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最美赵敏”去世3天才被发现:父亲家暴,丈夫冷漠,她太悲惨了

01

2009年5月14日,台湾新北一分局接到报警。

知名艺人刘玉璞失联多日。

电话不通,身边亲友也找不到人。

警方接警后,随即确定刘玉璞住所。

敲门,没人开。

警方破门而入。

随后眼前一幕,让所有人心情变得沉重。

刘玉璞躺在床上,死了。

不是他杀,是意外。法医鉴定,三天前,刘玉璞心脏病突发,不幸身亡。

刘玉璞床头还摆有治疗抑郁症的药物。

可见,她生前一直饱受抑郁症折磨。

消息公布后,台娱引起不小轰动。

刘玉璞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最火女演员之一。

代表作有《三闯少林》、《金粉世家》。

尤其是在《倚天屠龙记》饰演赵敏一角,凭借精湛演技,绝佳气质,颇受界内好评。

这部武侠剧被翻拍多次。

85年这版不是最火的。

但刘玉璞饰演的赵敏,却一度被媒体观众评为“最美赵敏”。

当时跟刘玉璞合作演员有狄龙、尔冬升、刘德凯。

这些人后来都成为演艺圈响当当的人物。

星途坦荡,名利具有。

刘玉璞没有。

事业如日中天时,她突然宣布息影,消失于公众视线。再也没有复出。

台娱关于她最后一条报道,是死讯。

那么,刘玉璞为什么要放弃演艺事业?最后为何会一个人孤独离世?

她的经历,让人唏嘘。

02

1963年,刘玉璞出生于中国台湾。

刘玉璞家境平平。

父亲是军人,母亲普通职工。

她兄妹三人,排行老二。上面一个哥哥,下面一个弟弟。

按理说,作为家里唯一女儿,应该备受宠爱。

可事实相反。

刘玉璞的父母严重重男轻女。

一到饭点,哥哥弟弟最先上桌。

一吃完饭,洗碗扫地这种活,基本全由刘玉璞包揽。哥哥弟弟就坐一旁,嬉笑着,像个少爷。

若只是不被偏爱,倒也不会给刘玉璞带来太大创伤。

问题是,刘玉璞有个兽父。

刘父酗酒厉害。

一喝酒,心情不好,就会打人。

为方便实施自己暴行,他还在家里设下规定:任何人洗澡都不能锁门。

刘玉璞不敢不从。

有一回,刘玉璞正在洗澡。

父亲突然像发神经似的,一脚踹开门,冲进浴室。

她一把拽住女儿头发。

接着,不顾对方哀求,用拳头砸下去......

刘玉璞说:那时候我全身裸着,光溜溜的,跑都没地方跑。

随着刘玉璞年龄增长,这种暴力演变为“性侵犯”。

刘玉璞在回忆录中写道:

“父亲对我而言就是魔鬼般的存在……他趁着帮我洗澡时,对我做那档子事,当时我不知发生什么事,直到上健康教育才被震惊到。”

这种身体侵犯具体是指什么,不得而知。

但可以想象,刘玉璞童年,无时无刻不在恐惧中度过。

刘玉璞母亲也是暴力受害者。

遗憾的是, 她选择的不是离开或反抗,而是忍让。

自己忍。

也劝女儿忍。

03

刘玉璞的命运转机,发生在1982年。

她20岁,即将大学毕业。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台港影视腾飞的黄金年代。

邵氏影视公司大力招聘新人。

譬如后来红得发紫的成龙,洪金宝等演员(在香港),都是在那个时候崭露头角。

刘玉璞也赶上了这趟快班车。

大学最后一年,她通过海选,进入邵氏。

有人评价,演戏这一行,刘玉璞是老天爷赏饭吃。

一米七身高,身材黄金比例。

双眼清澈,气质冷艳,什么都不说,往那一站,女王范就来了。

进入邵氏后,刘玉璞有两条路可选。

一个是走清纯女神路线。

一个是拍动作片,走打戏。

前者拍戏难度小,工作轻松。但竞争大,很难熬出头。

后者相反。

拍打戏,拼得就是玩命。

刘玉璞知道自己出身卑微,没靠山,毅然选择后者。

在“时运”和“努力”加持下,刘玉璞迎来了人生逆袭。

和尔东升合作拍摄《三闯少林》,影院大卖。

参与主演的《金粉世家》,也从台湾火到内地。

《倚天屠龙记》赵敏一角,更是把刘玉璞推向演绎事业巅峰。

04

如果刘玉璞抓住机会,继续在演艺圈发力。

不说一定大红大紫,留名影史,但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应该不难。

可刘玉璞选择了另一条路:为爱息影。

受童年经历影响,成年后,刘玉璞性格敏感,备受情绪折磨。

她信基督教。

希望能用祷告的方式,排解内心苦闷。

在这过程中,她认识牧师张建中。两人一见如故,坠入爱河。

1985年,刘玉璞跟张建中成婚。

婚后前几年,刘玉璞还有拍戏。

可第一个孩子出生后,她突然决定息影,退出演艺圈。

照顾孩子是一方面。

更关键原因是,张建中有创立一家广告公司,营收尚可。同时,张建中作为牧师,又创办了一个教会,名为“荣美教会”。

这是公益组织,不赚钱。

张建中问:别拍戏了,帮我一起打理教会好吗?

刘玉璞不忍拒绝,点头同意。

退圈后,刘玉璞成了家庭主妇。没有工作没有收入,除了持家,就是帮丈夫打理教会。

如遇良人,这也无不妥。

可张建中不是。

刘玉璞跟朋友倾诉:

在外面,他形象非常好。永远温文尔雅,永远体贴别人。

可回到家,就是另一种样子,拒绝沟通。

刘玉璞其实并不喜欢参与教会管理。

她生性敏感自卑。

现在成了教母,却不得不每天听一大堆教会成员倾诉负面情绪。以至于本就压抑的心理状态,被推到极点。

刘玉璞,病了。

被确诊重度抑郁症。

她不得不经常跑医院,然后又带回一大堆抗抑郁药物。

上世纪末,大家对抑郁症认识还存有很大偏见。

觉得这就是矫情,自哀自怨罢了。

张建中也这样认为。

有一次,刘玉璞从医院回来,精神状态很糟。

张建中非但不关心,还讽刺说:心情不好去什么医院?去教会祷告就行了!

张建中反对刘玉璞去医院。

这里面还有更深次的原因——

教会是帮人排忧的。而刘玉璞作为教母,却患有“精神病”,这会削弱张建中作为教主的权威。

05

刘玉璞病情每况愈下。

一方面源于丈夫不理解。

一方面也源于她和父母关系交恶。

刘玉璞成名后有赚到不少钱。

意外的是,经济能力好转,却没能修复她跟原生家庭关系的裂痕。

因为,刘玉璞父母一直嫌女儿给的不够。

双方经常为此发生矛盾。

有一回,刘玉璞回家看望父母。

和以前情况一样,没说几句,双方就爆发争吵。

刘母觉得刘玉璞装病。

刘玉璞解释:“我真的是病了。”

母亲却回答:“你别拿死来威胁我!”

刘玉璞万念俱灰。

拿起包,摔门离去。

她坐车来到海边,想跳海自杀。可转念一下,不对,自己会游泳,到时估计还是死不了。

她就从包里掏出提前准备好的100片安眠药。

海滩没有人。

她借用海水,一口把药物全部吞下。然后往大海深处走去。

就在药效开始发作时,她想起女儿。

靠着最后一点意识,掏出手机,拨通母亲电话。

“我不要跟你说,你让我女儿接电话。”

片刻后,电话那头传来女儿声音。

“妈妈,你在哪里?”

刘玉璞边走边说:

妈妈在海里。

以琳(大女儿),你要照顾好妹妹,妈妈永远爱你......

刘玉璞感觉眼皮越来越重,失去意识,晕了过去。

数小时后,刘玉璞睁开眼,发现自己在医院抢救室。

但送他来医院的人,不是丈夫,也不是父母,而是陌生人——当时正好有2名海警巡逻经过。

刘玉璞,自杀未遂。

06

2007年,刘玉璞决定结束这段婚姻。

当时刘玉璞患有重度抑郁症(需终身服药),要孩子抚养权是不可能。

甚至一旦被起诉,连探视权也会遭到严格限制。

张建中抓住把柄,给刘玉璞两个选择:

要是分财产,我就走法律程序,剥夺你对孩子探视权。

放弃财产,你跟孩子可以正常往来。

刘玉璞选择后者,净身出户。

在离婚证拿下来那天,她卡里余额只剩两位数。

离异后,刘玉璞一度经济拮据。

她求助父母。

可得到回应是,被落井下石。

母亲嘲讽她。

父亲甚至直接动手打人。

那天,被父亲殴打后,刘玉璞心如死灰。

她没有解释太多,只是从包里掏出一大罐药片,喝了口水,当着父母面,全部吞下......

情况跟上次出奇地相似。

服药不久,她被送到医院洗胃。

可送她去医院的,不是父母,不是前夫,而是恰好赶来家中的朋友。

朋友打电话跟刘父报平安。

刘父回应却是:“没有人会去医院的,就丢在医院好了。”

刘玉璞对父母彻底绝望。

之后,跟父母再没了联系。

刘玉璞需要赚钱。

但退圈多年,身材走样,再回去拍戏是不可能。

几经折腾,最后找了份普通工作,教小孩画画。

她租了一间公寓。

一个人上班,一个人生活,一个人看病。

收入微薄,生活凄苦。

刘玉璞离世后,其好友跟外界透露过一个细节。

2009年5月10日,也就刘玉璞病发前一天,正好是母亲节。

她主动跟母亲打了电话,想约一起吃饭。

母亲同意。

在去往餐馆路上,刘玉璞怀揣不安。她担心,几年没见了,母亲会怎样看自己?饭桌气氛会不会很尴尬?

事态发展比预期要好。

饭桌上,刘玉璞跟母亲聊了很多。聊儿时记忆,聊对女儿的思念,聊这缺憾的人生.....

一场交谈后,母女关系迎来转机。

刘玉璞很欣慰。

自己被嫌弃半生,最后在父母步入暮年之际,还能得到爱和认可。

这对于她而言,或是黯淡生命最后的光。

只是,这光转瞬即逝。

母亲节次日,刘玉璞在家中猝死。

年仅46岁。

刘玉璞走了。

但她在死亡边缘徘徊时那句呐喊,却值得所有人深思:

“我一直在自杀,生我的父母都不爱我,连我爱了20年的老公也这样对我,我实在不敢相信这个世上还会有人爱我。”

刘玉璞一生都在寻找爱。

因为缺爱,抑郁成嫉。

因为缺爱,以至在遇到一个看似可靠的男人后,便完全失去自我。

命如浮萍,随波逐荡。

我们无法苛责一个抑郁症患者不够坚强。

我们能做的,能说的,无非就是借此告诫自身: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为人父母,请务必慈悲。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