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资讯:实力派演员不敌明星资本?“垫脚石”苦笑:为什么他不会也能进来
演员是一个需要耐得住寂寞的职业。
(相关资料图)得有多寂寞呢?
张颂文毕业后被拒绝过无数次,三年间他跑了800多个剧组,被拒800多次。原因是他长得不那么出色,个子也不够高。
【年轻时的张颂文】
李乃文中戏毕业后,如泥牛入海无人问津,转而通过介绍去演舞台剧,演了一场后又没事可干。
他就给剧团打电话:你们要群众演员吗,我可以演。
【年轻时的李乃文】
科班毕业的演员并没有光环加身,进入社会后,他们和所有职场新人一样的迷茫和卑微:拼命抓住一切机会,争取被看到。
有些导演会去剧团看戏,一来二去的就看到了李乃文的表现,就这么着,他才慢慢接触到了影视领域。
《动什么,别动感情》是他真正意义上的入圈。演员表上终于有了他的名字:
但多年以后再看,他与这份演员表的前两名(陶虹、张涵予)相比,仍然在名气上有极大的差距。
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只知道这个演员演戏很扎实,一看就是有“硬功夫”的。
演艺圈就像是一棵大树,编导是枝干,满树的绿叶就是那些不太出名的配角演员,衬托得少量花朵更加娇艳。
那些花朵里,并不都是实力派演员,而是充斥着大量未经磨练的明星,你让TA熟读剧本钻研演技,TA迟到早退耍大牌。你让TA说几句台词,TA只会1234567。
但他们,却能拿走制作经费的一大半。
影视行业门槛变低,造成奇葩现象
李乃文在《实力派》访谈里苦笑着说:
现在影视行业的门槛越来越低了,整个制作过程都充满着无奈,因为他不懂、他不会。
“我就在想,为什么他不会也能进来。”
是啊,为什么不会也能进来呢?
话说到这个份上,观众都能联想到资本硬推的现象。
即是流量明星通过“选秀”“综艺”等渠道,拥有足够粉丝群体的时候,资本会重金邀约TA出演主角,借助流量效应给作品造势。
这个时候明星会不会演戏都是其次:配音有专业配音演员,演戏有导演在现场一条条的教,别人能一口气演5分钟的戏,他们会拆分成10秒一场。
哭戏更简单,眼药水整上甚至后期P上去。
打戏有替身,“公主抱”有支架。
高冷=面无表情,可爱=挤眉弄眼,惊恐=目瞪口呆。
要么五官乱飞,要么一个表情演完全剧。
什么情绪层次递进,不存在的。他们的世界只有肤浅的非黑即白,他们眼神空洞,毫无波澜。把动态演出静态的效果。
但还是有粉丝吹捧:TA就是坐那儿嗑一整集的瓜子,我们也爱看。
在各种辅助和闭眼吹的情况下,被演员视为专业的事情,竟然变得如此容易。
真正的演员看得惯吗?
自然是看不惯的,但是也只有奔出头的演员说的话才有分量。
那些长期跑各个剧组当配角的演员,说起来是演了十几年的戏,很多也是和普通人一样月收入几千元,甚至一年也才几千元。
张颂文曾说:其实中国99.5%的演员都跟我一样,一天工作18个小时,就拿几千块钱
要不是张颂文“卖惨”,我们大部分观众都没意识到,主角和配角的待遇差别竟然如此之大。
但他说,我不觉得苦,因为我乐在其中。
其实张颂文在做演员之前,还是广东省最佳导游,90年代时就已经做到了月入2万(普通人月收入只有几百元的年代),但因为对演员行业的执着,他甘愿承受寂寞。
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明星和演员如何界定?
“演员是职业,明星是现象”、“明星不是演员,但演员可以成为明星”,李乃文这样说。
有那么一部分演员,成为明星之后,被资本一捧就飘了。
某移居国外带着俩孩子的女星,曾经也是正经科班毕业,机缘巧合之下演了第一部剧就火了,还没有经过磨练就成了炙手可热的一线大咖。
鲜花与掌声令她迷失,把自己的专业忘得一干二净,反正钱来得这么容易何必用心,据说轻轻松松拍了70天的戏,就拿到了1.6亿,平均每天208万的薪酬。
一天能顶普通演员半辈子的工资。
而有些粉丝还在心疼她被舆论裹挟,“被迫”遁走国外。
价值观导向出了问题,是娱乐圈多年痼疾。
拿着最多的钱,演着最烂的戏,根源是出在那些流量明星身上吗?看看李乃文是怎么解答的:
“不会就得教啊,孩子没学好,就是家长的问题。”
堪称高情商回复范本,将利剑直指痛点。
孩子指的是流量明星,家长指的是“市场”“资本”。也包括那些捂嘴控评的粉丝们。
惯子如杀子,君不见娱乐圈出了多少“作死”的所谓顶流。
一旦出事,所有作品都要跟着“陪葬”,那些本就拿不到多少钱的配角们,连露脸的机会都没有了。
明星和演员始终都有“壁”,很少有人能成为“演技派中的明星”或“明星中的演技派”。
往前推二三十年,内娱并不是这种情况——而是优秀的演员才有资格成为明星(歌星除外)。
明星身价水涨船高,只是近十年的事情,但我们也不必为此感到忧虑,有道是物极必反——“家长”已经发现问题了,并且做出了相应的措施,例如停止选秀综艺审批、规范片酬、网络实名化等等。
每年我们上线几百部剧,良莠不齐,比较常见的搭配就是流量明星搭配实力演员,让绿叶烘托红花,但这演技就怕比较啊,再眼瞎的人也能看出来,观众喜欢的是什么。
经历了流量泡沫的集体破灭之后,那些自称“我就值8000万片酬”的人,被市场淘汰了。
你可以在资本扶持的时候,任性的剧组养胎、抠图瞪眼,但演一部扑一部之后,资本也很难顶得住。
口碑崩盘、评级降低,接下来就只能演配角或和非一二线明星搭档,商业代言影响力也不如从前。
演技这个东西不是投机取巧就能得来的,好不好还是观众说了算。机会给了却不珍惜,怪谁呢。
他们始终没有明白,演艺圈立足的根本,是专业技能。
例如那些被长辈带入圈的星二代。他们虽然有着先天的优势,但进圈之后还是要靠自己去打拼,根本做不得假。
正面例子:王骁做配角做出名了现在资源越来越多,董子健的演技获得了观众超高评价。
反面例子:吴刚的儿子在《狂飙》里出演了一个角色,被观众们吐槽五官乱飞毫无演技,陈飞宇除了第一部《将夜》,后续作品反响平平。
路铺好了,你能走多远全凭你自己。
有些人凭借综艺节目翻红,回来演电视剧,还是照样扑街。
缺乏专业技能素养的人,再怎么红,也是短暂的。演技才是金标准。
小结
不说某些明星能不能像实力派演员那样做一行爱一行,起码德要配位,要对得起职业操守。
“我哪怕做垫脚石,我把这个石头给你铺得稳当一点,这就是我的价值”,李乃文在评价演员和明星的区别之后,这样说。
在明星们拼命争番位的时候,配角演员们考虑的是“什么小角色我都可以”,还想给他们做垫脚石,想教他们好好演戏,想让他们对得起这个职业……
而且还认为:
“优秀的配角不会抢主角的光芒,要有自己的亮点,观众觉得没你还不行”
他们始终认知清醒,对自己的职业甘之如饴。这就是真正的演员、被观众认可的演员。
张颂文凭借《狂飙》爆红后,终于成了“演员中的明星”。大批粉丝去给他接机,用的是追偶像的那股劲头。
尽管这才是追星的正确方式,但他很不习惯,他应该更愿意大家在颁奖典礼上看到他。
所以,占据最好资源还不思进取的流量明星们,你们不感到汗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