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看完《尘封十三载》:不要说再刑侦剧不能有感情戏

当看完《尘封十三载》,在案情扑朔迷离之外,令人惊喜的是刑侦剧中的感情戏也能如此戳人。

《尘封十三载》收官,真凶已浮出水面,尽管前二十二集都在迷雾之中,让真凶的“现形”有些许“突然”之感,不过仔细回看,会发现其实剧中着墨不多的感情戏却是剧情逻辑上的重中之重,甚至可以说是剧情得以成立的“奇点”,是剧情能够被不断推动的“原始动力”。因此即便前二十二集对凶手的信息没有太多铺垫,当最后揭晓一切真相时,逻辑上也能自洽。

刑侦剧中的感情戏很少有这么出彩的,至少最近这几年是这样。

双男主,三对夫妻,两段三角恋,这关系其实也不复杂,但却十分重要。其中的一段三角恋充当制造迷惑的烟雾弹,而另一段则是引发剧情的“导火索”。

陆行知、杨漫、杨哲

杨哲这枚“烟雾弹”,编剧是煞费苦心。陆行知与杨漫的感情很坚定,即便离婚,也是为了女儿的平安,并没有矛盾与裂痕,但是杨哲对杨漫的爱却是十分执着,他是杨漫的发晓,自小爱慕杨漫,拼尽全力为与杨漫考同一所大学,却不得不听从父亲的安排。

尽管杨哲明显是多余的“第三者”,但他的戏份比张司城多了许多,给出的信息不断让人产生联想:官二代、精英人士、爱慕杨漫,懂艺术、回国时间与案发时间一致……最让人值得怀疑的一场戏应该是他与杨漫一起吃饭时从国外带回来的那幅油画纪念品,因为从第一个凶案现场开始,观众就已经联想到与油画相关。到了最后在涵洞里,当他拿出刀来,所有人以为因爱生恨要杀掉杨漫时,偏偏来了一个大反转,他拿着刀,不过是为了让墙壁上的杨漫画像更加好看而已……

至此,这枚“烟雾弹”的作用已发挥到极致,他的使命就是来搅乱观众视线的,很成功的达到了目的。当然,他在最后也助了一把攻,若不是他,警方也不会那么快知道凶案现场其实是名画的部分场景。

白晓芙、卫峥嵘、张司城

卫峥嵘与白晓芙本是恋人,最后却各自有了家庭,白晓芙嫁给了张司城。

卫峥嵘与白晓芙之间的恋情,竟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形容之词,命运弄人?有缘无份?

他们是彼此的白月光,年少相爱,一场误会让二人就此错过,在各自的婚姻里平凡而又不那么幸福的生活着,直到二人双双再次离婚,尽管一切已物是人非,但二人工作上的频繁联系为他们再续前缘创造了可能。他们都有去找回那些错过时光的渴望,尤其是白晓芙,而老卫,在他心中,尽管放不下白晓芙,但工作始终是排一位。

白晓芙当年是在冲动之下嫁给了张司城,她心中念念不忘的只有卫峥嵘。正因为她对张司城的冷漠,激发了张司城压抑、自卑、孤独的内心中那股走向犯罪的冲动与欲望。而他们的儿子张山山在白晓芙去世后,被亲生父亲毒打虐待,生活在无边黑暗的深渊,才有了极度扭曲的性格与心理,才走向了与他父亲同样极端的道路。

当老卫知道凶手是张司城父子时,不知道他的内心是怎样的百感交集,他会不会有过自责?该不该自责?尽管他并没有做错任何事情,但是事情却多多少少与他有些关系:如果他当初没有提出分手,是否会是圆满的结局?如果他的脾气不那么暴躁,不对武小文步步紧逼,他如约和白晓芙一起去看《庐山恋》,白晓芙是不是不会有意外?如果他能找到张山山,是不是能带他离开深渊?

当然,剧本不可能那么设计,现实中的人生也没有如果,总要有些意外,才能让观众意难平!

《尘封十三载》对感情戏的处理给后续类似题材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恰到好处才是让观众很舒服的,若是感情戏太重,把刑侦剧变成家庭生活剧,又或是硬生生的组一对与案情毫无关联的CP,只会让观众反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