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晚,原来有这么多节目和非遗文化有关
大家看了2023年的春晚吗?不得不说,总导演于蕾不愧是《国家宝藏》的导演,不仅节目精彩纷呈(个别语言类节目除外),而且文化韵味十足。
于蕾导演擅长用现代手段呈现优秀传统文化,她执导的2023年的春晚,将许多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让大家观看晚会节目之余,也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比如,2023年的春晚以花为主题,这是因为“花”“华”同源的考古研究发现。
而节目方面,除了传统的武术表演、戏曲元素,还展现了福建南音、中幡,和踩高跷等,这些都是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
就连大家日常熟悉的颜色,也被演绎成精彩节目。可以说,2023年的春晚,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也是一顿文化大餐。
以《龙跃神州》的中幡为例,前面也说了,它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起源于唐、宋年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我们民间艺术的珍贵遗产。
幡是旗的一种,根据尺寸,可分为硕幡、中幡和小幡。硕幡一般比较重也比较高,达到12米以上;小幡则只有3-4米,一般是在剧场、茶馆这些空间不大的地方耍弄。
中幡一般在9米左右,因为大小适宜,所以耍的人最多,导致很多人说起耍幡,习惯说“耍中幡”。
中幡起初用于皇家仪仗、军队指挥等,后来传入民间,演变成民间庙会中的传统表演节目。
可中幡不仅是传统娱乐项目和体育项目,也是一项杂技。
在中幡表演过程中,表演者或用额头顶幡,或像托塔那样托着中幡,或像节目中那样轮流用脚背顶幡,等等,但始终幡不离身,竿不落地。
而且表演者可谓是惊险动作连连,却能做到稳、准、快。这需要中幡表演者具备胆量、
力量和技巧,据说中幡表演者还要文武兼备,甚至有中国式摔跤、气功等技艺的基础。
可能也因为入门门槛太高了,导致现在耍中幡的人,并没那么多(而且很多人家里也不好收纳中幡)。
中幡根据表演人数,可分为单练、双人对练和集体练。月小牙觉得,春晚节目《龙跃神州》应该属于集体练。
(鼓浪屿的郑成功像)
国内有不少地区的中幡表演颇具名气,比如河北石家庄正定县、河北廊坊香河县、福建省建瓯市(建瓯挑幡)。
其中建瓯挑幡还和郑成功有关。据说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把将士带回的军旗捆在长竹竿头挥舞,以表达对壮烈捐躯弟兄的怀念。
从此,军中每年均以此礼节告慰英烈,相沿成习,世代传承,逐渐演化成建瓯民间特有的挑幡习俗。
至于谭维维参演的《百鸟归巢》节目,节目的主题是福建南音,这也是一项非遗名录的文化,已经具有千年历史了。
福建南音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发源于福建泉州,用闽南语演唱,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汉族音乐。
福建南音不仅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内容之一。
可以说,2023年春晚中那些涉及传统文化的节目,背后都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值得我们大家去了解和学习。
感谢于蕾的这场春晚,不管你是否喜欢,至少这届春晚非常用心地借助节目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而且不少是多数人平时很少关注的文化内容。
我们都知道我国是文化大国,但遗憾的是,在博大精深的文化面前,许多人可能了解得并不多。提起传统文化,可能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戏曲、麻将、书法等常见的文化类型。
(导演于蕾)
但这些只是我们泱泱中华广博文化中的沧海一粟,还有更多的传统文化,需要我们去了解和发扬。
真心期待有更多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也希望多一些,再多一些的中华优秀文化能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和熟悉。
我是元气女文青月小牙,做娱评中的泥石流。原创不易,侵权必究。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你怎么看2023年的春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