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评·音乐剧《我在时间尽头等你》| 珍惜当下 勇敢面对

  • 中韩合作的新鲜与默契

    国内音乐剧市场上,引进韩国IP制作成中文版的剧目常有,中韩班底共同创作改编中文畅销小说的剧目不常有。原创音乐剧《我在时间尽头等你》由雄厚的中韩班底共同打造,导演石路 (导演作品:中文版《吉屋出租》《想变成人的猫》《魔女宅急便》)有着丰富的与国外剧团的合作经验;编剧朴海琳,韩国音乐剧《爱的迫降》编剧,擅长影视剧IP改编;作曲闽灿泓,韩国音乐剧《洗衣服》《兰波》作曲、编曲,两部音乐剧都制作过中文版。

    提到韩国音乐剧,总有几个离不开的关键词:爱情、推理、死亡, 《我在时间尽头等你》虽然是一部以描写青春爱情为主的原创音乐剧,但也因为时间穿越的故事情节带来了一丝悬疑色彩

    尤其是多次出现贯穿剧情的老板与卢晨的对话场景,两个男人、狭小的办公室、因为一部小说引发的争执……熟悉的味道、熟悉的氛围、熟悉的布景,在一部中文音乐剧里感受到些许韩国经典音乐剧的气息,也何尝不是一种彩蛋。

    跨界演员的挑战与刺激

    Mailive旗下“当然有戏”厂牌成立不到一年,从第一部自制话剧《杂拌折罗或沙拉》、第一部自制音乐剧《摇滚浮士德》,到近期的《弗兰肯斯坦》《皮囊》《我在时间尽头等你》,从剧目选择到演员选择,不难看出制作方对热门IP的喜爱、与韩方合作的默契和向更年轻市场下沉的野心。

    针对不同剧目制作的周边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摇滚浮士德》的随机照片,《弗兰肯斯坦》的限量项链,《我在时间尽头等你》以主演为原型的棉花娃娃,既有助于品牌多元化IP布局,也能加深与观众的交流互动。

    《我在时间尽头等你》的男主林格一角双卡,一位是在《声入人心2》崭露头角的音乐剧演员阿拉丁;一位是通过《偶像练习生》出道,引爆流量的跨界演员林彦俊。如果用两个词语分别形容两位男主的表演,那么阿拉丁是“投入”,林彦俊是“克制”。

  • 阿拉丁

  • 林彦俊

    邱倩因为替林格挡刀被人误伤杀害,为了拯救爱人,林格穿越回过去,成功把邱倩救下之后,她又发生了交通意外……一次又一次林格进行时光穿越,一次又一次亲眼目睹爱人以不同的方式死亡。在这样的故事背景下,阿拉丁饰演的林格演出了面对爱人离去的无能为力,投入沉浸在绝望崩溃的状态中,眼泪虽然止不住,却没有影响唱腔,专业音乐剧演员的水准可见一斑。

    原作对于林格的描述:个子高、不爱说话、热衷篮球、家里有钱到瞒不住的贵公子……与林彦俊的形象完全符合。开场时林格的戏份并不算多,但无论是教室与同学一起的群戏,还是操场打篮球的场景,林彦俊都保持着沉默高冷又充满贵气的形象,角色贴合,使人信服。随着剧情推进,每一次穿越林格的外貌都会增加十岁,当中年的林格看着邱倩将与他人步入婚姻殿堂,那一刻爱情就像是想要触碰又收回的手,林彦俊的表演,表达出了那份克制和纠结。

    热门IP的呈现与演变

    将长篇叙事搬上舞台需要清晰的逻辑和脉络,而改编短篇故事则需要勾起悬念的起伏和抓人眼球的亮点。

    郑执的原作是一部只有一万字的短篇小说,所有故事几乎只发生在落魄的“我”在面试编剧作家时,与“老板”的十分钟对话之间。林格与邱倩的爱情故事仿佛真的存在,又仿佛只存在于“我”和“老板”的创作杂谈中,一个开放式的结局,为故事画下句点也留下疑点。

  • 在改编为音乐剧之前,《我在时间尽头等你》制作过同名电影。

    电影版对原作有相当大的改编,删去了作家“我”这一角色,直接以林格作为第一视角,叙述林格无数次穿越回过去拯救女友邱倩,为了成就邱倩的幸福甘愿自己留下遗憾。在电影版结局中,邱倩终于觉醒,使用穿越工具,找到林格解救林格,爱人的双向救赎成就了故事的圆满。

    音乐剧的结构与原作小说基本相同,作家卢晨仍然是第一视角,并且增加了卢晨与女友梅依的故事线,他们作为林格邱倩的同学,一起成长一起见证。

    同时,补充了原作中未曾提及的亲情故事及穿越工具手表的来历。

    林格的手表来自父亲,父亲在林格母亲难产时,遵循爱人的意志,放弃使用手表拯救母亲的机会,选择定格此刻,拥抱新的生命。

    林格也在了解了父母的故事后选择珍惜当下,不管未来会不会改变,都要珍惜与爱人相聚的此刻。音乐剧的结局是一个开放式的happy ending,林格与邱倩站上了象征幸福的高台,但是命运是否还会从中作梗将他们分开?我们不得而知,只能祝福勇敢面对命运的爱人终会迎来美满。

  • -劇終-

    墙头遍地,及时行乐

    落笔于2022年7月31日北京大兴剧院(媒体场)观演后

    配图为剧照

    经授权使用

    有染·与美好发生关系

    舞 台|艺 文|悦 音|映 像

    more:

    众人谈·戏剧在特殊时期的策略 | 线上和现场,挑战或机会

    评·《弗兰肯斯坦》中文版|不变的窠臼和改变的勇气

    致2022年 | 在“前行”的时代,遇见最好的一代人

    为话剧《春逝》一辩 | 春山可望,未来可期

    聊·韩版《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成功,能否在今夏的上海复制

    观点·郑新文 | 在“新常态”下演艺机构应该提供什么产品/体验?

    众人谈·进剧场 | 今年开春,你买的第一张演出票还记得吗

    更多阅读 可点击

    张艾嘉 林怀民

    佟欣雨 | 丁一滕 | 杨易

    史依弘 | 蒋瑞征 | 黄俊达

    沈伟 | 杜邦 | 冯英 | 段妮

    桑吉加 黎星 张晋浩

    大剧场版《枕头人》 | 《倾城之恋》 | 《沉默的真相》

    《永不消逝的电波》

    乌镇戏剧节

    亚洲大厦| 进念二十面体

    上话·新文本

    - 灵 魂 编 辑 部 -

    执行编辑:五月初五

    校稿:Miss Helen & Lucifer & Vane

    责任编辑:Paula & Cheers

    主编:许安琪 &阿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