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正文

为什么要看少年种地? 每日消息

为什么要看少年种地? 每日消息

文丨陈慧雯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是杜甫眼中的国泰民安之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陶渊明寄情自然的无为心境;“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则是海子所向往的幸福生活。

那么对于当下不事躬耕的年轻人来说,如何真实地体会到种田的辛酸,对农业以及乡村振兴的话题展开深度思考?国综《种地吧》来了。


(资料图)

这档由爱奇艺、蓝天下传媒出品,海西传媒、遥望科技联合出品的劳作纪实互动节目于2月4日在爱奇艺开播,真实地讲述了10位种地年轻人长宿田边,用190天的时间完成在142亩地上种出5万斤粮食的故事,引发不少网友感慨“内娱居然真的有如此硬核且接地气的综艺”。

190天种地体验,展现真实的农耕生活

相较于此前真人秀、选秀泛滥的综艺市场,近年来《向往的生活》《台风少年行》《哈哈农夫》等田园慢综的热播让更多观众在娱乐的同时也能产生“生活在别处”的新奇体验。但比起营造闲适氛围感的内容创作,《种地吧》则是从衣食住行中的“食”之根源入手,在10位年轻人190天的种地体验中探索真实的农耕生活。

此前,节目组曾在200人中选择了30位年轻人进行试拍,分别将他们送往北京、杭州以及千岛湖三地的农民家中,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加强对于农耕生活的真切感知。最终,节目组选择了10位年轻人前往杭州市三墩镇,在142亩土地上体验从垦荒到收割的全过程,并参与到农产品的运营等系列活动当中。

种地这件事听上去简单,实则是一门技术活,对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年轻人来说,想要做好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在节目正式录制之前,也给这些年轻人安排了医疗救护、消防安全、瓦工等生活技能培训,其中部分年轻人特地考取了拖拉机、水稻收割机等现代化农具驾驶执照。本以为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当种地小队真正投身实践的时候却处处碰壁。

在他们首次收割水稻时,受到技术和时间等因素的制约,只能匆匆挥舞镰刀进行收割,在人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种地小队当日的收割量与13吨的起哄量相去甚远。在现代化科技入场之后,即使部分人已经考取了收割机驾驶执照,却屡屡因为经验不足遭遇翻车,在收割机操作过程中,成员与经验成熟的师傅之间也产生了一些误会与矛盾。

据悉,在种地小队收割水稻的6天时间内,因稻田泥泞,收割机陷泥27次,农机维修48次,最终收割的62.66吨水稻可供万人食用一个月。在水稻收割的过程中,《种地吧》也通过字幕、旁白等形式,向观众介绍了作物种类、农耕知识、机械化农具的发展等等,在揭示种地艰辛的同时,也具象展现了科技发展对现代农业带来的深刻影响,化纪实综艺为农田课堂,与屏幕前的观众共同见证从一粒麦子变为一片麦田的成长过程。

聚焦农业发展,探索国综新“视”界

近年来,长视频行业降本增效成为主旋律,尽管行业运营效率有了一定提升,但在剧综内容创作者不愿承担过高试错成本的情况下,观众苦“综N代”久矣。

综艺《种地吧》能够在上线8天内取得爱奇艺飙升榜日冠×2、猫眼网络综艺热度榜日冠×3的成绩,不仅在于它抓住了观众对于“种地”这件事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营造了光鲜亮丽的艺人与满身泥泞的田间农夫之间的反差感,更在于它聚焦农业发展,在内容创新、形式创新、价值创新的过程中不断探索着国综新“视”界。

内容创新方面,《种田吧》首创“劳作纪实”类型,以生活作为创作方式,开创出国产综艺的全新表达方式。比如,相对于以往重在讲述生活感受与人生感想、省略具体干活细节的田园慢综,《种田吧》硬核展示了嘉宾耕作的全过程,有效弥补了年轻人对“种地”这件事的认知空白、对我国粮食发展的知识空白以及田园综艺市场的类型空白。

形式创新方面,《种地吧》打破了传统综艺的明星化、表演化、舞台化特点,进行了生活化、真实化、大众化的全面制作形式升级。像《王牌对王牌》《奔跑吧》等老牌综艺播出至今,基本上在播出时间段内保持着每周更新一次的频率,节目从录制到制作的时间相对有限。诸如《再见爱人》《妻子的浪漫旅行》等综艺,也是在有限的旅行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挖掘有效内容。而《种地吧》选择延长节目的制作周期,在190天的时间内展现作物和人物的成长,兼具科普意义、娱乐意义和陪伴意义,足见节目组做精品好内容的决心。

同时,《种地吧》也并没有将对于农业发展问题的关注流于表面,而是选择在“长综艺+短视频”的形式开发中挖掘更多有效内容,带动了农业的发展,实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也提升了观众的观看体验和节目自身的商业价值。

价值创新层面,《种地吧》突破传统综艺的游戏玩法,将作物的生长和丰收视作嘉宾收获的“奖励”,观众仿佛也能在有关农耕的内容中体验到不一样的生活,进而促进年轻一代对农业的理解,具有长期主义价值。过去我们在书中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从理论层面了解到了农耕的不易、米粒的珍贵,而今更能通过综艺节目,感悟科技助农、乡村振兴、农业发展的时代变化,在“仓廪实”的基础上,推动精神世界走向富足。

向着土地出发,寻找综艺市场新方向

从2021年《山海情》到2022年《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再到2023年《去有风的地方》,乡村生活一直都是文娱创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其根本目的,是关照当下年轻人生活焦虑的现状,在人与自然的相处中完成对自我的治愈。《种地吧》从类型上看,其实也属于乡村内容之一。

细究当前影视综里乡村题材的表现,主要存在着体量很多精品很少、同质化严重、看得下去的内容很少的问题。乡村呈现浮于表面也是不少乡村题材综艺创作的瓶颈。在此情况下,获得了市场和观众认可的《种地吧》,或许能够带给“乡村+综艺”一点新的启示。

在乡村题材综艺的创作中,想象力始终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国综里对于乡村生活的想象,主要还是集中在“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在服装的选择中展现民风民俗与地方特色;在美食制作中表现风土人情;在居住环境、居住氛围的营造中不断接近理想生活;在交通工具的变化中展现经济的发展。总之,在乡村题材的大框架下,这类综艺能够进行的创新便是入乡随俗,在粗粝中寻找内容表达的“质感”,而一部“乡村+综艺”能否获得观众认可的底层逻辑,往往还在于它是否关心时代发展、是否展现了创作者对于生活最真实的感受。

综艺市场需要现实主义。比如,《梦想改造家》以我们对家庭的向往作为创作点、《再见爱人》《半数恋人》聚焦婚恋热门话题,《种地吧》以乡村振兴作为创作背景。综艺市场也需要情绪化表达,综艺内容本质上还是一种文艺创作,人文关怀是关键。相较于高高挂起的价值观和悬浮的情节走向,接地气的内容创作往往更能引发观众的共情。

从《种地吧》中,看到年轻人怎么种地仅仅是最基础的部分,能够在种地中获得对自然的理解、见证作物与劳动者的共同成长,做好综艺市场现实主义的情绪化表达,才是其与时代发展的同频共振之处。

镜象娱乐(ID:jingxiangyuler)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署名,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