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他是《上海滩》丁力的原型,上海滩的老大,因做错这件事客死他乡

1980年《上海滩》横空出世,影响了改革开放不久的大陆。此剧是以中国民国年间的上海为背景,描述上海帮会内的人物情仇和爱情故事。剧中女主人公冯程程也因此深入人心。但与柔弱多情冯程程的荧幕形象大相径庭的真实原型,竟然是一位在黑道上混的“有头有脸”的人物,更是旧上海著名大亨杜月笙的太太孟小冬。

杜月笙(丁力)(18888.22-19518.16),原名月生,后由国学大师章太炎建议,改名镛,号月笙(典出《周礼太司乐疏》:西方之乐为镛,东方之乐为笙),是近代上海青帮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

上海滩中的冯管家,即是当时的黄金荣。

黄金荣(冯敬尧)(1867—1953)浙江余姚人,生于江苏苏州,字锦镛小名和尚,绰号麻皮金荣。早年在上海当学徒。系旧上海赫赫有名的青帮头子,流氓“三大亨”之首(另二人是杜月笙、张啸林)。

民国时,三鑫公司使上海成为近代中国最大的鸦片集散地,它的三位“老大”分别是法租界里黑白通吃的黄金荣、军界上下通透的张啸林和精明的帮会生意人杜月笙,这三人便是上海滩赫赫有名的青帮三大亨。

张啸林变节被除

三鑫公司成立后,黄张杜三人有过长达10年的蜜月期。作为黄金荣的左右手,杜张二人曾经结拜情若兄弟。二人曾把房子都建在一起,华格臬路(今宁海西路)上,两家院子专门开边门便于来往,杜月笙的儿子杜维善还认张啸林做“干爹”。

1937年10月,日本步步进逼之时,蒋介石给杜月笙发过电报,要求三大亨到香港去,不能投敌。黄金荣这一年70岁,不想千里迢迢地南下,他保证不再出头露面,杜奉了蒋命11

偌大个上海滩就留给了张啸林,他的门徒们组织了“新亚和平促进会”,倒卖粮棉军火和药品资敌,大发国难财。1939年张竟然出面筹建伪浙江省政府,踌躇满志地欲出任伪省长。1940年8月11日,张啸林从汪精卫伪政权和日本特务机关手里捧回了“浙江省省长”的委任状。不过,8月15日,上海《申报》便刊出了“昨华格臬路血案,张啸林遭枪杀”的标题,戴笠除奸成功。

杜月笙逃去香港

与张啸林不同,杜月笙和黄金荣都与国民政府和中共地下党有过来往。

1920年代初,共产党还没成立,一部分进步青年要到欧洲去探求真理,毛泽东找章士钊借钱,章就找到杜并说明来意。而杜出于多个朋友多条路的考虑,就借了这笔钱。

1926年,杜月笙又接触到陈独秀和上海工运领袖汪寿华。他还曾经问过汪寿华,如果跟了共产党,是不是还能让他继续贩鸦片?但1927年4月11日,蒋介石决意屠杀共产党时,杜月笙在其授意下,把汪寿华骗出来,打手们一拥而上将其杀害,杜月笙开始执行蒋介石在上海的大屠杀令。

22年过去,中国共产党把蒋介石赶走了,杜月笙开始害怕起来,尽管他与负责上海地下党工作的潘汉年素有来往,也向八路军捐过款,但还是不敢留在上海。他离开上海时,曾保证不与中共作对。事实上,他也要求能够自由来往于沪港之间的弟子们,与新政府合作。在香港期间,杜月笙对中共采取合作态度,在把香港中国银行收归人民政府的工作中起了重要作用。另外,他购买了新中国的公债,帮新中国从香港转运物资。合作,是杜月笙一生的态度。

蒋介石也派人劝他去台湾,但由于颠簸与惊恐,真的害起病来,他只得选择留在香港观望。不赴台,也有他的道理,他晚年曾批评过蒋介石在国内的大肆敛财和发金圆券——他本人作为资本家就深受其害。

在杜月笙远走香港后,直接参与杀害汪寿华的凶手马祥生、叶焯山被人民政权正法,61岁的杜月笙因此惊得不轻,病情加重,1951年在香港撒手人寰。

黄金荣的扫街生涯

82岁的黄金荣没有离开上海,这与他认识共产党方面的杨虎和潘汉年有关,更与中共对于帮会的政策有关。对于黄杜这样有影响力的人物,刘少奇的看法是“观察一个时期再说”,周恩来认为要“努力使上海不乱”,上海不乱对稳定全国大局和恢复经济至关重要。

黄金荣交出帮会名单后,也保证过听新政府的话,而上海市市长陈毅也兑现了承诺,对他不抓不杀。政府官员还召见过黄金荣,要求他写份悔过书,给人民一个交代。

黄金荣扫大街只是象征性地改造一下,他毕竟已是84岁的人了,考虑到国际影响,上海市人民政府也不会把他怎么样,扫大街很快就结束了。1953年,黄金荣离开人世时,已经86岁。

上海滩曾经的三大巨头,张啸林投敌卖国活该被处死刑,杜月笙郁郁而终,只有黄金荣幸免于难,从上分析你们看出了什么?如果是你你会如何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