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纪念丨沈力:“她是第一个把调门给降下来的人”

“那个时候我总结说,主持人如果都是一杯白开水的话就都一样了,也可能有的人是一杯咖啡,他很浓烈,也可能是二锅头那样的烈酒,他说话那就是很辣的、很有劲的;也可能他是一杯果汁,甜甜的,或者是酸酸的,如果没有个人的魅力,这个主持人就没有活力。所以后来我就那样想,作为一个主持人,他必须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要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要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这是沈力从播音员到主持人,就《为您服务》节目主持工作所做的思考。

“用目光道别,静静的”

“中国荧屏第一人”

左起:吕大渝、齐越、沈力、赵忠祥

沈力早年的工作照。

据说为电视新闻片作解说时,沈力必须站在导播间的外面,透过大玻璃,对着一支吊着的话筒解说,“由于导播间很小,没有桌子,也没有椅子,稿子无处可放,只能播一张扔一张,新闻播完了,稿子也撒满一地。”

“主持人要有个性”

“主持人,这一新颖的名词,叩开了中国电视大门。一批引领者,在蹒跚的探索中开启了从播音到主持时代的起跑,开启中国电视划时代的篇章。”2010年第十六届上海电视节开幕式暨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30年年度风云盛典上,曾这样形容“主持人”在中国的诞生。

《为您服务》

“她是第一个把调门给降下来的人”

“平民视角”让沈力收获了大量忠实的观众,后续效应也随即不断放大。上世纪90年代,沈力去广播学院讲课,一个同学站起来就说,“我爸爸说让我代表他谢谢您……”而类似这样的问候,亦不断出现在80后、甚至90后那些儿时完全不知道“这位气质优雅的老太太是谁”的人群当中,成为短视频传播时代,大家心头一暖的瞬间感动。

骆新回忆说,起初栏目被定名为《为您服务》时,沈力还曾觉得有些俗,“但她后来逐步认识到这四个字的分量,这个‘您’字可不是北京话里的客套,而是第一次给予观众以这样的礼遇。而把调门降下来,才能够承载人和人间平等的沟通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