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二》还原真实的历史
不好意思,我不是演员。在我的职业里,我会做好的本分。持有以上观点的人,如果以后你买的房子,天花板突然掉下来,希望你不要骂装修工人不敬业。因为「你行你上啊,人家装修工人就是不行怎么了」。
之前有媒体爆出现在的小鲜肉流量明星拍一部电视剧,片酬都接近一个亿,让一群老艺术家表示不能接受。其实,这个事我是支持那些流量明星的,毕竟我们要尊重自由市场,投资人的钱爱怎么花怎么花,投资的商人永远比艺术家更懂得成本核算。
但是,我却始终对他们还是喜欢不起来。因为他们从事的职业毕竟需要演技而不是流量。
一个演员在一部电影里的角色扮演需要付出多少?这个是无法估量的,特别是对于我们现在熟悉的演员来说,这甚至是一种苛求。因为连最基本的口音和容貌都无法解决。
比如,何润东在《那年花开月正圆》里,一部清朝古装剧里的山西商人,说着一口台湾普通话谈生意,我怎么听都觉得出戏啊。比如彭于晏在《黄飞鸿之英雄有梦》里,黄飞鸿作为佛山人,说普通话可以,说粤语可以,但偏偏就是说一口台普。折中的办法是配音,但是口型很难无缝对接。最完美的解决办法就是,演员自己去学习当地的口音。演什么角色就说什么口音。这对于好莱坞的大牌明星来说,是一个演员的基本素养。请参照科林·费斯在《国王的演讲》里的发音。(就是《王牌特工》里那位王的男人。)
中国也有这样敬业的演员,去年曹保平导演的《追凶者也》里,刘烨作为一位东北人要拍云南的戏份,在之前花了几个月学习云南话。虽然最后也被吐槽方言不标准,还是想给他比一颗认真的心。
除了口音,还有就是容貌问题。
终于回到主题,为什么张国立在《一九四二》里不算敬业?因为,你们是在最艰难的岁月里逃难啊,而且逃难的原因主要不是战争,而是饥饿。在这种情况下,张国立作为主演一直保持红光满面的脸庞,当观众是瞎子吗?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请参照美国有「橡皮人」之称的克里斯蒂安·贝尔,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从《机械师》到《蝙蝠侠》等,电影需要什么身材就变成什么身材。为了一个角色,可以在几个月内瘦成皮包骨头,再用几个月健身成八块腹肌。最近的例子,有印度阿尔法·罕在《摔跤吧!爸爸》里的表演,是先拍摄老年肥硕的状态,再回头去拍摄年轻健硕的样子。这本来就是一个演员的基本素养,不值得炫耀,却被片方大为宣传。可是,回头看看我们的演员,好像他们的确是可以被宣传。
或许你会说,张国立年纪大了,你让人家真饿,饿坏身体咋办。折中的办法,好歹你做点特效吧。
总有人听不进任何道理的,执着于「既然你那么牛,你就别看国产片啊」,所以这种人就一辈子吃糠好了啊,想要进化出适应小米的脾胃,估计得靠下一代。不过请先找个女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