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hybe出的团,Hybe的女团故事:十年一剑还是江湖救急?

地主家也没余粮了

“What you looking at? I’mfearlesshuh."

戴着拳击手套,高唱“我们什么都不怕”,Hybe旗下的Source Music新人女子组合LE SSERAFIM从出道时开始,就站在引人注目的聚光灯下。

“防弹少年团的姐妹”“Hybe第一个女性团”的戒指戴在身上,人气选秀女性团I*ZONE的成员参加,LE SSERAFIM无疑成为了5月份最受瞩目的新人组合。 她们突破了女性组合首张专辑的最高销量记录,MV在19小时内突破了1000万次,星光闪耀,成为一大群人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风浪来得比喝彩还快。 在5月13日的《音乐银行》节目中,LE SSERAFIM以5348分的“播放次数得分”击败了韩国国民级的众多歌手林英雄,获得了节目中的一员。 但是,这个分数已经远远超出了正常范围,林英雄与之对应的分数显示异常的0分。 对比双方专辑的销量、收听次数、粉丝数,林英雄具有绝对优势。 和某个奖杯一起来的,是“偷奖”“倒水”的谴责。

风波又起,校园欺凌争论也困扰着这个新生团体。 出道前,被认定为“小组中心”的金佳蓝被证实有过校园欺凌的历史。 但在Hybe的官方声明中,情况被总结为“金佳蓝是因处置而遭受校园欺凌的受害者”,为了“集中精力治疗金佳蓝受伤的心”,LE SSERAFIM将“暂时以5人体制活动”

这一行为无疑进一步激怒了将校园欺凌视为重罪的韩国网民。 虽然试图包庇行凶者,并派职员去做伪证,但Hybe的立场似乎有意针对舆论,犹如火上浇油,点燃了更激烈的抗议。

“Hybe的新女性团体是真正的fearless呢。 你们有不敢做的事吗? ”愤怒的韩国网友提出“抵制LE SSERAFIM”的口号,在风波之下,LE SSERAFIM不再是一群无所畏惧、自信的女孩,而成为公众眼中行事、不知反省的欺凌者。

Hybe的女性团体的故事写了一个明快美丽的开头,但现在陷入了黑暗而沉重的山谷。 追溯Hybe的发祥史,这种故事的转换并不是不能理解。

从濒临破产到收入登顶2005年,一位名叫方时赫的音乐家与韩国三大娱乐公司之一的JYP Entertainment签订了合同。 创作了《你耳边的Candy》 《死也不能放开你》等名曲,担任“JYP首席制片人”的他犹豫了一下,计划着建设属于自己的音乐帝国。 方时赫给自己的公司命名为Big Hit,意思是“大获全胜”——,这就是Hybe的前身。

方时赫与LE SSERAFIM成员合影

在当时的韩国演艺圈,SM、JYP、YG呈现三足鼎立之势。 SM盛产长得好看的“标准扁豆”,JYP以“性感清纯”为经营路线,YG以随意随意随意随意随意的Hip Hop为专业,已经有了自己的运营方法论。

在三巨头的重压下,方时赫的道路并不顺利。 长期以来,Big Hit经营不善,旗下为数不多的艺人成绩平平,也没有引进新血液。 2010年之前,Hybe首次开始全国海选,寻找新人男团练习生。

2013年6月,由7名艺人组成的男性偶像组合“防弹少年团(BTS )”出道。 防弹少年团以“真正的青少年”为理念,通过欧美流行曲风讲述青春期的迷茫与思索,通过团体综艺进一步吸粉,逐渐成长为销量巨大的一线男团。

由于防弹少年团成功翻身的大热,获得了实现目标的更雄厚财力。 到了2019年,Big Hit的发展道路上出现了新的关键词。“收购”

当年7月,Big Hit宣布收购人气女性团体Gfriend所属的Source Music; 2020年5月,Big Hit宣布再次出手,成为Pledis娱乐公司的最大股东,旗下包括了众多男性组合SEVENTEEN和NUEST; 同年11月,Big Hit宣布收购KOZ娱乐,长年称霸各音源排行榜的ZICO也加入了Big Hit家族。 收购改写了Big Hit的产业布局,防弹少年团不再是旗下唯一的艺人团体,“Big Hit家族”正在成长。

七十几岁的孩子

而Big Hit的野心绝不是艺人的管理公司,方时赫真正想要打造的,是集合本土偶像、海外娱乐、平台供给、游戏开发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娱乐公司2021年3月,Big Hit Entertainment去掉了“Entertainment”的后缀,正式更名为Hybe

在Hybe的官方网站上,该计划的蓝图由Label、Solution和Platform三个独立运营互相支持的主线组成。 从“运营方”向“平台供应方”的角色转换,是Hybe迈出的新一步。 原Big Hit Music和收购的Pledis、Source Music作为独立制造商品牌组成了label企划,负责艺术家培养和音乐制作。 Solution意味着将业务扩展到现有的基础上,将Hybe的业务扩展到海外市场和游戏领域。 Platform推出全新粉丝社区平台Weverse,搭载在线演出、直播、周边销售等功能,搭建艺人与粉丝之间的沟通桥梁。

立足韩流、进军海外、拓展市场的Hybe再次运用收购技术,全资购买了SB Projects、Big Machine等欧美唱片公司,Justine Bieber、Ariana Grande等知名歌手由这些公司代理Hybe显然是为了进一步在欧美市场扎根,从韩国的娱乐公司变成世界一流的综合娱乐巨头。

2021年,Hybe总市值达到惊人的537.48亿元人民币,是三大娱乐公司市值总和的三倍多。 在销售额、净利润等方面,Hybe也位居首位。 受疫情影响,三大公司略显疲软。 JYP的销售额是Hybe的六分之一,净利润也比去年同期下跌。 SM连续两年亏损运营,净利润减少率为396%; YG虽然扭亏为盈,但净利润低,销售额变动大,前景不明朗。 财务报告显示,如今的Hybe,已堪与三大社比肩,甚至更胜一筹

Hybe花了十多年写了从无名到收入登顶的神话。 但春风得意,隐忧慢慢浮现。

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进行了广泛的投资,利润每年都在增加,Hybe似乎是韩国娱乐业的巨大明星。 但在粉丝的评价中,“三大娱乐公司”的地位依然很高,Hybe只能屈居第四。

Hybe在哪里输了?

“不是Hybe的防弹少年团,而是防弹少年团的Hybe”这是粉丝经常说的话。 虽然措辞中含有夸张,但明确的事实是,尽管业务范围很广,但解决方案部门还没有盈利,Weverse也没有赢得市场优势。 Hybe的高额收入大部分来自于水平艺人运营,其中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是防弹少年团的收入。

收购Pledis后,Hybe对防弹少年团的收入依赖从90%下降到了75%,但这仍然是一个危险的比例。 防弹少年团人气下降,也意味着Hybe的收益将大幅减少。

现在,作为Hybe当家团体的防弹少年团迎来了必须面对的危机。 根据韩国《兵役法》,所有适龄健康男性都必须依法服兵役。 对男艺人来说,长达2年的兵役空白期意味着人气下降、粉丝流失。

2020年12月,韩国国会审议并通过了别名《防弹少年团法案》的《兵役法》修正案,尽管最晚将兵役年龄从28岁推迟到30岁,但这并不能改变防弹少年团成员必须服务的事实。 团体中年龄最大的成员将在2022年底达到最晚的服务年龄; 如果全员30岁入伍,防弹少年团将有7年左右不能完全活动。

即使像防弹少年团这样受欢迎,也要考虑兵役带来的风险; 对Hybe来说,寻找第二张王牌分配危机成为了现在最重要的任务。 与SM、JYP、YG三大娱乐公司相比,Hybe的商业布局广阔丰富,但中气不足。

每1-2年推出一个新团体,保证公司新人不断迭代,通过“老带新”的方式让各团体保持高人气,即使不能领先也不落后,是三大娱乐公司多年经营中确定的稳定发展路线。 即使其中某个群体人气下降或突然变脸,精密配置的“安全网”也能保证公司顺利运营。没有组合可以永远处于花期,但作为集合体的娱乐公司却能做到四季常春

这很容易解释为什么“收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Hybe运营的底色。 对于财力雄厚、艺人急需扩充、翅膀丰满的Hybe来说,与其花更多的时间组建新人团体,不如直接抖钞票买下拥有人气艺人的公司。 男性群体、女性群体、个人艺术家和Hybe的“购物车”几乎涵盖了所有偶像类型。

收购很简单,但饲养团很难。 被收购的Gfriend和NUEST现在已经解散,成员不续约的选择让粉丝们对Hybe的经营方针产生了怀疑。 团体的日程很少,预定的拍摄计划无故被取消等,Hybe被指责“榨取并舍弃购买团体的价值”,还被冠以“团体粉碎机”的恶名。

Gfriend

因此,花钱如流水的Hybe似乎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 在男子组中,7-10的人气较高,但服役期与防弹少年组重叠,无法分散风险; 新人男子组TXT和ENHYPEN不用担心兵役,但在竞争激烈的五代男子组中没有明显优势。 对于女性团体,formis_9的人气惨淡,更难以承担支撑公司的重任。

收购之路不通,Hybe不得不亲自出手。 从去年开始,组建参与者更广、无兵役风险的新人女性团体成为Hybe的集中课题。 2021年,Hybe以选秀方式选拔的《I-LAND》、与环球音乐旗下的Geffen Record共同发表的全球女子团体选秀计划、新品牌ADOR主管的新人女子团体培养计划等,多个女子女性团体经验几乎为0的Hybe,终于不得不迈出了这一步。

《I-LAND》出道组合ENHYPEN

今年5月出道的LE SSERAFIM不属于上述任何一个企划。她们与其说是Hybe时隔多年亲自打造的匠心之作,不如说是防弹少年团兵役倒计时之际,被Hybe推上台面的紧急保险服化道简单无情节的出道歌曲MV,麦安可全开时展现出的微弱唱功,部分成员的练功时间只有4个月,缺乏慎重考虑和调查的成员背景,是该团出道的关闭了大公司的后光,LE SSERAFIM各方面的表现无法令人满意。

幕后功夫虽弱,但渴望更多台前的掌声。 无论是力保争论的成员,还是在“注水”中偷了奖,恐怕都是Hybe为了速成下一大批女团而不得已掉的几招险棋。手段的强硬反映出应对的无力,“肆意妄为”的背后,是前路何方的焦虑。

撰写逆袭神话的Hybe,能否改变这座商业大楼地基不均衡的风险还是未知数。

文|王梓越

编辑|赵普通

参考资料:

1 .韩娱四大社理财观察(上)入局即登HYBE,横竖相连新格局东西娱乐

2 .娱乐法|音乐品牌资本化运营终极模式——以——BTS管理公司HYBE为例泛娱乐法务研究

hybe出的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