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没有八小时工作制,为什么落实不了八小时工作制?
很多人说欧洲的工作制一直在抗争,是的。 但是,有很大的前提条件。 这个国家需要相当强的经济支柱产业,要么是强资源型,要么是高附加值型。 所有发达国家都是这样。
也有人举挪威的例子,挪威是典型的强资源型,年资源石油天然气8320亿挪威克朗(汇率约等于人民币)。 占挪威总出口的60%。
挪威TM500万人。
五百万人啊。 什么概念? 如果把资源的出口值扩展到挪威的头上的话,每人就有16万人呢。
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即使员工罢工或抗争,企业也不会破产。 经营完全没有进展。 并通过低息贷款、当地保护和法规的制定,逐渐形成完善的工作制度。
另一个例子是德国。 德国没有资源出售,但二战以来积累的工业资源、技术和管理提高了德国工业产业的附加值。 需要繁重劳动的原材料工厂早就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了。 所以德国常见的公司模式在德国开发,工厂在中国和泰国。 我经常举的例子很常见。 大众在中国销售额之前可以达到全球销售的50%,而员工支出只有9%。 大多数利润不会留在中国(最多投资几个新工厂,地方政府还得感谢) 还是回流德国,德国员工在德国消费,所以这些利润总体上滋润了德国社会。 而且,在这个前提下,八小时工作制会普及。 其实德国整体的经济框架是由这些汽车产业带动的。
但德国全体员工的“舒适度”肯定不如挪威。 因为高附加值产业是竞争的。 每个人都知道德国的各种工会,同时德国也有捐助者联合会,目的是平衡工会的过度要求,向政府要钱。 例如,在去年德国著名列车司机的罢工中,工会方面要求一年加薪3%,同时加了600欧元的一次性补助金。 资助者说你说我们不活着,给不了。 而且,虽然工会方面组织了大规模的罢工,但资方依然没有妥协,最终在政府的斡旋之外,决定到2021年为止加薪1.5%,到2023年为止再上涨1.8%,一次性加了400欧元的补助金。 所以,劳资双方根据现实谈判。 劳资的目的是在捐赠者能活下去的前提下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而不是杀害捐赠者。
所以经济的前提是要么卖资源,要么有规模大、能出海赚钱回流国内的产业。 在此基础上,劳方需要努力争取自己的权益。
在理解这个前提的基础上看中国,资源会直接变成no。 出海的企业,能成规模、能赚钱、能带动产业链的只有一个,而且现在也是过去式。 华为。 早年的华为在东欧市占比高达40-50%,但在目标市场国家只有不到100个销售和运营职位。 但华为根基不稳,一方面受到政治压迫,收入不稳定。 另一方面,扩张太快,风险很大。 这其实也是很多中国企业的通病,一开始盲目扩张,导致财报亏损,裤衩就没了,几年时间就耗尽投资消失了。
其他知名的中国企业,能出海的要么规模不大,要么就是大疆、海尔、各手机制造商等。 另外,像联想一样,tiktok虽然很受欢迎,但是钱包纸不干净,将来基本上要分期。 目前华为已经基本被阉割,翻身的可能性不大,大概率成为下一只腾讯阿里,只能在国内蹦极,与普通民众收割小商户。
今后,出海规模最大的是比亚迪和宁德时代。 宁王现在技术很强,期望也很好,但企业很新,据我所知,管理混乱,疯狂扩张往往对员工回报不足。 比亚迪现在刚开始出海,还有待提高。
这些企业的数量和稳定性上升以后,员工的斗争得到了政府的支持,政府的指标是一个,因为有失业率。
应对中国的是美国,美国千亿美元市值的企业,基本上可以出海。 网络上有亚马逊的谷歌脸书,军工企业有洛克西马丁,航空有波音,半导体有德克萨斯机器。 尽管如此,美国的工作时间比西欧北欧长得多,与东欧差不多水平。
中国有什么? 茅台。
强制5天8小时意味着低利润低附加值的产业破产。 因为这些产业不能吃这样的成本上涨。
如果中国的产业只有20%的低端产业,那就破产倒闭了
但是,如果中国50%的产业都是这样呢? 你觉得对某个国家来说可以承受吗
压榨工人,享受人口红利带来的快钱模式,永远没有动力去研发。 中国的人口密度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中等水平,密度接近我们的两倍,自然资源更少的日本产业能够比较健康地发展。 中国的国土已经是世界第三,光是土地财政和稀缺资源的出口就有很大的收入,这个时候奇怪的是真的说不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