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红遍京城的《摇滚莫扎特》,四刷都不够!

一方面因为阵容的原班人马将角色塑造得极为成功,另一方面则因为唱段的经典经过了时间和演出的考验,都纷纷成为了其传播深远的前提。

而随着2月末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大剧场的唱响,这部音乐剧也彻底红遍了京城,凭借自身的出彩疯狂圈粉。

有多圈粉呢?

至于那些即便曾经完全不知道《摇滚莫扎特》的朋友,也因为公共社交网络上友人的疯狂安利,对这部音乐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看完后连连送上五星好评。

毫不例外的共同点,当《摇滚莫扎特》在城市唱响之后,没人能抵挡其中的魅力,都纷纷被莫扎特悲情而绚烂的传奇人生所折服。

在《摇滚莫扎特》中,似乎一切都朝着尽善尽美的范畴延伸。

上下半场的界限,营造出一个强有力的戏剧冲突:莫扎特在经历了爱情、亲情的绝望后,一步步地从骄横跋扈的少年成为了世间悲情璀璨的音乐天才。

主演不管是A咖小米、B咖Nuno扮演的莫扎特,还是萨列里的扮演者老航班、莫爹和罗森博格的扮演者,亦或者饰演康斯坦斯和阿洛伊西亚的演员,他们都在自己的表演空间彻底释放出内心的态度,赋予了角色们丰富不赘余的情感,引人入胜。

不单单只是让人听了立马入坑的音乐,《摇滚莫扎特》还有足够多吸引人的闪光点。

剧情、台词、表演、人文内涵、以及舞台置景……正是这些吸引力,满足了观众对音乐剧的最高期待,也让我在两周内把《摇滚莫扎特》刷了四遍。

前两遍是Nuno的版本,后两边是Mikelangelo的版本。不得不说,即便四刷,《摇滚莫扎特》依然让人越看越上瘾!

首先,作为一部音乐剧,毋庸置疑,《摇滚莫扎特》最出彩的是其耀眼的音乐。

在两个小时里,以《安魂曲》兴起、又以它结束,倒叙的悲怆感扑面而来,完成了一次遥相呼应。

能够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的《摇滚莫扎特》,外在的疯狂与内在的治愈并行。

摇滚的外核里实际上潜藏了内在的悲情因子,却又滋生出昂扬向上的乐观与振作。

当然,不仅仅是如此。《摇滚莫扎特》的音乐创作逻辑也高度尊重了经典的走向,一切都是基于历史和音乐载体的合理化改编,配乐与人设形成了高度关联。

在现场感受音乐带来的极强视听觉冲突,远胜于视频的感染力。

其次,扎实流畅的剧本和人物设定赋予了《摇滚莫扎特》的看点。

与“德扎”不同,法语版《摇滚莫扎特》很巧妙地将莫扎特的一生经历串联起来,利用人物关系的互补,创造了有血有肉而非脸谱化的角色。

所有人物是独立的,但又是为主线人物莫扎特服务的。莫扎特的人生因为遇到这些人物发生波澜,也产生了种种感情层面的交集。

但你又不能否定,他本身的悲情色彩也有天才人格连成了一体。

颠沛流离的一生,强权、背叛、贫穷和郁郁不得志,都让我们在观影时感到无形的心痛。

这些,通过音乐剧呈现出现之际具备了极强的画面感,引人入胜。

再者,演员本身也与《摇滚莫扎特》形成了高度的融合。

本身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好成绩的小米扮演起莫扎特也倾向于本色出演了,不但高度还原了人物的纯粹和童真,更传递出音乐的魅力。

至于其他主演,也都有着丰富的舞台经验,与《摇滚莫扎特》很好地融为一体。

不得不说,红遍京城的《摇滚莫扎特》,四刷都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