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动态:68.85亿总票房,2023年春节档爆了,但中国电影的复苏才刚刚开始
“复苏了复苏了”,经过整个2023年春节档,每位电影人跟影迷们都在奔走相告。沉寂了半年多的中国电影市场,终于在疫情放开后,于2023年春节档迎来了全面复苏。2023年春节档68.85亿的总票房,位列历年春节档第二。中国电影市场在疫情封控彻底结束后,开了一个值得庆贺的好头。
有不少观众,将2023年的春节档称为“最强春节档”。春节期间上映的7部电影,分别是《流浪地球2》《满江红》《无名》《深海》《交换人生》《熊出没·伴我“熊芯”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确实囊括了不同的风格类型,喜剧、动作、悬疑、科幻、爱情、动画。这些类型均是最受国内市场欢迎的商业类型,且彼此并不重复。对观众来说,如果有着明确的观影喜好,非常容易找到让自己满意的影片。
更难能可贵的是,今年的这些影片,没有特别低于预期的“烂片”,几乎每一部的表现都算得上可圈可点。除了《交换人生》的豆瓣电影评分没有及格,其他几部,都维持在7分以上。哪怕是临时改档2月17日的《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也在豆瓣开出了7.0的成绩。最高的《流浪地球2》更是达到了8.2分,达到了近5年春节档电影豆瓣评分最高。
【资料图】这一口碑,远高于往年春节档的平均水平。前几年的春节档,大热影片豆瓣评分在及格线徘徊才是常态,比如《唐人街探案3》《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捉妖记2》等等。能在豆瓣超过7分,基本都有机会凭借口碑,在春节档的后半程实现票房反超。
不过,今年春节档的票房冠军,却并不是口碑最高的《流浪地球2》,而是张艺谋导演执导的《满江红》。该片狂揽了26亿票房,豆瓣评分7.8分,口碑排名春节档第二,而《流浪地球2》只取得22.28亿票房。
经过多年来的观影基础积累,观众对影片口碑的认知已经非常明显,尤其在这两年的春节档,票房与口碑可谓进行了直接挂钩,不论宣传、预售再遥遥领先,都会在初二、初三后很快被口碑更优者逆袭。虽然《满江红》的口碑相较《流浪地球2》稍有差距,但其喜剧类型和多重反转带来的悬疑感,无疑更易获得普通观众的接受、观影门槛更低,在市场表现上更具优势。
更加现实的情况,是《流浪地球2》近三小时的片长,确实对一些普通观众带来了观影压力,两个半小时的《满江红》占了点小小的便宜,影响了部分“根据其他安排随便观影观众”的选择。
《满江红》与《流浪地球2》当然是今年春节档唯二的领跑者,口碑、票房都遥遥领先其他五部影片。但同时,两者也不可避免地卷入了一些纷争当中。
春节档影片之间产生竞争十分常见,毕竟影厅就这么多,院线排片再科学也是是在此消彼长,过去的“口水仗”也没少打,但过去这些争议还集中在电影圈内部,今年却引发了更广泛的讨论。观众为喜欢的影片鼓劲本就无可厚非,但随着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出现,社交媒体上的声音,已经远远超过了电影本体的讨论,将类似“资本”“电影工业”“中国电影的未来”等大而宽泛的概念套用其中,似乎看某片或不看某片,会严重影响中国电影在未来的发展。与其说在讨论内容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不如说在用喜欢或不喜欢某部电影作为一种分别站队的手段。
这种站队,其实对绝大多数观众来说完全没有意义。这个春节档卖出了近1.3亿张电影票,愿意在观影后为其发表评论的,或许不到十分之一,更何况还要为了一些主观喜好在社交媒体上发表激烈言论。两部影片的纷争究竟是真实的舆论还是极少数群体有意挑起的针对,言之凿凿的“偷票房”等阴谋论是否真的成立,都还得打一个问号。
比起这两部影片的纷争,由于整体票房的掉队,分别取得5.15亿、3.82亿和2.94亿的《无名》《深海》《交换人生》,引起的争议反倒没有那么明显。
相比前两部,这三部影片确实分别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大,但在春节档就会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也失去了在春节期间“逆袭”的可能。
《无名》与《深海》的问题不是出在内容品质,可能更多是市场上的兼容度上。表面上看,动作、悬疑、动画都是市场大热,但在导演程耳浓郁的个人风格之下,《无名》注定是更偏向影迷与习惯深度观影的观众,与春节档希望“看个热闹与乐呵”的需求略有偏差。《深海》对内心的探讨、抑郁症的隐喻浓烈而深刻,视听表现也极为绚烂,但其深刻的主题,同样可能更适合在暑期档上映,留给观众更多发酵与自省的空间。至于豆瓣评分只有5.7分的《交换人生》,问题确实出在对喜剧创作的认真与功底上,巧思不断,硬伤也难掩。
不过,今年春节档最特殊、最成功的一部,是已经取得7.5亿票房的《熊出没·伴我“熊芯” 》。从2013年开始,“熊出没”系列多年勇闯春节档,票房从2、3亿扶摇直上到8、9亿。去年的《熊出没·重返地球》获得9.7亿,今年《熊出没·伴我“熊芯” 》从大年初二开始便稳居单日票房第三,总票房必然突破10亿大关。出色的投资回报、持续稳定增长的票房,“熊出没”系列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第一动画IP。
如此看来,或许2023年被称为“最强春节档”确实是实至名归。除了品质尚可但失意改档的《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几乎每一部都达到或超越了此前业内人士预估的票房成绩,除了排列顺序上可能稍有变化。
一定程度上,这或许也跟刚刚经过疫情、封控的观众心态有着直接关系。在短短六天时间里卖出的1.3亿张电影票,代表着有数千万观众走进影院,在一般的商品市场上,几乎不太会有什么刚刚上市的产品就可以在短短6天里卖出1.3亿份,更何况这些观众的审美、口味都千差万别。
想要在春节档获得最多观众的认可,就意味着不得不去在内容消费这个个性化市场中找到观众们的最大公约数。经历了种种不稳定的生活后,即将迎来经济全面复苏的观众们究竟想看什么、爱看什么,春节档可以给出一个能作为参考的答案。68亿的票房不仅可能代表了中国电影复苏的开始,可能也为“后疫情时代”正在进行商业大片创作的电影人,做了一份非常有价值的社会调查问卷。
这份问卷,绝不是让电影人去复制、去抄袭、去走老路,而是让过去成为历史,真实呈现当下,让专业的电影人去探索未来。毕竟,观众到底爱看什么,这是每位商业片主创都需要不停去思考的问题,但一部电影从前期开发到正式上映,至少都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时间长的如《深海》,甚至搭上了整整七年。只会依样画葫芦的创作者,只会被观众远远甩在后面。好的创作者,必须提前观众一步半步,使出浑身解数投入作品,才有可能在真正上映时,凑上天时地利人和。
至于中国电影在“最强春节档”之后,会不会搭上“复苏”的顺风车,回到2019、2018年时期百花齐放、热钱充盈、票房屡创新高的阶段,依然还得打一个问号。春节档的特殊性就在于,它很难成为全年票房的晴雨表,哪怕全年票房都在走下坡路,该年的春节档依然不会太差。史上最高春节档78.4亿诞生在2021年,全年票房在内因外因的综合影响下却只有470亿,远低于疫情前2019年的641亿。或许在当下,不要因为春节档的68亿就对今年中国电影市场复苏形成盲目自信,先立下一个小目标,通过让市场更加开放等手段,超越2021年的470亿,再尝试冲击一下2018年的606亿。
春节档吹响了电影复苏的集结号,能否真的带来胜利,还需要每一位电影人共同努力。毕竟,左有短视频持续冲击,右有高品质电影感剧集,想要满足现在的电影观众,可比过去困难多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