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和肺炎,新冠肺炎未来更像非典还是甲流?啥时能摘口罩?专家组回应
武汉新冠肺炎疫情逐渐缓解,病例数终于实现市民期盼已久的“归零”。 那之后,该如何研究疫情的动向呢? 现在工作的难点是什么? 有潜在的风险吗? 今后的重点任务落在哪里?
武汉深深抹杀了地铁,准备恢复运营。 中新社记者张芹/摄
武汉疫情分析小组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就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作出权威解答。 该小组由国家卫健委员会疾控局和中国疾控中心联合上海、江苏、浙江、湖北疾控部门在武汉临时组建。
——报告“清零”不代表疫情“清零”
武汉连续几天报告的新确诊和疑似病例为0,该市疫情发展状况良好不争事实。
疫情分析组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生院副院长、教研处处长罗会明指出,零报告不等于零病例,零病例亦不等于零风险。社会疫情“零”的殷切期盼是可以理解的。 但强调“零病例、零死亡”有时不利于科学防控。
罗会明告诉记者,与公众关注的“清零”相比,疫情分析团队理解的“清零”更注重科学性。 他从疑似人群中综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发现确实不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病例,解释说,这样产生的“零”才是更科学、准确的“清零”指标。 “从专家的角度,我重申,确认各个方面都是零,才是真正没有疫情。 ”
罗会明认为,发病、就诊、诊断、报告是一个过程,报告新归零并不意味着病例消失。 “我们更加关注零背后的东西。 新冠是一种全新的传染病。 我们交往还不到三个月。 需要不断积累认识。 在专业水平上,不一定把零作为追求目标。 ”
“现在报告的数据反映了几天前发病的病例情况,包括当天发病当天确诊的情况。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雷正龙说,国民应该理解这中间有时间差。 也就是说,当天看到的数字并不一定正确地反映了当天的疫情。 措施到位,患者发病报告时间将不断缩短,有利于加快感染源和密切接触者管理。
——需对零星病例出现保持“容忍度”
过去60天,武汉连续17天新报告确诊病例数超过千人,峰值达13000多例。 3月11日,武汉新报告的确诊病例首次降至个位数。
雷正龙表示,新报告的确诊数字明显下降,是公众期待的成果,表明前期工作成效显著。 另外,出院人数的增加、重症患者人数的减少、每天的新死亡人数的减少等,被判断为情况良好。
“但是,必须承认可能存在无症状感染者等潜在的感染源。 因此,我们今后对于疫情走势要有容忍度,特别是当社区出现零星病例报告时。”他进一步指出武汉市发生零星病例也是正常的。 如果应对得当,就不会引起新的危机。 对此,更重要的是坚持“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原则,与发现一起,与“扑灭”一起,将关口提前到社区和发热门诊。
针对目前的工作,他提出了三个指标,三个关口,前者即发现病例报告2小时,采样12小时检测结果,反馈采样单位,24小时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密切关注隔离; 后者是指社区关闭、发热门诊关闭、流调关闭。
焦雅辉。 中新视频截图
——“复阳”未必是复发未接到“复阳”病例再传染报告
针对武汉部分出院病例核酸阳性复检情况,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焦雅辉表示,“复阳”并不一定是患者治愈出院后感染的。
“病理解剖显示病毒深藏肺部”,她表示,常规肺泡灌洗液、鼻咽拭子检查可能显示核酸阴性,但身体可能会维持病毒携带状态,持续多长时间还在研究中。
焦雅辉说,目前发现的“复阳”现象几乎都是患者出院两周内,检测到的是病毒核酸片段。 根据患者体内病毒载量和核酸情况,患者感染力可达目前没有接到“复阳”患者传染他人的报告。
她还表示,恢复期的患者体内出现了抗体,但“抗体是终身免疫,还是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还有待观察”。
——对疾病全貌不掌握导致的风险仍在
下一步的难点和风险是什么?
疫情分析专家表示,现阶段人类对新型冠状病毒全貌认识不足是最大的困难。 雷正龙介绍,新型冠状病毒隐匿性强的特点是存在隐性感染,部分患者出院后核酸检测阳性。 另外,人流变大后,更难以找到密切接触者。
“大家都说‘复阳’,这句话在专业上不准确。 我们想叫它‘出院患者核酸检测阳性’。 通过人体免疫系统去除病毒需要时间,也有个人差异。 即使出院患者核酸检测阳性,也要考虑是否是“活”病毒,是否有感染性。 还是只是病毒消亡后的“残骸”? ”
罗会明在对新出现的可能病例以及聚集性疫情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将有可能出现的“死灰复燃”情况及时发现和扑灭,既是重点、难点,也是风险点。
雷正龙表示,呼吸道疾病控制难度本来就很大,再加上再就业后人口密集,防控难度也会加大。 当前国际疫情发展速度较快,国外输入病例明显增加也带来了挑战。
即使武汉和湖北省解除了城市封锁措施,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焦雅辉表示,武汉九省通衢可能很快面临输入性病例风险。 因此,相关防控措施必须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全球瘟疫才刚刚开始。 这给中国带来了防控的压力,不可掉以轻心。 ”
——非典或甲流?新冠病毒未来更“像”谁尚难确定
近日,武汉三镇路面车辆和行人明显增加。 罗会明说,在新病例高发状态下,抗疫和恢复生产必须并重,汽车和行人适量增加其实是件好事。 “常态下,进一步检验疫情控制效果,有利于我们认识新冠,保持防控工作的可持续性。 ”
雷正龙说,疫情有可能反弹,“最害怕的是大家情绪麻木、松懈,拿不出该做的防控措施,开始打麻将,聚集‘报复’,引起麻烦。” 规避风险的关键是完善敏感监测体系,落实好“四早”措施,广泛开展健康教育。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未来的总体走势,罗会明总结了国内外专家的看法,新冠肺炎遵循两条路径之一。
这类似于2003年的SARS,发生暴发后,经过强力包围,之后没有发现传播的迹象。 其二个代表传染病是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最初出现在墨西哥、美国,是近年来全球持续大流行的人类季节性流感,每年都有可能出现。 尽管甲流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但已不再被视为“特殊”传染病或全球公共卫生危机。
“最终会走向何方,现在还不知道。 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稳扎稳打。 ”他说。
武汉商超恢复向居民个人有序开放。 中新社记者安源/摄
——摘口罩为时尚早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3月17日印发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南通知,部分场合建议只戴备用口罩,甚至不戴口罩。
分析小组的专家对此表示:“人们的生活365天不能戴口罩,这毕竟不是常态。 从相对科学的态度来看,必要的时候一定要戴口罩,也没有必要过度紧张。 ”
“现在摘口罩还为时尚早。”焦雅辉介绍,武汉连续几天出现新的确诊病例,疑似为零,但监测发热门诊,每天有数百名就诊患者和部分留观患者。 在新确诊的病例中,零星患者在社区发热,随后到医院就诊,最终成为疑似或确诊病例。 这暗示着社区生患者的风险还存在。 “大家也不要惊慌。 不会出现1月武汉那样的状况。 ”
樱花开放,凯旋
瘟疫封面人物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阿伊努尔:“月光”填满了战斗的“瘟疫”之路
女记者武汉纪事要出发了,心里有各种各样的留恋
来源/中国新闻社(ID:CNS1952记者杨程晨冉文娟) )。
编辑/陈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