例》第17条规定,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一般应当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等书面形式,信访人提出投诉请求的,还应当载明信访人的姓名(名称)、住址和请求、事实、理由。

根据《信访条例》第16条、18条规定,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应当向依法有权处理的本级或者上一级机关提出,并且应当到有关机关设立或者指定的接待场所提出,多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共同信访事项的,应当推选不超过5人的代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信访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开创新时代人民信访工作新局面

关于信访是什么意思小张就先为大家讲解到这里了,关于这个问题想必你现在心中已有答案了吧,希望可以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