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中国电影的引路人,亚洲电影大师

谈起中国电影,不得不谈一个导演。如果绕开这个导演去谈论别的导演,那就是高谈阔论,就会感觉脚底空空,有气无力。

那么这个导演是谁呢?

不是“国师”张艺谋,也不是十年一剑王家卫,而是一位普通的导演——谢晋。

曾经有人问球王

大师 ,谢晋

谢晋1923年生于浙江省的上虞县,别看上虞这个地方不大,但是确养育了一代代大师,可谓人杰地灵。像

竺可桢,马一浮

了数不胜数。

而谢晋便是这众多人才中的一名。

我觉得用一句话来形容谢晋十分合适,那就是,“他如同大江大河一般曲折前进,而岸边的风景姿态都是依他而生。”

亚洲电影的旗帜现在就交到谢晋手上了

。谢晋是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集大成者,他的作品风格气质统一,相互形成可供参照的序列,在题材范围上十分宽泛。谢晋虽然是第三代中国导演,但是他的作品影响了不知是那一代人,他的作品有着对时代跨越般的影响力。

他的电影仿佛他的人生一般,起起伏伏,大涛大浪般走过。而他自己,就化作这历史的长河,扎根到电影事业当中去。

谢晋的部分得奖:

谢晋爱看电影。

在谢晋的小时候,他就格外的热衷于看电影。由于他的父亲平日忙于应酬,因此闲暇时间,谢晋便和她的母亲去周围的小电影院画上几毛钱买一张电影票去看电影。小时候的看电影经历给了谢晋不可磨灭的影响,以至于使他的人生轨迹为此发生了改变。

谢晋的父亲希望他学习经济方面的知识,而谢晋选择了戏曲,他报考了国立剧专。说是报考,不如说是直接参加了,因为当时的国立剧专根本没有多少人愿意上。

但是,那时的大学老师可都不是无名之辈。

曹禺,焦菊银,张骏祥

等。在这样的一批大师教导下,谢晋学会了很多,也受益良多。

焦菊隐

曹禺

谢晋大师和姜文

作为一位现实主义电影大师,谢晋用电影艺术形式鲜活的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他的作品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中国历史的艺术写照。

谢晋的影片创造大都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这一部分是从谢晋的《女篮五号》开始,标着着谢晋将现实和艺术手法交融贯通的高超表现力。从而使得影片极具表现力和创造性。

女篮五号

第二部分

:《牧马人》《芙蓉镇》等影片,从现实出发,深扎到人民百姓生活当中去,将历史思辨熔铸于艺术形象,展示出沉甸甸的历史悲剧的分量。

芙蓉镇

牧马人

第三部分

:1988年拍摄完成的《最后的贵族》标志着谢晋的电影进入了第三阶段。这个时期的电影大都表现出谢晋想要超越自我的愿望,电影的样式和形态上也更加分化,更加多样。

最后的贵族

“艺术家要有赤子之心,要有历史优越感,要像是

谢晋是具有大气魄、大格局和大情怀的导演。他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都没有失去过他的自身,他的人性——人性,艺术中恒定的东西。

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唯有人性是最本质、最流行、最打动人心的。于是在宏达叙事中融入人性的力量,便成为他的电影最显著的特点和屡战不败的利器。作为新中国电影史上贯穿性的人物,他为中国电影做出了巨大贡献。即便在今天,在电影观照现实的深度、广度上,在影响大众的能力上,也都无人能出其左右。

大师已去,风范犹存。

谢晋大师去世那天好多人都慕名来送他,见他最后一面

在全文的最后,我想说的是:

人们对如同谢晋这样的大师记忆越来越轻薄了。我在网上搜了一下关于中国导演的介绍或者排名,谢晋很少被提及。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他。即使他的的确确存在于此。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反思一下:

我们整天祈求的大师,不是就是那些一直存在我们身边,深深影响着我们,但是我们却从未珍惜的人们吗?

(关于谢晋还有好多话想说,但是感觉写多了看的人不会很多,因此草草几笔写完,就当作是一种纪念罢)

最后十分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