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毁《红楼梦》?芒果台新综艺引争议,“魔改”角色,网友:快收手

湖南卫视一档新综艺,引起了众怒?

这档名为《美好年华研习社》的综艺打着:“聚焦中国古代宝藏女性,从当代人的审美和价值观,去重塑国风的样貌”的旗号。

还请来了87版红楼梦的化妆造型老师杨树云。

实际借着复古《红楼梦》的旗号,干着扭曲经典,男凝女性的事,曹雪芹先生的棺材板都快压不住了。

01 林黛玉

说到《红楼梦》,就不能不提林黛玉,在曹雪芹笔下,林黛玉是行如弱柳扶风,泪光点点,娇喘微微的。

在这里,这个台上健步如飞甚至还能跳舞的黛玉,属实是有点颠覆想象了。

但如果你看了后面的人物选角,你会觉得这个黛玉至少样貌上居然是最还原的了。

再来看人物性格,林妹妹绝不可能说出:“在这个大观园里,我是最没用的,不过……宝玉也不需要我有用,我就美美地来,美美地走。”这样的话来的。

从林黛玉进贾府时的细心观察,不出错处以及与众姐妹的相处日常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自尊心很强又带一点点孤傲的女子。

即使寄人篱下的身份让她有点敏感,也是绝对不会坦然说出“自己是最没用的”这样的发言。

至于“宝玉也不需要我有用”,这种娇妻文学就更扯了。

其次,黛玉真的没有用吗?

第七十六回中林黛玉与史湘云的联诗“寒潭渡鹤影,冷月葬花魂”至今仍是千古名句,此为她的才情。

王熙凤曾说过只有三个人有管家的才能,即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可见黛玉也有理家之才。

《红楼梦》中的女子都是生动微瑕的,却更显出她们的鲜活与美好,黛玉性格上也会有敏感多心的缺点,但她都是感伤自己,绝不是恶意揣测他人。

然而在这部综艺中,她的小缺点却被无限放大,简单粗暴地扭曲为“嫉妒他人,心眼小。”

2.贾宝玉

如果说黛玉是性格上的崩坏,那么宝玉则是选角上就有问题。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一看就是个面部饱满符合古代审美的美男子。

再来看我们宝玉的选角林墨,现代装还可以称得上帅气。

但颧骨突出,脸型瘦削,面部线条不流畅,一整个印证了什么叫“月有阴晴圆缺”,一点也不符合宝玉的形象。

再来看贾宝玉的其他饰演者:44年电影版的袁美云(这位还是女扮男装),87版的欧阳奋强,2010版的张君钰,没哪一个这么离谱的。

至于节目组为什么顶着不符合人物形象的压力也要选这位,看看粉丝量和后期花絮剪辑都是谁就懂了,反正即使这样也会有粉丝吹捧“宝玉”活过来了。

03 薛宝钗

薛宝钗这个角色一上场就给我看愣住了。

上来先一波容貌焦虑:“我动人,是因为我长得动人,要是长得不动人,像猪八戒,那再有情,岂不是也很猥琐。”

听听,这是稳重内敛的宝姐姐这位大家闺秀能说出来的话吗?

可爱的猪八戒也无辜躺枪,以一己之力伤害两部名著,真有你的。

之后更是变成了一个精打细算想靠婚嫁提升自身地位的心机女:

“既然不能嫁给皇上,那也得选个富贵男子嫁了才行。这选来选去,只有贾宝玉合适。”

而后顺理成章地把原著中宝钗对宝玉学习上面的关心扭曲成:“但是他还不够有出息,我得再培养培养他,让他功名加身,成为我的好风,送我上青云。”

可怜我们“世故通明,却是纯人”的宝姐姐,理智变成了心机,稳重变成了肤浅,无故风评被害。

04 贾探春

如果说前文那几位都还是在原有性格的基础上进行曲解,那么这一位是彻彻底底地和原文性格搭不上边。

贾探春是非常有生意和治家才能的,用一句话形容,那就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的贾探春。

她曾宣言:“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立一番事业,我早走了,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

这样一个不愿被束缚,志存高远的奇女子,编剧却把她魔改为一个贪慕虚荣的恨嫁女。

众人抽花签之时,她开始纠结自己抽的是否是上上签。

“日边红杏”指的是富贵的少年,她就开始窃喜:“难道说,我要嫁给王孙公子了?”

而后又开始自怨:“这怎么可能呢?我又不是正房生的。”

看到这里,真的气笑了,这可是本书最清醒的女性哎!

原书中她看到签文反应是害羞哎!编剧的脑子是被狗血宅斗剧糊满了吗?

满脑子只有嫡庶之争,女子只有靠嫁人才有出路。

而且只要读过《红楼梦》也该知道,书中无论嫡庶都是正经主子,更不至于产生这样的疑问。

05 妙玉

继探春崩盘之后,妙玉也没好到哪去。

清高孤傲的出家人举止轻浮地给宝玉敬“合欢酒”。

编剧生怕我们不知道合欢酒是什么意思感受不到暧昧的氛围似的。

还特地让袭人补了一句:“合欢酒,那不是夫妻间用的酒吗?”

要知道,袭人作为宝玉身边最小心谨慎的丫鬟,也是不可能在主子说话时这样没礼貌地插话的。

而后,妙玉争起了太虚幻境中十二钗的排名,认为自己排名低了,应该排第一名。

能知道这一点,说明编剧应该也不是完全没看过书。

但是看过书居然还能给妙玉安排撕番位的戏份,那就更加离谱了,属实是一点都没有尊重书中的人物。

除了各位人物以外,节目组还特地给男方嘉宾安排了一个观赏台。

故事背景在第63回,结果把第16回就已经死去的秦钟给请了回来。

几个男人二大爷一般坐在那,上来一位女性角色就开始评点她们适不适合做老婆。

“黛玉葬花是葬给宝玉看的”,“娶老婆得娶李纨这样的,安心守寡,妇德典范”,“妙玉假清高,也都是做给宝玉看的”,

这类神发言层出不穷,甚至凤姐他们都敢肖想。

看完整集,感觉恶臭的男凝气息满地都快溢出来了。

大观园女孩子本来是各有各灵动的美,在这里全部脸谱化为“恨嫁”“贪慕虚荣”“小心眼”“不懂礼数”这几个特质。

评判她们价值的标准全都是“漂不漂亮”“适不适合当老婆”,这样的剧怎么好意思买话题“从美研社看女性力量?”

怎么好意思打着“植根中华文明,精细复原、高光原创中华古典文化中名人名场面”的幌子?

从导演和编剧的身上我只看到了流量为王,以及认为大众的审美水平只有这样的傲慢。

仿佛只要把“撕番位”“嫡庶之争”“争风吃醋”“婚嫁”“黄色玩笑”等流行元素融合在一起就一定能做出一部好剧一样。

他们漂浮于大众之上,把观众当傻子,藐视经典,没有也不愿意花点时间静下心来好好钻研。

这不是《红楼梦》,是披着红楼梦的皮的狗血剧,而背离大众情感的创作也最终会遭到人民的批判。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