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  正文

电影《索多玛120天》评价两极分化

不得不说,《索多玛120天》这部电影在我内心斟酌了许久,才敢开始尝试解读帕索里尼的内心世界。这部电影可以说涵盖了所有的三观不正,它并不是所有禁片里面恶心的最极致的,也不是涵盖色情最极致的,但是它在拥有以上元素的前提下却蕴含了极度现实,在当时战后令人可悲的黑暗政治,这造就了它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禁片之首。

对这部电影的评价绝对是两极分化的,当然,作为观众,用什么样的心态,用什么样的出发点直接影响到你对这部电影的判断。确实可笑,抱着污秽心态确实看不到什么艺术价值,所以不管是IMDB亦或是豆瓣都不伐极度低分的评价,而往往给出高分的却是那些大名鼎鼎的影人,这部电影既然能躺在电影人的必看列表内,索多玛的艺术价值绝对是肯定的。

影片改编自萨德侯爵的小说《索多玛的一百二十天或放纵学校》,事实上很多人不知电影已经在保留绝大部分现实的情况下已经把更大部分的减少了原小说里面很多不堪入目的部分。

原小说中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中世纪的城堡,而导演将之变更为墨索里尼的法西斯统治后期,并把这一历史暴行的内容和事实与萨德的小说的大量色情内容结合起来。故事背景发生在萨罗共和国,也叫意大利社会共和国。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贝尼托·墨索里尼在阿道夫·希特勒的扶植下于意大利建立的法西斯傀儡政权,正式成立于1943年9月23日,灭亡于1945年4月25日。

“萨罗共和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18个月中法西斯主义的最后堡垒,在这段统治期间,有72000人惨遭杀害,40000人被截肢,大量的人被送入集中营, 一大批妇女少年惨招侮辱,这无疑是意大利人历史中的噩梦。

若不是在万圣节和万灵节之间的那个寒冷的夜晚帕索里尼的暴毙,《索多玛120天》不过是他计划中死亡三部曲的第一曲,而讽刺的是正是因为索多玛的诞生,使帕索里尼死于17岁男妓的棍棒之下,让后两部曲永远的搁浅。

电影的结构艺术

这部电影是帕索里尼最有野心的一部,他甚至请了法国著名学者罗兰巴特参与编剧。他也用了自己最擅长的纪录片手法,这无疑是他所有影片中形式最完整的一部影片。

电影还加入了一些循序渐进的推动,按照《神曲》的结构描写,电影的段落构成,分四个部分,分别借用了但丁《神曲》中的 “地狱之门”、“变态地狱”、“粪尿地狱”和“血的地狱”四章,当少年少女被领进门的第一刻,他们已经进入了序幕圈,而成立罪恶的“萨罗国”是四位权势人物(主教,法官,总统,公爵),他们并非个性化的人物,而是分别代表着支撑西方政治政体的四根支柱——神权,法权,政权,封建势力。

这些人物及其所作所为显现出法西斯主义在政治,社会,文化,道德方面的全面堕落。当地狱之门打开后,“变态地狱”便是影片中的“肉之圈”,政客们褪去少年少女的外衣,进行鸡奸,但年幼的他们却不为所动,不知是无知还是屈服于现实的麻木。

而第二圈“粪尿地狱”正是刺激了许多观众神经的影片污秽地带,所幸的是,帕索里尼并不至于癫狂到像《粉色火烈鸟》一般丧心病狂到让演员吃真实的粪便,而是用巧克力与果酱的混合物替代(也许我在观影前就知道,所以对我的内心冲击不至于那么大)。

最后“血的地狱”固然是字面上的意思,血腥暴力,采用酷刑结束少年少女的性命。影片是帕索里尼对资本主义“消费社会”一贯抗议的延续,揭露了现代消费社会残忍的虐待狂般的暴殄天物的力量。

其实帕索里尼对电影艺术处理的冷静反倒让我不寒而栗,电影的情节发展显然在他有序的控制之下。他不像其他同类型的电影夸大一些很猎奇的部分,反而却让影片更为写实。

政客的败坏与古典乐交织之下,不禁让人联想到走出“萨罗国”外的道貌岸然的形象。影片无数的细节,无论是构图还是配乐,演员还是服饰全部井井有序,如此的缜密,这正是无形的给观众添加了许多真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