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目的地,《流浪地球II》如约而至,为啥带着地球去流浪?目的地或并不美好
2019年《流浪地球》年出现在电影院的大屏幕上,开启了中国科幻元年。 当时,地球被木星牵引,差点粉碎,我们受到了深深的冲击。
时隔约4年的《流浪地球2》年再次到访,果然那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新的宇宙盛宴再次袭来。 除了演员们专业精湛的演技,情节新颖出众,当然也有特级画面的震撼和刺激。
《流浪地球》是刘慈欣的科幻短篇小说,第一部电影只是截取其片段,是逃离时代的开始,第二部是《流浪地球1》的前传。
地球到底怎么了要带着它去流浪?
所有这些的根本原因是太阳提前爆炸,引起了地球危机。 地球位于太阳宜居带中,作为岩石天体的地球本身并没有所谓的“寿命”,一切都要靠太阳的“冷暖气”,这是生命诞生和演化的根本要素。
恒星发光变热是因为内部核聚变不断发展,持续提供能量。 太阳也是当然的。 我们习惯每天早上迎接阳光,但如果有一天阳光没有了,这也是地球的末日。
太阳内部的氢核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融合,生成氦核。 在这个过程中有质量的损失,按照爱因斯坦的质量方程最终转化为能量,以光和热的形式向外传播。
当太阳核中氦的量逐渐增加时,氦的核聚变便会着火,氦的核聚变比氢核的核聚变更快,释放的能量也更集中,因此科学家们把这个过程称为氦闪。
氦闪的结果是太阳系周围的四颗岩石行星瞬间汽化,四颗气体行星被挤出原来的轨道,生命自然无法生存。 氦闪后,当太阳膨胀进入红色巨星时代时,太阳的边界会延伸到火星轨道附近,地球即使在氦闪阶段幸存下来也会被太阳吞噬。
可怕的是,这些过程将在未来发生,但根据太阳的质量,时间至少在50亿年之后。
但是根据小说的背景设定,科学家在1977年发现了太阳活动的异常。 此后,人类发射了数以万计的太阳探测器,通过制作模型最终加速了太阳内部的核聚变,确认了氦闪和红色巨星的时代提前到来,400年内将发生氦闪。
地球流浪经历什么过程?
在系列的讨论中,地球出现了宇宙飞船派和地球派两派。 宇宙飞船派正如其名,为了制造超级宇宙飞船,最终带着一部分人类逃出,地球派想带着全人类在宇宙中流浪,也带着地球,最终大家决定带着地球流浪。
整个过程主要分为五个步骤。
01、刹车时代:首先要停止地球自转。 科学家制造行星引擎,将喷口朝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全力接通电源,让地球停止自传。
02、逃逸时代:地球完全停止自转,启动行星引擎,加速地球逃逸速度,最终逃离太阳的束缚,向太阳系外飞行
03、流浪时代I (加速)地球进入外太空后,继续加速前进星际空间;
04、流浪时代(减速)地球接近目标后,转动行星引擎减速,同时使地球再次获得自转;
05、新太阳时代:调整地球速度,地球被4.22光年外的邻星捕获,最终人类将拥有新的“太阳”,新太阳时代也将开启。
流变的地球最初拍摄到的是逃逸时代,是地球加速接近木星,试图利用木星的重力进一步加速发射过程中发生的危机。
正在上映的《流浪地球2》是刹车时代,在逃生时代之前,人类已经为带着地球流浪做好了准备。 例如,要制造行星发动机,出发前必须在月球上制造发动机,先对月球“放生”,避免加速时撞到月球。
流浪地球的目的地是哪?
人类带着地球流浪,最终理想的目的地是距离我们4.22光年的邻星,这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位于半人马座。 首先,在太阳“毁灭”之前,地球必须出发,直到进入绕着旁边星球运行的轨道。 整个过程持续了2500多年,经历了100多代人。
比邻星更有趣的是,各种科幻作品中都有“薅羊毛”的存在,毕竟是身份地位特殊、离人类最近的恒星。
邻星是南门二恒星系统的成员,南门二是三合恒星系统,其中包括南门二a星、南门二b星和邻星。 前两颗恒星相互公转运动,相邻的星星围绕这两颗恒星运动。 很多网友想,这是不是“三体”。 确实,刘慈欣写的另一部部长篇科幻小说《三体》的原型是南门二三合星系统。
当然小说有时间上的限制。 流变地球创作后,科学家发现了比邻星邻b和邻c两颗系外行星,位于比邻星b更适合居住的地带中。 似乎也可以操作宇宙飞船派的提案。
如果人类拿着地球比旁边的星星停留在公转轨道上,你可能会发现它和旁边的星星和我们的地球完全不同,是红矮星。 在那条宜居带中必须忍受的恒星高能粒子,比太阳强得多,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宜居。
颠沛流离的地球网上还有一个有趣的段子。 因为旁边的《三体》正在打:
01、人类带着地球在星际空间流浪,梦想着比邻星更新的太阳时代的美好;
02、三体文明舰队驰骋星际空间,梦想着地球的美好生活,最终逃离了可怕的“三体世界”;
当三体文明带着地球撞到流浪的人类时,尴尬的局面瞬间发生了。 这绝对可以制作爆笑的小品。
文/科学黑洞,图片源网络入侵删除。
#电影逆转的地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