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正文

重温《人世间》才懂:提前让周秉昆出狱,是金月姬给郑娟的补偿_环球热议

重温《人世间》才懂:提前让周秉昆出狱,是金月姬给郑娟的补偿_环球热议

文丨卿心君悦

《人世间》里的金月姬是一个极具谈论性的人物。


(相关资料图)

从作为母亲的角度来说,她是一位跟女儿说不清楚什么是政治,却又不愿意伤害女儿的高干母亲。

从作为丈母娘的角度来看,她是一个在女婿周秉义的政治生涯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指路人。

从作为亲家的角度来说,她至死不踏进周家门的做法,情感上是寡淡的,却也是清醒理智的。

而如果从人物本身出发,她是一位历经沧桑,忍受了无数次屈辱,却活得十分通透明白的人,她不做作,不愿意欠人情,也不愿意别人欠她的情。

位置不同,经历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做事情的方式注定会有不同,也可以说是限制。

从这个角度来说,金月姬是一个被位置、身份“捆绑”住的人,她无法随心所欲,更无法毫不顾忌的展现自己真性情的一面。

金月姬唯一一次“任性”,或者说是完全利用身份向组织提要求,就是临终前的那个遗愿:

“二位领导,你们说我现在有没有资格,向组织上提出一个我个人的,纯属我个人的一点要求啊……周秉义,有个弟弟,亲弟弟,被判了九年,人民内部矛盾。他在服刑期间表现很好,连着两次减刑,按日子他应该在春节的年初一被释放,可是,我想啊,过春节的时候,监狱里的行政人员会不会都放假了,那要是这样,他就得过完春节才能去办手续,所以,我想,请二位领导,能不能费心去协调一下,看看这个问题能不能灵活地处理一下,让他赶上春节回家,回家,可以和家里人过个团圆年。”

关于金月姬的这个遗愿,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会得到不同却都能说得通的答案。

比如是为了让女儿郝冬梅以后在周家好过一些;比如是为了让周秉义对郝冬梅心存感激,从而更加珍惜郝冬梅;比如弥补女儿的遗憾以及她对从没有正式认下周家这门亲的一种补偿……

而再次重温电视剧《人世间》,我突然发现,金月姬的遗愿背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基础——周秉昆本身是个值得被善待的好人。如果说周秉昆与骆士宾是一类人,那么请相信,无论如何金月姬都不会提出这个要求。

基于这个角度延伸,这也是金月姬在替女儿郝冬梅与女儿周秉义“还债”。

曲老太太

冬梅妈没有正式见过周秉昆,周家除了周秉义,她只见过在她家里借宿过一段时间的冯玥。

虽然没见过面,但冬梅妈对周秉昆的印象很深,也很好,而这就要归功于她的老邻居加老朋友曲老太太了。

冬梅妈曾远远的看见周秉昆等一众好友,过年去曲老太太家拜年,一屋子的人,郝冬梅告诉她,那个高个子,长相憨厚的男人,就是周秉昆。

不过,那时的冬梅妈并没有真正的在意。

她与冬梅爸虽然嘴上认可曲老太太与群众打成一片的做法,但心里却依旧放不下防备与担忧。她与曲老太太不同,不是职位高低的问题,而是她与郝省长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与冤屈,见过了太多的人情冷暖与虚伪算计。

防备,已经成了他们自我保护的本能。

由于住的很近,冬梅妈又是曲老太太的老领导,还是曲老太太与马守常的媒人,两家走动很频繁,没事就会互相串串门,聊聊天,排解一下无聊的退休时光。

这一点,从剧中冬梅爸突发哮喘,电话打到了曲老太太家就能得知。

不难想象,老曲一定没少在冬梅妈面前夸周秉昆。

一来,符合她的性格。

对于好人好事,老曲从不吝啬赞美与宣扬,况且,与群众打成一片,备受群众喜爱与尊重也是她为自己塑造的人设。

二来,老曲知道周秉昆是周秉义的弟弟。

在老领导面前夸老领导的女婿,或许会有奉承的嫌疑,但是夸老领导女婿的弟弟,就完全不同了,说的人是真心,听的人也高兴。

也因此,关于周秉昆的一些事,比如见义勇为救老马,冬梅妈一定听说了。

而真正让冬梅妈打心眼里重新审视周秉昆的,是那次马守常生病住院。

之前,冬梅妈会觉得周秉昆等年轻人与曲老太太走动,多多少少会有些别的目的,毕竟能够认识老曲一家人,是很多普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虽然他们退休了,但多少还有余热在。

这就像原著里的一句话:

“几乎所有底层人家,都希望能与一户有权力的人家攀成亲戚,即使八竿子打不着,能哈着往近了走动走动也是种慰藉。即使从不麻烦对方,但确实有那么一种关系存在的话,那也足以增加几许生活的稳定感。”

直到马守常住院那次。

马守常突然发病,儿子没在身边的老曲一下子慌了神,没了主心骨的她第一时间给周秉昆打了电话,得知情况的周秉昆二话没说带着洗漱用品就往医院赶,忙前忙后,守夜陪床的照顾伺候马守常直到出院。

有那么一瞬间,周秉昆的存在,给了老曲子女般的安全感与依靠。

这件事,冬梅妈是知道的,为此她还曾特意在周秉义面前表扬过周秉昆:

“你曲阿姨特别感动,跟我说,关键时候见真情啊。”

正是这件事,冬梅妈才彻底意识到,周秉昆与老曲家往来,从不是为了老曲与老马手中的那点权力,而是真心、平等且纯粹的走动。

这也让冬梅妈记住了周秉昆这个人。

她对周家的认可也是从这里开始的,毕竟能够教育出两个优秀儿子的周家父母,为人与品行自然不会差。

冬梅妈对周秉昆以及周家的认可,为后来她临终前为周秉昆求情,打下了基础。

试想,如果周秉昆不是我们看到的这样善良正直,而是一个唯利是图,阳奉阴违的小人,冬梅妈又怎么可能为他求情。

“儿子”周秉义

冬梅妈对周秉义这个女婿的态度变化十分明显。

从最初的不反对也不认可,到因蔡晓光上大学的事之后的不满,再到得知冬梅不孕之后的欣慰,以及最后在冬梅爸去世之后的打心眼里的认可与倚重。

在冬梅妈的心中,周秉义经历了从女婿,到半个儿子,再到“儿子”的蜕变过程。

不过,无论是冬梅妈,还是郝冬梅与周秉义,他们心里都清楚,在很大程度上,是周秉昆成全了如今的周秉义。

从回吉春开始,周秉义就一直住在冬梅家里。

一来,光字片的老房子确实挤不下,周秉昆确实可以为周秉义与郝冬梅腾地方,搬到郑娟太平胡同的老房子里,可躺在床上的周母根本离不开郑娟。

二来,郝冬梅与父母一直分隔三地,好不容易团聚,家里屋子还多,理所当然的住在女方那边。

也是因为住在冬梅家,周秉义似乎“理所当然”的忽略了他才是周家长子,反而一心一意的扮演着郝家“好女婿”的角色。

在周秉义为了岳母生病,而忙前忙后,两次回到吉春都没回光字片的家里时,周母是靠郑娟和秉昆照顾着。

在周秉义陪着岳母下棋、聊天、看字画的时候,陪在已经有些糊涂的周母身边的还是郑娟与周秉昆。

纵观全剧你会发现,无论是吃饭、聊天、散步,周秉义与冬梅妈的镜头,远远多于周秉义与周母。

也就是说,作为小儿子的周秉昆承担了周秉义作为周家长子的责任,赡养侍奉父母,而周秉义几乎真的成了郝家的上门女婿。

虽说,周秉义也有逼不得已的地方,但事实就是,成家立业之后,周秉义陪伴冬梅妈的时间,远远超过了陪伴自己父母的时间。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周父周母有周秉昆和郑娟,不用周秉义操心,而冬梅妈只有他俩。

可事是事,理是理,事实就是事实,即便有理由,这也不是周秉义缺失为人子女责任的理由。他能将冬梅妈哄的那么好,又真的没时间,没机会分一点给自己的父母吗?

就像那年周秉昆跟周秉义赌气,气周秉义大年初三宁愿窝在老丈人家帮忙接待客人,也没想要早点回去陪陪即将再次远赴大三线的周父。

事实上,对于自己责任缺失的问题,周秉义心知肚明,所以他才会一直觉得自己亏欠弟弟周秉昆。

但是,在周秉昆遇到难事的时候,有时他又真的无能为力,或者真的不方便出手。

周秉义的这个心思,郝冬梅清楚,冬梅妈更清楚。

作为经历过大风大浪,见过世间百态的睿智高干夫人,洞察人心的能力还是有的。

也因此,在冬梅妈真的认可周秉义之后,她对周秉义是心存感激的。如果没有周秉义,他们家或许会有别的女婿,但会是什么样的女婿,是不是比周秉义更好,她心里也没底。

同时,冬梅妈心里也清楚,如果不是周秉昆的存在,周秉义势必会将一部分心思分到周家,暂且不说周秉义陪伴她与郝冬梅的时间是否会缩减,单说女儿郝冬梅自己是否能够做到像郑娟那样,任劳任怨的照顾生病的周母,都是一个未知。

冬梅妈深知自己分了周母本该从周秉义那获取的陪伴,所以,她心里不仅感激周秉义,对周父周母也存有一丝亏欠感。

而这便是她出手帮周秉昆的原因之一。

在冬梅妈看来,没有周秉昆,就没有如今心无旁骛、对她尽心尽力的周秉义,她既然“抢走了”周秉义,那么就该为替周秉义承担长子责任的周秉昆做些什么。

周秉昆入狱的时候,周秉义由于身份的原因,想帮却不能帮,这一点冬梅妈心知肚明。她出手帮忙,让周秉昆提前回家过年,既能弥补对周秉昆与周家的亏欠,也能减轻周秉义心中的愧疚感。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可以说冬梅妈是为了周秉义才出手的,也可以说,冬梅妈是为了她自己。

为了帮女儿“还债”

没能有个孩子,是郝冬梅这辈子最大的遗憾。

她是真的喜欢孩子,成为妇产科医生也是因为想要从另一个方面来弥补自己没有孩子的遗憾。

对于郝冬梅不孕这件事,周家与郝家需要承担与面临的东西是不同的。

冬梅爸妈对女儿是否有孩子并没有什么执念,就像剧中得知情况的冬梅爸说的那样:

“我们有没有孙子,有没有外孙子对我们来说,我们无所谓的。”

在冬梅爸妈的心中,女儿郝冬梅之所以不孕,是受了他们的牵连,为此他们一直觉得亏欠女儿,自然不会在意女儿是否能给他们生个外孙子。

他们真正担忧的是周家人对女儿不孕的态度,是否会嫌弃,是否会责难。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作为儿媳妇没有孩子是一件很难令婆家接受的事,就算婆家因此提出离婚,女方也无法理直气壮的反驳什么。

也因此,安慰完女儿的冬梅爸随即便将话题引到了周家的态度上,郝冬梅表示,老周家有两个儿子,郑娟已经怀孕了,虽然不知道是男孩女孩,但跟他们家已经没关系了。

看着女儿毫不担心,甚至有些不以为然的态度,冬梅妈着急的说了句:

“可你是人家的儿媳妇啊。”

注意这个问题。

冬梅妈的话是直接要害的,即便周秉义出于爱接受并扛下了郝冬梅不孕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都万事大吉了。

她清楚,女儿不孕对周家意味着什么,如果郑娟生的是男孩,自然是皆大欢喜,如果郑娟生的是女孩,那周家就绝后了,而她的女儿还有一定的责任。

而这个问题,也是后续冬梅妈出手帮周秉昆的原因之一——为女儿“还债”。

还的是周秉义选择隐瞒真相,将不孕揽到自己身上的“债”,还的是周家差点无后的“债”,还的也是冬梅欠郑娟的“债”。

要知道,冬梅不能生育,周家传宗接代的压力自然就落在了小儿媳妇郑娟的身上,即便周父不强求一定要有个孙子,但郑娟的压力绝对小不了。

对此,冬梅妈心知肚明。

也就是说,对于女儿不孕的事,冬梅妈不仅觉得对周家有愧,还对“肩负重任”的郑娟有愧,是女儿郝冬梅让郑娟一个人承担了本该两个人面对的责任。

所以,当冬梅妈有机会为郑娟,这个素未谋面,却为女儿承担了替周家传宗接代与伺候公婆的责任,以及成功避免周家无后这一结果的女儿的妯娌做些什么时,她是愿意的。

冬梅妈从来都是一个不愿意欠别人,也不愿意让别人欠她的人。在她看来,帮周秉昆就是在帮郑娟,帮郑娟就是在帮女儿还欠郑娟的“债”。

而冬梅妈的担忧与愧疚是对的,郑娟确实一直想给周家生个儿子。

虽然明事理的周父在得知周秉义不能生育时,已经决定顺其自然,可他心里还是希望郑娟能为周家留个后,当然,这只是周父心中所想,但他不会在生男生女上为难郑娟。

至于周秉昆,他也是希望有个儿子的,这其中有一小部分重男轻女的想法作祟,但更多的是为了周家与父母。

周父与周秉昆的心思,郑娟清楚,而她本身也希望自己能够一举得男。

一来,郑娟是带着楠楠嫁进周家的,这是郑娟心中的隐痛。

周秉昆对楠楠视如己出,周父周母一直把楠楠当亲孙子对待,越是这样,郑娟心里越会愧疚,越想给周家和周秉昆生个真正流着周家血的孩子。

二来,剧中虽没有明确表示,郑娟是否知道郝冬梅不能有孩子的事,但聪明的郑娟不可能猜不到,周秉义与郝冬梅很可能不要孩子,否则以他们的年龄,早就有了。

这进一步加强了郑娟一定要生个男孩的想法与执念。

从郑娟挺着大肚子不辞辛苦的跑去找光明,想让光明看看肚里的孩子是男是女,就能验证这一点。

对郑娟来说,如果没能给周家留后,将会成为她一生难以填补的遗憾,她不会原谅自己,到那时,她永远无法挺直腰板,只会更加小心翼翼,做小伏低,任劳任怨的做周家的儿媳。

写在最后:

梁晓声先生在《人世间》原著里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在那个年代,遇到贵人与遇到小人的几率是一样的。

对于这句话,我是这样理解的,能遇到贵人的前提是,本身有遇到贵人的“资格”。

像周秉昆这样,老曲算是他的贵人,可换个角度来看,他也是老曲的贵人;邵主编也算是周秉昆的贵人,那时周秉昆靠吃苦耐劳与真诚真挚换来的;

想要遇到贵人,首先要做一个值得遇到贵人的好人。

从这个角度来说,冬梅妈用最后的遗愿成全了郑娟与周秉昆,也是郑娟与周秉昆的善报。

卿心君悦,一位情感观察者,书评人、影评人。用文字温暖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