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镇宇的《阿英》为什么让专业影评人看不懂?是他们太学术派了吗
“你忘记所有,我认得,我拜托你不要乱跑好不好。”像泡沫一样短暂的相爱,一次次忘记的崩溃,清醒的人又将如何一次次把爱寻回。《阿英》
吴镇宇在《阿英》中饰演因为妻子患有阿尔兹海默症而一次次崩溃的丈夫
吴镇宇出身于第11期
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
(1982年),并成为该台男艺员,当年同期毕业的还有
梁朝伟
、
周星驰
、
李子雄
、
欧阳震华
等人。在出道首几年,他都只是于无线电视(TVB)的连续剧里担任跑龙套的小角色。(1992年)后来结束了与无线电视的8年合约,吴镇宇决定彻底投身电影圈。
第11期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1982年)吴镇宇(左下2)、周星驰(左上3)、梁朝伟(右上2)、李子雄(左中2)
(1997年)吴镇宇与刘青云拍挡,主演了
杜琪峰
导演的《
一个字头的诞生
》电影,凭借这部电影获得了
香港金紫荆奖最佳男配角奖
。
(1997年)吴镇宇与刘青云拍挡,主演了杜琪峰导演的《一个字头的诞生》电影
后来又凭借
杜琪峰
导演的《
枪火
》电影,获得了
台湾电影金马奖
最佳男主角奖
,
吴镇宇在《
枪火
》演一位爱护手下、尊敬老大且重义气的黑道角头,略带神经质的演出,和丝丝入扣的慑人眼神,虽然戏份很少,但他依然能在五位主要演员中,脱颖而出。金马奖评委给他的评语是9个字:
用眼神杀人,至高境界。
从此吴镇宇在大家心目中就成为了真正的实力派影帝。
吴镇宇《枪火》:用眼神杀人,至高境界
作为影帝的吴镇宇,受邀来参加真人秀节目《导演请指教》,在节目中,吴镇宇导演的作品备受争议,褒贬不一。
吴镇宇首次参加《导演请指教》
第一部电影作品《记》,现场观众看得“云里雾里”的,吴镇宇差点在第一轮就被淘汰,
在节目现场吴镇宇解释说,看不懂就对了
,因为这是一部电影的上集。
第一部电影作品《记》,吴镇宇:看不懂就对了
在第二轮中,
吴镇宇拿出电影的下集《阅》,弥补了在第一赛段观众看不懂的空缺
,但现场的专业评审和大众观影人都还是对两部作品存有争议,即便是把两部结合在一起了,还是得不到高分。
电影《阅》,吴镇宇现场导戏
节目进行到第三轮,吴镇宇在质疑声中,拿出了《阿英》这部作品,这是一部关于一个丈夫如何面对患有
阿尔兹海默症妻子的短片
。吴镇宇邀请了影后余男来饰演妻子阿英,吴镇宇选演员的眼光果然很毒辣,
余男的演技炸裂了,在片中一时哭,一时笑
,令观众确信她就是患有
阿尔兹海默症,虽然生病了
,但依然女人味十足
。
余男的演技炸裂了,在片中一时哭,一时笑
丈夫一角则由
吴镇宇亲自上阵饰演,跟余男两人默契十足,一拍即合
,余男非常懂他的点,这也是他坚持要选余男的原因,因为余男表演经验丰富,吴镇宇不用帮她想她那部分,她自己就可以完成了。
吴镇宇跟余男两人默契十足
《阿英》这部电影中,台词很少,几乎都是透过演员自身的动作跟表情去诠释贯通剧情,细节之处堪称完美,在不少人心中留下了满分,
就连挑剔的李成儒都给出了满分,并给出四好的评价,导演好,编剧好,演员好,电影好。
吴镇宇在节目中开心的笑了
但是还是有不少学院派的专业鉴片人指出了这部短片的不足之处,有人质疑吴镇宇没有去调查过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人,在真实中是怎样的一个状态。还有人觉得片中有一个细节太长太沉闷了,让观众看得有点难受。
对此,吴镇宇抛出了一个观点,是不是所有的电影都要按照书里写的那样去做吗?这一个观点很犀利,是整个《导演请指教》中,最值得探讨的一个观点。
对待这个观点是否能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要取决于节目中学术派的电影艺术层次和电影世界观,为什么吴镇宇能这么“刚”,敢提出这个观点呢?是因为吴镇宇对电影的思维逻辑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这部电影《阿英》其实有很多更深刻的层次,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我觉得这并不是过度解读。
片中:余男在隧道中面对正在向自己行驶的汽车跑去
电影片头, 一对中年夫妻正在享用西式早餐,用了一个完整的视角去观察两个人当下的状态,刀叉摩擦碗碟发出刺耳的声音,这个片段无背景音乐,没有对话,只有令人不耐烦的声响,
这里其实映射的是丈夫的内心开始不耐烦了
。
《阿英》片头第一幕
电影节奏渐进式的推进,
妻子一天比一天健忘,到最后完全把眼前的这个丈夫视为陌生人
。妻子不安,烦躁,急于寻找一样什么说不出的东西。这一切都被丈夫看在眼里,丈夫每天都要陪在妻子身边,顾不上工作,顾不上生活的压力。
妻子一天比一天健忘,到最后完全把眼前的这个丈夫视为陌生人
学术派专业鉴片人重点指出令观众难受的细节来了,影片中妻子坐上了一辆长途汽车,丈夫紧跟其后,妻子在路途中,用眼睛透过手中的水瓶,陶醉在水瓶中车窗外流逝的景色,在这一段中,音乐逐渐激昂,妻子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快乐,
但这个细节太长,看得大众都一阵难受。
妻子在路途中,用眼睛透过手中的水瓶,丈夫紧跟其后
这一段确实很难受,但是要说这是多余的细节,绝对是错误的看法。
因为这一段也是吴镇宇导演的精心设计的,他设计这段就是要让观众感受到难受,为什么呢?因为这正是片中丈夫所真实感受到的难受,在丈夫的主观视觉里,妻子的行为让他不解,而且还很无趣,更不能感受到妻子内心响起的激昂的音乐交响曲,导演在沉淀丈夫的不耐烦,让观众也深入其中去感受丈夫的不舒服。
导演吴镇宇对这段的理解
故事到了最后,夫妻两人来到了以前求婚的海边酒吧,丈夫还在痛苦中挣扎,这时酒吧老板的一席话令丈夫顿时醒悟,酒吧老板对着这位丈夫说:
“你为什么要把这段美好的婚姻弄成现在的这个局面?”
有些观众可能没看懂,觉得酒吧老板是不是搞错了什么?明明是患了阿尔兹海默症的妻子搞得丈夫一塌糊涂,为什么又要来责怪这位“身心受伤”的丈夫呢?
丈夫在痛苦中挣扎
原来答案就在结局中,妻子最后在岛上找到了,当初丈夫求婚时说的一段话,这段话被这位丈夫写了下来放在了一个漂流瓶中,上面写道:
无论生老病死,我永远爱着你,不离不弃。
妻子在最后恢复了短暂的记忆,认出了跟在身后的丈夫,两人拥抱在了一起。
妻子在最后恢复了短暂的记忆,认出了跟在身后的丈夫
丈夫其实就在酒吧老板的“责怪”中,已经想起了这段话,
也在这一刻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也明白了自己作为这段婚姻中的丈夫所承诺过的誓言,是要在现实生活中去实现的。也解释了为什么酒吧老板会“责怪”他这个不称职的丈夫。因为片中的丈夫在这段时光里抛弃了自己的诺言,没有做到“无论生老病死,都要爱着对方,不离不弃”。在很多个和妻子相处的瞬间都因这个阿尔兹海默症的病状,而一度嫌弃妻子,不耐烦妻子,甚至埋怨妻子为什么要做怎么多常人无法理解的事情。
丈夫想起了自己的诺言
吴镇宇的这部电影,名字虽然叫《阿英》但其实导演在电影中想探讨的是,作为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身边的人该如何面对病人,而不是只关注阿尔兹海默症,所以他为什么不在电影中像传统电影一样,大篇幅描写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是怎样的特征,这也是这部电影最让学术派们不满意的地方。
但是这就是吴镇宇的风格,他总是能找到跟别人不一样的角度去拍,所以为什么看他的电影你会觉得很想看,但是又看不懂。
在岛上,妻子终于找到了漂流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