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无所不能》“盲人复仇”无所不能的印度电影?

“盲人+复仇”

引子:不是盲人看不到这个世界,是世界没有带给他们光明。

在大众逐渐陷入好莱坞科幻大片的审美疲劳之时,宝莱坞逐渐成为点燃国内电影市场的进口之光,从《摔跤吧爸爸》到最近的《无所不能》,印度电影既赚足了票房也赢得了口碑。印度电影以其流畅的叙事和丰富的情感内核打下坚实的观众基础,除了一以贯之的歌舞元素,对当下社会现实的揭示也成为最近印度电影表现的主题之一。

同样的盲人题材与女性性侵事件作为载体让《无所不能》的整体观感更像是《调音师》与《一个母亲的复仇》的结合版。不得不说,如今的印度电影对“复仇”这一题材的把握已经是驾轻就熟,即便如此《无所不能》还是在一些方面做得相当不错,比如正邪关系的建构,黑恶势力如何勾结权力,或者说如何把权力本身很好地展现,电影对于这一节铺陈上的耐心,有助于观众开启代入模式;还有复仇故事的融入,使得在爱情与复仇两种元素的叠加中将感性与理性的矛盾展现地更为生动,最大程度地触发观众的情感神经;再者是对底层人物故事的书写,影片选取盲人这一弱势群体,进而通过盲人的生理弱势将人性的恶与社会制度的残缺不断放大。

从《调音师》到《一个母亲的复仇》再到《无所不能》,我们不难发现这几部电影中都有一群不作为的警察的形象出现,作为影视作品中出镜率最高的执法形象,警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正义与法制的化身,尤其在印度这样一个强奸案频发的国家,警察这一形象的建构更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情感色彩,成为压迫与剥削的代名词。弱势群体与强权的碰撞,利益的诱惑使得法制体系在权贵与金钱面前彻底瘫痪,取而代之的则是底层民众更为激烈愤怒与失望。

除此之外,为了更加契合“无所不能”这一影片主题,导演还将“声音”这一特殊元素融入影片之中,这一元素的加入也将整部影片的基调转向了惊悚与刺激。罗汉作为影片中的复仇者,不再是传统电影中孤胆英雄般的复仇者形象设置,而是依据其配音演员的工作特性经过缜密的设计完成复仇,这种盲人运用声音展开复仇的设计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创新意识,足以为观众带来一种全新的观影体验。基于爱与正义的复仇往往最能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再加之这是一场关于盲人的爱的复仇,这一切都使得《无所不能》充满了极强的人文主义关怀以及对生命的尊重。

尽管影片的逻辑设置上仍有缺陷,但《无所不能》用一种最为“血性”的表达直指当下印度社会女性性侵案频发的原罪,同时借以残疾人群体隐喻政治体系的畸形与社会制度的溃败,而整部影片最精彩的设置则是以边缘人物的反向价值观带出“众人皆盲”的深度核心,如同罗汉所说:“这世界多完美,众人皆盲。”

一影一话谱人世虚实

俱是覆舟风雨书字可抵愁

终南影话电影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