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亦菲版电影《花木兰》国内票房惨淡,却能斩获北美市场900万
刘亦菲版电影《花木兰》国内票房惨淡,豆瓣评分4.9,可谓既不叫好也不叫座,却能斩获北美市场900万,这到底是为什么?
电影《花木兰》豆瓣评分
1. 关于故事改编
有关花木兰的故事出自中国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这首连小学生都会背的故事,要想改编得让观众满意,着实不易,观众心目中的花木兰一个女孩子去参军到底是什么样子,诗歌里没有说清楚,只能靠想象,这就给改编带来巨大的难度。改编的结果是电影改编还不如自我想象,电影很难传达出诗歌的语言风格的魅力。而北美观众不知道这首诗歌,思维上没有任何预设,电影花木兰参军的样子他们能够接受。
战场上的花木兰
2. 关于人物形象
尽管电影是由刘亦菲主演的,仍然难以传达出特别是花木兰的形象。电影将小时候的花木兰塑造成一个能够上房揭瓦的小女孩,天生的野孩子性格注定长大可以打打杀杀,难以传达出诗歌里塑造的花木兰的形象。诗歌中的花木兰是一个整天在家织布的文文静静的女孩,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代女孩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形象,突然要替父从军,这一人物形象的反转就是看点,电影偏偏舍弃这个看点,来了一个顺拐,破坏了中国观众心目中长期沉淀下来的固定人设,因此观众难以接受。北美观众不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对于小时候一个上房揭瓦的小女孩,他们看起来倒觉得有趣了。
居家的花木兰
3. 关于媒介转换
从诗歌到电影,传达信息的媒介不同,导致人们对内容理解的方式不同。诗歌是文字传达信息,靠想象来理解,可以有无限的空间。但是电影是视听传达,特别靠画面来传达信息,常常会固化或者破坏人们的想象。固然艺术媒介发生转换后,原作品的一部分内容消息会失去,为了弥补损失,强化剩余的内容信息是必然的,但是要抓准点。
4. 关于情感空心化
将电影《花木兰》和诗歌比较之后发现,电影《花木兰》仅仅继承和消化了原诗歌里面的情节层面的东西——人和事,但是诗歌的意境、人物情感诉求等纯文学性的东西则显然难以被电影所消化,只有场面上打斗的热闹,缺乏对人物情感层面的细致而有层次的刻画,因此很难打动人。
电影《花木兰》要让中国人喜欢,首先要做到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与表达,然而在这一点上,电影却是欠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