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持续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 全力以赴拼经济 项目建设加速跑
郑州市持续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
全力以赴拼经济 项目建设加速跑
项目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项目源源不断,发展才能生生不息。仲春时节,记者走进郑州市各大项目工地,工人们正在紧扣时序如火如荼施工,一派热火朝天景象,“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氛围浓。
保项目,就是保发展。为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全市持续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聚焦项目建设痛点堵点纾困解难,强化要素保障,送去贴心服务,确保项目早日建成、发挥效益,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郑东新区:“四梁八柱”拔节而起
位于郑东新区龙湖北部的中原科技城科创中心项目即“四梁八柱”项目,是我市建设国家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开放高地,打造世界一流科技城的重要载体。
该项目总投资约156.7亿元,总占地611亩,总建筑面积142.2万平方米。自2021年6月开始建设,总用工人数达到3600人,目前已全部主体封顶,计划2024年全面建成投用。主要包括郑州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项目、智慧产业创新园项目、科技创新园项目、人才创业园项目与小微企业园项目5个地块。
中原科技城正在建设的人工智能科技园 郑报全媒体记者 马健 摄
记者走进毗邻龙湖的郑州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项目,近500名工作人员投入一线紧张施工,目前,地下结构已完成施工,会议区域局部施工至地上四层,会展区域和酒店区域主体均已封顶,预计明年有望竣工。
在位于龙湖外环路南侧的中原科技城小微企业园项目施工现场,记者看到6栋楼12个单体建筑外,正进行幕墙施工的吊篮不停地上下作业。该项目已全面进入装饰装修阶段,当前正在加班加点、科学有序推动现场施工建设,按计划下半年竣工交付。
目前,建筑林立的5个地块勾勒出中原科技城“四梁八柱”的清晰轮廓,未来这里将为中原科技城的崛起贡献核心力量。
项目顺利推进的背后离不开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去年以来,郑东新区全面落实省市“万人助万企”相关部署,千方百计为企业解难题、通堵点、办实事,让企业发展信心、活力不断增强。
郑东新区突出高位推动,由党工委、管委会主要负责人挂帅,担任东区“万人助万企”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深入河南民航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河南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等包联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26位区级领导服务包联98个重点企业(项目)。将“万人助万企”活动成效纳入全区月度效能考评和年度综合考核。重点事项(问题)纳入督查,确保企业反映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
郑东新区坚持条块结合,建立区、乡两级分包工作机制,成立38个工作组,实现对“四上企业”、中小微企业、重点项目、双创团队等各类经营主体服务全覆盖。数据显示:去年以来,全区 38个工作组385名助企干部,累计走访服务企业(项目)15000余家(次),收集问题3564个,解决率100%;举办“四项对接”、辅导培训等活动291场,有效纾解了痛点堵点,夯实了发展底盘,让项目建设更加顺畅,让企业发展更有信心,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经开区: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一批大项目、新项目、好项目加快落地实施,正源源不断为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河南省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研究院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项目成立于2021年10月18日,由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牵头,联合郑州大学、清华大学等省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北京亿华通科技有限公司、郑州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星氢电科技郑州有限公司、河南豫氢动力有限公司等产业链优势企业联合成立。
项目依托“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自主投资10亿元,潜心布局各领域研发验证技术,具备了电机电控、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结构安全、动力节能、电磁兼容、振动噪声等各专业试验能力,成为商用车领域测试资源、验证能力全方位领先的技术研发平台。2022年,该项目启动建设加氢站38座、新建成18座,目前11座已投入使用,7座处于正在建设阶段。氢能装备方面,已联合省内氢能装备企业,如豫氢装备、亚普汽车等,开发了35MPa和70MPa两个压力级别的储氢瓶系列产品,涉及加氢口、瓶阀、减压器、控制器及配套阀件等,各关键部件已实现替代进口。
郑煤机首台套产品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洗选项目)是在郑煤机大型洗选成套关键装备建设项目基础上的改建项目,项目占地面积264亩,计划总投资超过10亿元,其中设备投资约6.5亿元。
郑煤机生产车间 郑报全媒体记者 摄
?项目主要建设集智能化、自动化的激光切割生产线、焊接生产线、物流转运(AGV、RGW和智能行车等)和高度智能化制造执行系统,引入产品制造质量的全流程追溯技术,配备中央指挥大厅等智能化控制中心,实现对首台套产品液压支架制造技术的高度自动化和信息化等。
为了服务重点项目,经开区成立了由区党工委书记和管委会主任任组长的“万人助万企”活动领导小组,按年度出台《经开区“万人助万企”活动工作方案》,256名助企干部在区党工委、管委会的统筹部署下,深入企业及重点项目一线,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收集企业存在问题,协调推进问题化解。
同时,经开区一直聚焦“放管服效”改革,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效能,打造“经心办”一流政务服务品牌,优化政务服务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数据显示:2022年,经开区为民为企提供“帮办代办”服务 5000 余次、“上门服务”20 余次、“周末不打烊”12000 余件。
航空港区:助企活动如火如荼
走进郑州临空生物医药园展示中心,可了解到园区总体情况——政府主导投资建设,一期占地182亩,投资17亿元,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是河南省在建的最大规模的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发生产创新创业基地。于2017年5月开工建设,2018年12月开园。
园区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园区入驻企业53家,投产企业42家,累计培育规上企业10家、高新技术企业14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2家、郑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22家、郑州市“专精特新”企业12家、河南省“专精特新”企业1家,共引进各类专业人才约1300人,其中博士45人。园区自2020年下半年投产以来,累计产值超10亿元,税收约4400万元。
生物医药作为高端产业,核心就是汇聚高端人才。园区汇聚省、市、区三级政策,包括人才奖励、购房补贴等一系列人才政策,并根据人才认定等级,最大限度为人才创设优质的工作环境,为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解决人才工作生活难题。
同时,该园区提升产业服务水平,建立专业的服务团队,全流程服务企业落地、成长、发展,除了企业工商注册、成长培育、人才招聘、园区品牌搭建等基础企业孵化服务以外,还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个性化系统化定制政策申报方案,参与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成长与发展。目前,该园区已辅导园区企业获得各类政策奖补资金2000余万元,2019~2021年,连续三年成功辅导园区企业获得郑创汇年度总决赛冠军,2022年,辅导园区企业获得“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企业”。
在郑州航空港文达实业有限公司科技产业园内的郑州兴航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施工现场,工程车辆不断穿行,建筑工人干得热火朝天,多栋大楼拔地而起。项目去年年底开建,今年年底投用,建设速度之快令人惊叹。
郑州兴航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少明介绍说,公司郑州基地占地面积322亩,拟分期实施建设。当前进行A区建设,2023年建成QFN、DFN、BGA封测生产线,工艺设备投资约5亿元,建筑面积约63000平方米。公司一期QFN/DFN/BGA生产线计划2023年底建成通线,2025年实现满产。
“航空港区成立了项目办,有专门的机制,我们有什么问题,直接给项目办说就行了。项目办、经发局、建设局等主动上门解决问题。”周少明说,前一段时间,为了解决35千伏高压线电线线路迁移难题,他们与项目办和管委会领导沟通,目前已经确定在4月10日迁移。
周少明说,公司现拥有一支以高级技术职称、985/211高校硕士为核心的500余人封测团队,积累有40余年的封测行业经验,掌握了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高可靠塑封技术,已形成18项授权发明专利。公司将持续聚焦5G、人工智能、物联网、汽车电子趋势下电子器件封装小型化和高可靠性的需求,在把握半导体行业黄金发展机遇的同时,发挥优势技术能力,强强联合,致力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高可靠高密度系统级产品供应及封测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