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李向阳的枪,越举越高

1955年1月,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平原游击队》上映,在全国掀起了观看热潮,当时的中国,谁不认识“双枪李向阳”啊!

整整68年过去了,电影技术有了翻天覆地的进步,现代科技让特技越来越炫、画面越来越精美、手法越来越老练,这部老片子的画面、情节就显得“落后”了许多。

然而,如果我们能够仔细品味这部片子,发现《平原游击队》堪称一部宝藏级的电影,尤其是其中的细节极其考究、绝对写实。

比如主角李向阳持枪的姿势。

在55年版的电影中,李向阳是这样持枪的:猫腰、藏头、手臂贴肋、略与腰平。给人的感觉就是警觉、敏捷、警惕,一副随时准备击发的状态。

乍一看,是不是觉得平平无奇?而且姿势不够帅、眼神不够犀利、藏头弓背的?

2007年,根据电影改编的电视剧《双枪李向阳》上映,“李向阳”据枪的姿势就帅多了,手持双枪,一把指向皇协军的脑袋,一手指着敌人。两把枪的高度,都与肩平。

再配上礼帽、墨镜,是不是比55年版的帅多了?

与“李向阳”姿势高度雷同的,还有云龙兄、和尚,他们和楚云飞潜入县城,大闹鬼子的生日宴会,掀桌子之后开干,他俩是这样据枪射击的。

果然是又飒又帅,舒展大方。事实上,近几年的电影中,这样把枪高高平举的镜头比比皆是。如果是有实战经验的人,一看对方这样据枪肯定就乐了:这是个菜鸟。

这样又飒又帅的据枪方式,在实战中是大忌。

手枪作为近战自卫武器,人称“拦腰锁”,射击原则是绝对快、相对稳。从武器性能来讲,手枪射程近、精度差、威力小,使用手枪的场合通常是短兵相接、电光石火。

生死只在一瞬间,全靠出枪快。美国西部牛仔深得此中精髓。拔枪快、射击快,手枪几乎就是在腰间原位发射。这绝对是在无数实战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至今美国许多州还有速射比赛,其拔枪射击之快,简直令人发指。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不就是因为实战需要嘛。

当年的美国西部,堪称“蛮荒地带”,无数冒险家涌入这儿淘金,顺便做点“小买卖”,一言不合或者是见财起意就开干,谁拔枪快谁能能占据优势,证明了腰间据枪的实战性、科学性。

其实只要我们自己体验一下就明白,枪在腰间,稍微一摆动枪口就能够迅速转换目标、一把手机可以威胁到对面数个对手。

而把手枪平举的话,枪口想要转向移动,动作路线长、漏洞大,极易给对方反击的机会。伸直胳膊拿枪指着对方的脑袋,看起来很帅其实很容易被躲开,只能用来耍帅。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战场情况极为复杂,胳膊伸直了很容易被人从侧面夺枪,把胳膊弯曲在腰间,就安全了很多。

我们再来看55版李向阳的枪。

仔细看他手中的两把枪,是不一样的。

左手的枪是有准星的,主要用于远距离射击。右手的枪,枪管上的准星被磨掉了,这样遇到突然情况需要拔枪时,手枪不至于被卡挂住,影响出枪速度。

这个不起眼的细节,绝对是经历过实战的才会想到的。

事实上,当时能够持有手枪的,通常是负责侦察任务的战士,因为手枪小巧便于隐蔽,他们经常会遇到与敌人短兵相接的情况,把准星磨掉是家常便饭。

短兵相接,敌人近在咫尺,哪用得着准星哦。为了快速射击,在实战的许多场景中,甚至连步枪都是端在腰间的。

仅仅一个持枪的姿势,《平原游击队》就能完爆一堆神剧。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部电影的两个导演苏里和武兆堤,都经历过冀中敌后游击战,是有实战经验的。他们执导的电影细节,都是来自于战争中的亲身体验。

《平原游击队》,演的就是冀中的敌后抗战。

第二个原因,当时许多战争题材的电影,许多演员都当过兵,甚至很多是由经历过实战的老兵扮演的,能不真实吗?当时的许多老电影,无论是地下党还是特务,持枪都是在腰间的。同时期,各国的战争片都是相当写实的。

更重要的是,当时建国也没多少年,抗美援朝硝烟未散,当时的许多电影都有深厚的现实基础,绝不是现代导演编剧拍脑袋拍出来的,以致于出现中了陷阱的鬼子为了逃走砍断自己胳膊的情节!问题是:他为啥不砍麻绳?

在这里忍不住要给贾队长点个赞。贾队长据枪的姿势,是不是觉得眼熟?是不是和李向阳一个样?枪口略高于腰,手臂弯曲,更考究的是,贾队长的枪口是微微上扬的,大家试一下,这样是不是比较节省力气?

李向阳和贾队长,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同样的据枪姿势,难道仅仅是巧合?

不要说贾队长了,边上的小兵都知道把枪紧贴在身体前面,避免被人夺枪的同时又节约体力。

而且这样小兵挺鸡贼的,落后贾队长半个身位,关键时刻朝贾队长身后一躲……果然能笑到最后的都是人精。

剧中还有一个细节也耐人寻味。

对着脑袋开枪都没打死自己?黑田居然还信了?

1925年,日军陆续开始装备“南部十四式”,人称“王八盒子”,这种枪故障率极高,经常会发生卡壳。主要原因就是当时日本军工能力有限,复进簧偏软导致后坐不到位导致卡壳。所以才会出现渡边连开七枪都没打死自己的情节。

解决的办法很简单,用手猛拍,或者是在哪儿磕一下,要么就人工拉枪栓复进。

这种枪在日军装备极为普遍,军官几乎人手一支,也是八路军和济南队缴获的最多的手枪之一,但当时大家都不爱用,就是因为故障率太高了。

那么问题来了:贾队长能看见渡边自尽失败被活捉的全过程,想必距离不是太远,他为什么能够逃得一命呢?是贾队长军事技能过硬,还是运气太好?亦或是放水?

我想,这些细节,是《地下交通站》没有被喷为神剧的重要原因。

结语:真正优秀的影视作品,一定来源于现实、根植于生活、经得起推敲,才能够历久弥新。

好的作品如好酒,或凛洌、或辛辣,或清香,或香醇,但一定是回味悠长、久久不绝,让人欲罢不能,想起来就要喝一杯的那样。

现在很多电影,全靠堆特效、拼画面,看的时候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看完后很难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过几天就完全忘记了。

这种快餐式电影,更多追求的是短暂的刺激,犹如没有爱情的交流,三分钟激情后索然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