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牛郎》,一部有内涵的影片,一起来揭秘
这部关于男人的片子,因为里面有太多同性恋镜头,所以被评定为儿童不宜的X级,并且是迄今为止,惟一一个获得奥斯卡X级的片子。相对于1960年代的奥斯卡得奖电影而言,这部电影的大胆和超前的风格就像是突然冒出来的一样。在六十年代之前,美国这个崇尚清教的国家里,“同性恋”仍然是一个禁忌。这是美国电影界首次对同性恋者的问题进行直接的揭露。这部电影在美国上映后,引发了一场争论,有人指责这部电影“肮脏和不道德”,也有人说这部电影对美国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影片中出现的同性恋问题,也引起了心理分析师的注意。
作为美国“新电影”的代表,《午夜牛郎》的成功之处不言而喻。在1960年代,美国的社会经历了一场剧烈的变革。人们对越南的怀疑与迷茫,性自由的推广与传播,嬉皮士与不良青年的大量出现,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与犯罪的激增。
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年代里,有些导演以讽刺和讽刺的方式,拍摄了一系列对美国社会问题和美国人缺陷进行批判的片子。这部电影是基于詹姆斯·莱奥·赫利西(James LeoHerlihy)的同名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位自命不凡的西方牧童因固守旧俗而冒失闯入大城市而遭遇的一场惨剧,标志着以牧童为代表的美国传统文化的崩塌。美国知名剧作家瓦尔度·绍特(Waldo Salt) Waldo Salt (1944年),他的代表作有:《温克尔先生去打仗 Mr. Winkle Goes to War》(1944年),1975),《蝗虫之日 The Day of the Locust》(1978年),《归家/荣归 Coming Home》(1978年)。
由强·沃特(Jon Voight)扮演的牛仔乔·巴克,是约翰·施莱辛格(John Schlesinger)在影片中最为突出的一个角色。他在展现乔内心的同时,也对乔与由达斯汀·霍夫曼扮演的流浪汉里佐充满了怜悯之情。影片着重描述了乔与里佐在生活中的寂寞与异化,同时也表现出对友情的渴望。乔从小就与性爱有关,,因此他的姓“巴克”是指“性爱狂野的男人”。乔因丧子之痛而感到寂寞,到了纽约以后,他的寂寞变得更为严重。
乔一个人走在路上,而就在乔满脸期待着更好的未来的时候,他也尝试着和这些人说话,但这些人都没有理会他,也没有理会他。想到这里,乔不由得有些失望。乔从小就感到了寂寞,他迫切地需要爱情来滋养自己。但在实际生活中,他被忽视了,这让他感到了深深的寂寞。而乔,则是这部电影的一个重要角色,所以,在这部电影中,他用了大量的笔墨,将乔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这部电影里,对于乔内心世界的诠释很有说服力。一开始,乔还对自己的前途抱有很大的希望,这个场景进一步加深了乔理智丧失的感觉。约翰·施莱辛戈通过大量的色彩和鸟瞰式的视角,突出了角色与其所处的情境之间的不协调,将乔置于一座繁华的大都市之中,将一群堕落的摩登男男女女与一群“西部牛仔”的幼稚形象,呈现出一种强烈的反差。
这是一部很真实的影片,它真实的反应了过去一百年中,美国的各种真实情况。影片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纽约城市人的麻木不仁。那些在这个最繁荣的都市里,没有食物,也没有保暖的衣物。街道上,熙熙攘攘,熙熙攘攘,但却没有一个人在意他们,更没有一个人在意他们的死活。不仅仅是这些人,在这座都市里,每一个人都会被这样的目光所吸引,就像是路边的那具尸体,被人们无视了一样。这些人,就好像是这座大城市里的一缕风,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而且,在这座城池中,也没有人会无条件地帮助他们,反而是想要从他们这里得到好处。就拿那家旅馆的女老板来说吧,就算自己开着一间豪华的客房,也要对一个牛仔动手动脚。因此,在这个世界里,你不但要面临着这个世界的冰冷,从小受到的教育使他们产生了一种错觉:他们是一个与生俱来就是为了这个而生的“舞男”。在他的心目中,这个世界是多么的完美,什么都是唾手可得,他往纽约大街上一走,就有无数的美女围着他转。这种天真的心态,让他在纽约的街道上,一次又一次地遇到了阻碍。牧童的经验,是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必须要有的,正如那句老话所说,没有风雨,如何能见彩虹?影片还展示了一种青少年在不断长大中所面临的困惑。这位牛仔在意识到这个世界很真实后,不再寻找别的工作,不再思考,而是静静地守候,期待好运降临。就像朝阳区和红领巾桥周围的人一样,他们拼了命地想要活下去,却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是最低贱的那一批人,因为他们相信,未来一定会更好。
无所事事,这也是一部影片里的牛仔。这种情况下,他表现出了一种茫然,一种不知道该怎么走的感觉,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有思考过,这是一种很正常的情况。
本片不仅对当时的社会现状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对两位生活在最底层的牛仔和流浪汉进行了鲜活的刻画,并对他们在这一时代的变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个牧童不算坏,他很善良,很随和,很单纯,一贫如洗的美国西部的冒牌牛仔。他在纽约的遭遇让他有了很大的变化,甚至可以因为金钱而做出一些伤天害理的事情,这也正是这个世界给人类带来的变化。这个流浪者也不是什么恶人,他除了喜欢偷东西,有时候还会诈骗一些钱财之外,心地还是不错的。他愿意帮助别人,并且愿意为别人做贡献,这种优秀的品质和一些穿得花枝招展、坑蒙拐骗的人是完全不同的。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不食人间烟火,不伤人性命的人,竟然在一辆车里得了一场大病,这才是这个世界给他带来的最大变化,也才是整部片子的最大嘲弄。另外,影片中也有几个小插曲,体现了两个大老爷们之间的友情,这些小插曲都是感人的。
这两个人的交情,都是以相同的境遇为前提的,所谓“都是一条船上的蚂蚱,谁也不会想到谁”,简直就是一对患难的兄弟。
本片运用了纪录片的拍摄方法,运用了长镜头,巨大的色块,以及意识流式的镜头等,突出了牧童们初临大都市的视觉冲击。在电影的拍摄手法上,主要是利用了乔伊行走在宽阔的街道上,以炫丽的灯光为背景,展现了社会最底层的孤独,约翰·施莱辛格在影片中使用了很多的短片来表现影片的回忆,这也是影片在视觉上的一个特点。约翰·施莱辛格在使用颜色方面也是独树一帜。电影以乔想象中的纽约为开头,以明亮的色彩来展现佛罗里达的景象。但在描写乔在纽约下层生活时,却选择了一种黑暗而不张扬的色彩,而在嘻皮派对上,他又选择了一种梦幻般的色彩来渲染这种氛围,把乔带到了一个繁华的大都市中,把一个堕落的摩登男男女女与一个纯真的“西部牛仔”之间,与其具有强烈的历史感的反差。
《午夜牛郎》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它对同性恋描述的一种新的尝试。因其主题及表达方式的大胆,被评论家称为“纽约街道上的风情画”或“垃圾堆中的浪漫画”。然而,这部电影最令人深思之处,却是通过对美国社会黑暗的批评,展现出当代人类的异化和孤寂。具有普遍性。从外表上来看,导演描绘了一位自命不凡的“西部牛仔”冒冒失失地闯进了这个现代化城市,但本质上,这部电影却是对美国政权失去控制的一种深层的讽刺。
许多年以来,好莱坞的梦想制造厂一直将摄影机聚焦于中产阶级和上流阶级,以此来美化他们的真实,直到1970年代,美国影片几乎没有涉及到美国底层民众的生活。约翰·施莱辛格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勇敢地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对都市社会中那些可怜的、卑微的人们所处的境遇和痛苦的境遇,他的勇敢是令人钦佩的。
就拍摄而言,这部电影不仅请来了演技精湛的约翰·施莱辛格,还请来了因《毕业生》而一举成名的达斯汀·霍夫曼,以及强·沃特(他是电影明星安吉丽娜·朱莉 Angelina Jolie的爸爸)(1996年,《碟中谍 Mission: Impossible》里的恶棍形象在中国人耳熟能详)。强·沃特战胜了所有的对手,拿到了“乔”这个角色,他并没有让制作人和导演失望。他魁梧挺拔的身材,阴沉而又困惑的目光,一举一动,都像极了那个“午夜牛郎”。
尤其是达斯汀·霍夫曼,被誉为“影帝”的她,更是展现出了她那绝世的演技。他脸上的忧郁、生病的痛苦、对更好的人生的渴望、对乔友谊的珍惜,都是对达斯汀·霍夫曼演技的一种极大的挑战。达斯汀·霍夫曼凭借着自己的演技,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他们以为达斯汀·霍夫曼只是一个生活在纽约街头的小混混。
毫无疑问,就连达斯汀·霍夫曼本人都坦言,在他出演的众多电影中,他对《午夜牛郎》的表演是最满意的。
在《午夜牛郎》的 DVD片段中,电影制作人杰罗姆·赫尔曼向我们讲述了当电影进行到一定阶段时,他们两个都要面对许多抉择,比如,当电影进行到一定阶段时,他们两个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抉择。电影开拍之后,由于主题的原因引起了争论,电影被勒令修改,不然将会被禁止上映。这就造成了很多的约束,比如不能上电视,不能打广告,对电影的票房也是有很大的影响的。这部电影在奥斯卡上大放异彩,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就连约翰·施莱辛也大吃一惊。
在赢得了奥斯卡奖之后,联美公司为了给这部电影一个更好的评价而对它进行了修改。但制片人,导演以及联美都说将不会为这部电影做出任何妥协,甚至连一张照片都不会有。该部电影的摄影记者亚当·霍伦德说他从来没有关心过电影的等级,也从来没有关心过电影主题引起的争论。一部优秀的电影,它所要表达的是一个伟大的人类的历史,它就已经很好了。强·沃特说这部电影最初的优雅是出于对人性的同情和同情。
达斯汀·霍夫曼与强·沃特则各自谈到他们在电影中的选择与彩排,并谈到他们对电影中人物的独到认识与体会。他们俩都说他们很享受彩排中的即兴发挥。自然,在场的所有人都对两人的演技赞不绝口。达斯汀·霍夫曼在影片结尾处写道,“约翰·施莱辛导演了一场精彩的影片,愿神赐福于他。”
美国导演马丁·斯科塞斯以对纽约社会生活的敏锐洞察著称,但约翰·施莱辛格则可能是唯一一位敢于对纽约人进行这样直白、直白的分析的外籍导演,因此,无论是大众,还是影评人、奥斯卡奖评审,都一致认定《午夜牛郎》是一部令人难忘的电影。约翰·施莱辛格于2003年7月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