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独家】专访《不止不休》王晶 | 张颂文能否继续“狂飙”
先说一个20年前的报道。
2003年在安徽发生了第一起“乙肝歧视”案件。随后相关媒体跟进了该事件,并发表了文章《中国1.2亿人的反歧视主张》。
文章很快引起了社会效应,最终于2010年年初,国家相关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终于迎来了春天。
(资料图片)20年后,以该事件为创作蓝本,白客、苗苗、张颂文主演的影片《不止不休》,终于上映了。
但电影并非纯粹地去将原事件进行复刻,“它最终呈现的结果可能会让大家有点困惑,但所有原始出发点还是讲一个人物。”导演王晶在面对1905电影网采访时,说着自己的创作初衷。
这位80后导演,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拍过广告和纪录片,后来加入贾樟柯团队,担任过《山河故人》《江湖儿女》等作品的副导演,终于在毕业10年后,燃起了自己创作电影的冲动,才开始了《不止不休》的创作。
至少这次创作对他而言,是一次“不止不休”。
01.
2007年,王晶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心里一直想着拍摄自己的作品,但并不着急,“我在犹豫什么样的电影,才是我的第一部电影。”
那个过程中,他想过拍一个与自己相关,关于2003年来北京的故事,可能是关于北漂的故事,“但我会觉得这个东西不满足,中国那么大,如果只是一个私人化的故事,没有足够的代表性。”直到有一天,出品人唐岩——一位资深前媒体人,谈起了那个年代的媒体故事时,“我觉得它或许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这个职业设定打开了王晶的创作欲,“他本来就是观察者的身份观察社会,他又是一个参与者,参与到这个社会。而故事本身的核心讲的又是一个理想主义。”
王晶结束了《江湖儿女》的拍摄工作之后,就快速投入到自己的创作中,2018年年初完成了第一稿,但大家并不满意,“那时候《后来的我们》上映,我们看了之后,不希望输出太多同质化的内容。”虽然大家都很沮丧,但又重新调整状态,开始了又一稿的创作。
虽然创作从最初的北漂,慢慢调整到现在的状态,但对于王晶而言,“想讲的一直是有点自我怀疑的故事,是人的成长吧。”最终在电影里,韩东(白客 饰)会在遇到困难时,问自己适不适合这件事,“这种情感其实跟我刚到北电的情感很类似,我试图把我身上的这种情感‘翻译’到这个人物身上。”
02.
从确定开始创作这个项目时,监制贾樟柯一直相信这个故事。
对于王晶而言,2003年的北京是一个认知的开始,“那是我刚来北京上大学,是一个异乡人的理解,但对那时候的社会气氛,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独特情感,是欠缺的。贾导非常兴奋地跟我分享了很多他们那会儿的事情。”
2003年离大家的距离,好像很远,但有很近的样子。王晶还记得和贾樟柯筹备《山河故人》的时候,看过很多影像素材,“印象中有一段1999年左右,大家好精神,都是西装革履,我会觉得他们离我好远的样子,但想来也就十几年。”
筹备过程中,王晶不由感叹着中国发展速度过快,看似没几年的距离,但从大众的穿着,以及社会的建筑,“我们经常在想,怎么样才不会穿帮。”
整个美术团队为此下了不少功夫,尤其是在当下,已经很难找到传统的报社,但团队去各大报社采风中,还是找到了很多的细节,几乎每个桌子,即便观众无法看见全貌,背后都暗含了属于它和记者的故事。
几乎每个《不止不休》的细节,王晶都尽可能把观众拉回2003年。
除了美术和造型之外,他在配乐中融入了不少摇滚音乐。那都是属于他在2003年的回忆。那时候北京有个词叫,“音乐新声”,总是会突然就冒出一支新的摇滚乐队,被所有人喜欢,隔天可能又有一支新的乐队。
“每天都有新的惊喜和可能性,那是那个年代非常美好的一面。”而Joyside乐队那首《If There Is A Tomorrow》歌,又一次被翻成中文版,《假若明天来临》,成为了电影主题曲。
03.
Joyside乐队的这首歌被放在了片尾,成为某种情绪的“助燃器”,似乎也让观众和角色们,有了同频释放的机会。
可如王晶所说,电影没有对与错,只想把这个故事讲明白。
两者似乎是矛盾的,就好似电影中,韩东因为好友张博(宋洋 饰)的缘由,找到黄江(张颂文 饰),希望撤稿。对方大怒,说道,“做记者一定不要让同情心牵着你鼻子走,同情心只会影响你的判断力。”
回看结局,这句话似乎成为了伪命题,只是站在影片的创作初衷,以及表达上看,似乎成为了某种关键。
“那为什么要做一个主角很感性的电影呢?”王晶自诩是理性的人,“从我的角度出发,我觉得一个人在具备理性思考的能力之前,应该先具备最基本的情感能力,叫做共情”。
王晶在设计韩东这个角色的时候,并没有过分去追求人物的成长光环,用常规的高光瞬间去完善他的人物弧光,“他是一个平弧人物,从一开始到结尾,他都相信一件事情。”
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试图让他去怀疑,然后再破除掉自我怀疑。”
因此,韩东和黄江对于“乙肝代检”事情的处理,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但他们并非孰对孰错的关系,只是到了矛盾对抗点,黄江可能会对这些人产生同情,但理性又会让他否定掉这份同情,“这可能是他从业那么久,面对这类事情的一种惯性。”
电影里有一场戏,是报社一位资深记者对韩东说,“其实很多记者做久了,就纯粹把记者做了职业了,而不是一个理想,希望你不是。”
而当电影结束,韩东会回到报社,他的新闻理想会继续支持他前行,还是改变呢?这件事情之后,黄江是否会被影响呢?
“谁都不会变成另外一个人,我也相信,如果故事有后续发展的话,将来韩东会成为更好的韩东,黄江也会成为更好的黄江。”
这也是王晶想在《不止不休》里聊的另一个话题,理想主义。
04.
为了拍摄这部电影,王晶做了很多的调查。
他称乙肝病毒携带者们为“战友”,在几次走访调查下来,他发现自己把这个问题简单化了。虽然在那个年代,这个话题被频繁提及,后来也有了政策法规去支撑他们,重新给予他们力量,好像他们有更多的底气,但现实并没有,相反,“他们面对一个看似难以改变的现状时,选择不再抵抗。”
就好像在电影里,韩东回到水站,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去为他们正名的时候,对方说的话是,“和你没有关系”。
那个声音是有力的,但情感却是无力的。
这种情感的浓度狠狠地打动了王晶,“我希望它能完整在电影里呈现出来。”电影几乎是顺拍的,只有最后采访乙肝患者的内容,被王晶留到了最后拍摄。
只是电影到最后,情绪涌出,有了结果,但王晶并没有给出真正的答案,“《不止不休》没有答案,我觉得一个电影如果要给人答案的话,它就完全失败了。”
如今,电影正式上映,有人喜欢,豆瓣评分开分7.4分;也有人不喜欢,觉得和《聚焦》这类新闻题材的电影相差甚远。
只是于王晶而言,相比起3年前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首映上,紧张到智能手表频频提醒他心率过快,这次更多是一种兴奋。
因为很多观众对这部电影关注了很久,终于有机会在大银幕上一睹真容,纷纷去王晶微博下留言,要去“审判”一下。
“我觉得这个词很有意义,大家会带着自己主观判断去看一部电影,只是电影就是电影,观众喜欢不喜欢,大家提出批评或者提出自己感同身受的感想,对于电影创作者而言,都是很幸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