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守住底线,时刻牢记纪律“红线”不能踩

守住底线,时刻牢记纪律“红线”不能踩

近日,扫黑除恶题材电视剧《狂飙》受到广泛关注。剧中,主人公安欣是一名坚守原则的一线民警。在省教育整顿驻点指导组要求大家填自查报告时,安欣将“逢年过节收瓶酒后按市场价格给对方发红包”都如实记录了下来,没有丝毫隐瞒。但剧中也有一些党员干部丧失纪法底线,奢靡享乐、贪赃枉法,甚至与黑恶分子沆瀣一气,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通过许许多多鲜明的例子告诉我们,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守住底线,牢记纪律红线不能踩!

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方面应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线”。作为党员干部应该争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党员干部要带头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情者。每位党员干部更应该清楚懂得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二是党员干部要带头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带好头,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为民、务实、清廉,以人格力量感召群众,引领风尚。三是党员干部要带头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者。每位党员干部都要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核心观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接受锻炼,在锻炼中逐步成长,使自己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者、参与者。

2018年10月1日,时隔三年再次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条例》整合明晰了党员的“负面清单”,不仅告诫党员干部哪类行为不能做,同时提出了清晰的处罚依据,不再给违纪行为有可乘之机。推进从严治党,既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制度事关根本,关乎长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依法依规治党,与时俱进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不断把管党治党创新成果固化为法规制度。习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把执纪和执法贯通起来,严格依照纪律和法律的尺度,坚持纪严于法、纪法协同,强化日常管理和监督,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要通过抓纪律避免党员干部犯更大的错误。

回顾基层腐败案例,许多蝇贪蚁腐都有一种共同心理:觉得自己位置不高,权力不大,平时拿一点小权力换个小红包,没什么大不了的。“小贪不算腐。一次就一千几百块,没人知道,也没人会查我这种小人物的”。然而,“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患”。可别小看基层一笔笔几百上千的好处费,还有公家采购中的大小回扣,这些“蚂蚁搬家”式的微腐败,积少成多,就会严重侵蚀国家治理体系。因为它损害的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蚕食的是群众的获得感,挥霍的是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作为一名党员,应严守纪律红线,不仅要自觉接受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也要进行自我监督,坚持自查自省自警,保持清醒的头脑从严要求自己,从小事、细节做起,坚守准则和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