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脑瘫小伙旁听12年即将博士毕业,旁听8年成“博士”,脑瘫小伙更需制度搀扶

谢炎廷和“导师”徐守军。 图为兰州大学官网提供

上天给你关门了。 日复一日,不知是“默默的同情”,还是想办法“打开窗户”,人生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方向。

近日,兰州大学“最牛旁听生”谢炎廷的事迹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据兰州晨报报道,出生11个月就被确诊脑瘫的兰州籍小伙谢炎廷,在家人的帮助下,主动完成小学、初中、高中课程,在兰州大学继续旁听本科和研究生课程8年,成为兰大教授徐守军的“编外博士生”。 今年9月17日,经兰大校长办公会议研究,谢炎廷被授予“荣誉研究生”称号。 目前,他继续在兰大数学和统计学院旁听博士课程。

目前,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部分残疾学生可以成为高考方式知名的大学生,但谢炎廷2011年以“社会考生”的身份参加高考时,受身体条件限制只能做选择题。当时所有科目的选择题总分为280分,他取得了262分的优异成绩,其中数学部分是满分。即便如此,这样的总分依然不会被大学录取。

幸运的是,当时的兰州大学数学院院长张和平老师被谢炎廷的坚持感动,允许旁听课程。 在这个过程中,他后来还遇到了指导他学习的徐守军教授。 4年来,谢炎廷不仅完成了累计150多学分的学习,还完成了本科毕业论文,“水平完全不低于正规学生”。 之后三年完成了硕士课程和论文。

谢炎廷参加硕士论文答辩。 图为兰州大学官网提供

脑瘫孩子的求学之路,个中艰辛已是旁人难以想象。没有正式名分还能坚持旁听整整8年,足以彰显其求知的纯真之心。这个过程中,徐教授的悉心指导、同学们的帮助、开放的大学环境也是谢炎廷“大学梦”不可或缺的部分。

谢炎廷的坚持得到了网友们的赞许:“一种奋斗叫不断学习,一种高贵叫自残志坚。” 谢炎廷和徐守军教授的师生情也同样感动。

感佩之余,一个现实问题值得深思。 像谢炎廷这样特殊的孩子,能考虑妥善解决其“名分”问题吗? 官方认定他们的学习成果,不仅是对个人最好的激励和肯定,也能为其他孩子打开学术大门。

按通常的方法,谢炎廷确实不会被大学正式录取,但选择题262分的成绩就是他“优秀”的证明。 旁听的8年间,“从未缺过课”,与导师合作在国际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答辩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谢炎廷的论文在同级硕士研究生中属于中等水平……谢炎廷的努力和成绩有目共睹。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学校在“荣誉研究生”外,也不妨考虑给予更正式的学业水平评定。

日前,温州大学为先天性脑瘫学生“私人定制”的开学典礼厚意,引发舆论热议。 越来越多的残疾学生出现在大学校园里,受到照顾,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道路越来越平坦,无疑彰显了时代的进步。 但是,要确保残疾孩子的“日元大学梦”,还有不少可以改善的余地。

谢炎廷的“偶像”是霍金,每当遇到不能去的坎培,他都会以他为榜样激励自己。 以及能否成为“霍金”,不仅要凭借自身努力,更需要社会各界在关键时刻“扶一把”。

(来源:新京报微信公众号)

脑瘫小伙旁听12年即将博士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