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狂飙》大结局,沉寂20年的张文颂,迎来狂飙,晚熟的人有多优秀

#头条创作挑战赛#

《狂飙》大结局,沉寂20年的张文颂,迎来狂飙,晚熟的人都很优秀。

导演李安曾在一档节目中说:我是36岁才开张,属于很晚熟的人。

有些花绽放在春天,有些花灿烂在夏天,有些花逢秋天才展现绝美的姿态,而有些花不走寻常路于寒冬里傲立枝头。百花花期尚且不同,更何况这大千世界里的芸芸众生呢。

平凡如你我,大概是晚熟的人,等待属于我们的狂飙时刻,人生最坏不过大器晚成。

1. 晚熟的人坚信,改变什么时候都不晚

晚熟的人,生活得懵懵懂懂,总要等到人生的下半场,才慢慢搞懂人生的轨迹,找到自己要走的路。

当他们醒悟时,同一阶段的人早已功成名就,但是晚熟的人一旦找到自己要走的路,就不会给自己设限,决心改变就会拼尽全力,势必要活出自己后半生的精彩。

最典型的晚熟的人是在《狂飙》中扮演高启强的张颂文。

在23岁的某一天,一个旅行社的女孩询问他梦想是什么,此时他突然醒悟,于是决定去追梦。他考进了北京电影学院,他热爱表演,苦练演技。哪怕是群众演员都要仔细揣摩,把每一个小配角当主角来演。

当然长相不出众,也没什么才艺的他不被人所看好,曾被人无数次的拒绝,也曾被人羞辱。但这些都没让他放弃,凭着满腔的热爱和强大意志,终于熬过了无人问津的日子。

咽下所有的委屈,熬过所有的苦难,不服输,不放弃。皇天不负有心人,张颂文终于迎来了他的演艺春天。

晚熟的人总是坚信只要愿意改变,什么时候都不晚,只要坚持下去,每一份坚持都有意义。一旦找到自己的路,便初心不改一路“狂飚”下来,心之所向,山重水复,终会抵达。

2.晚熟的人都能熬

莫言曾这样诠释“晚熟”:厚积薄发,大器晚成,韬光养晦,伺机而动。其实晚熟的人都是能熬的人,熬过失败,熬过低谷,熬过每一段无人问津的岁月,在岁月中不断沉淀自己。

就如同莫言,他就是一个晚熟的人。

29岁的莫言才开启文学之路,此后笔耕不辍,但也没什么作品轰动于世,但他依然我行我素,在文学之路上且行且远。直到2012年获得诺奖,他的名字才被所有人知晓。而在此之前谁能想到这个出身平凡,没怎么读过书,29岁才开始踏上文学道路的人会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呢。

能熬才是人生的一把利器,熬的过出众,熬不过出局面。伏久者,飞必高。路要一步一步的走,每一步都算数。

晚熟的人擅长熬,熬过暗无天日的岁月,才能磨炼心智,积蓄力量。但只要时机到来,破茧蜕变,余生终将渐入佳境。

3.晚熟的人,坚持厚积薄发终能大器晚成

《警世通言》云:早成者未必有成,晚达者未必不达。只要你肯努力,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曾国藩被誉为晚清第一名臣,但他也是一个晚熟的人。

曾国藩读书的资质平庸,近乎愚钝。他考秀才,六次不中;考进士,三次落榜;背书到半夜,被小偷嘲弄愚笨。

但资质平庸的他,却非常努力。在学习方面下苦工死磕读书,厚积薄发徐徐图之,最终成为晚清第一名臣,被称为“半个圣人”。

晚熟的人都懂得韬光养晦,不骄不躁。总会于人生的某一时刻厚积薄发,终将大器晚成。

晚熟的人虽然总满慢人一步,一旦找到人生的方向,自此初心不改,不妥协、不服输。人生拼的是后劲,跑的快的未必就先到达终点,一是领先不算什么,最终能到终点的才算赢家。

你在三四月份播种,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晚熟的人,你只管努力,其他的交给时间。

日更不易,喜欢关注,点赞,分享,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