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什么意思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什么意思很多人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这里,网友小郑就给大家详细解答一下。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什么意思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意思就是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表示了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处事深远与豁达胸襟。该句用了互文修辞手法。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名著《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原文节选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简介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祖籍邠州。作为宋学开山、士林领袖,无论在朝主政、出帅戍边,均系国之安危、时之重望于一身,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为儒家思想中的进取精神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

《岳阳楼记》赏析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经典作品,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贬官在外,“处江湖之远”,本来可以采取独善其身的态度,落得清闲快乐,但他提出正直的士大夫应立身行一的准则,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表现作者虽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同时,也是对被贬战友的鼓励和安慰。

以上就是我整理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意思,感谢阅读。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什么意思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意思是什么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就是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感到欢愉和沮丧。表示了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处事深远与豁达胸襟。该句用了互文修辞手法。这句话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名著《岳阳楼记》。

2、原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3、译文:不因外物好坏,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他进也忧虑,退也忧愁。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什么意思?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翻译:(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名著《岳阳楼记》,表示了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处事深远与豁达胸襟。该句用了互文修辞手法。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至交好友岳州知州滕宗谅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扩展资料:

这篇文章表现作者虽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同时,也是对被贬战友的鼓励和安慰。《岳阳楼记》的著名,是因为它的思想境界崇高。

记事、写景、抒情和议论交融在一篇文章中,记事简明,写景铺张,抒情真切,议论精辟。议论的部分字数不多,但有统帅全文的作用,所以有人说这是一篇独特的议论文。《岳阳楼记》的议论技巧,确实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它虽然是一篇散文,却穿插了许多四言的对偶句。

关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什么意思小郑就先为大家讲解到这里了,关于这个问题想必你现在心中已有答案了吧,希望可以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