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丫丫2023年几月回国,2023年:重视节奏的小牛市

春节过完后的第一周,A/H股走势不尽人意,三年未见的热闹春节并未给市场带来上涨动力,我们上周提到过,市场看法一旦过分共识,市场走势更不会像预期般实现。

若把过去1-2个月的反弹当做预期复苏,那刚结束的春节复苏,即是资金买入时预期出现的情况,当基本面验证复苏预期逻辑后,即到买预期卖事实的时候。且过去两月,恒指涨势如虎的反弹30%,A股反弹近300点,买方资金也有做止盈获利的需求。在经济数据进一步修复前,指数想维持上涨有阻力。

另外,上周五美联储公布的1月非农新增就业人数为51.7万人,预计为18.5万人。 失业率意外不升,美国1月失业率降至3.4%,创1969年以来新低,工资增速略超预期,劳动力市场依然过热。

超出预期的非农数据为下跌近百元的美元指数带来反弹动力,重拾非美元资产贬值压力,黄金仅下跌两个交易日,即一个月的涨幅。 美元走强,港股也将受此限制。 在强劲的非农数据下,打消美联储今年降息的预期。

非农数据出来后,市场主流观点很快变得悲观。 总结来看,半夏李蓓、洪灏、付鹏三人对市场的最新观点是,2023年有望回暖,但现实情况是复苏乏力。

李蓓说,“大量发送优待券是没有收入支撑的消费需求。 从目前的态度来看,大量优待券刺激经济的政策不发行的概率很高。 今年虽然因经济刺激政策受到抑制,但由于经济周期位置等较大差异,中国的消费期待像美国开放后那样强劲复苏也是不成立的。 ”。

单从2023年来看,今年经济复苏应该非常平稳,没有像推动利率上升那么平稳,也没有像带动大部分工业品需求上升那么平稳。 但目前市场预期可能存在一定偏差。 对经济复苏的期待,将面临能否得到证实。

观察节后高频数据和草根调查,节后需求总体偏弱,明显低于节前乐观预期。

整体而言,李蓓认为整个市场将以震荡中心而非单边牛市上行,风格可能从大盘价值转换为小盘成长股。 并认为权益类资产陷入震荡,单方面多成本效益下降,开始从权益类净多仓减少中等水平,增加权益类套利,配置商品类和债权类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李蓓提到的今年经济复苏温和,可能还没有温和到提振大部分工业品需求,这一点在洪灏的报告中也有提及。

洪灏列举了10月底中国重启以来,金属和能源之间的走势相反。

油价持续有所表现的论据一向是随着经济重启和复苏,中国对石油的需求增加。但目前金属和能源的走势出现分歧。金属的表现反而更加好,并且正逐渐与其历史上同能源的密切相关性分道扬镳。

作为对实体经济最敏感的大宗商品,金属和能源的走势,勾勒出一幅截然不同的经济前景,意味着市场对经济复苏的预期深信不疑,选择静待观望复苏的进一步证据。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国债收益率的回落和美国强劲的非农数据,就像大宗商品的分歧动向一样令人费解。

付鹏的观点更为保守,认为过去三年的口罩影响了投资和消费信心,短期内很难恢复信心。 认为今年不会有牛市行情,a股在3000-3300点之间震荡的概率较大。

付鹏表示,市场认为此次利率下行与40年前持平,但此次如果5年期利率不下降,美联储很有可能,这意味着持续了40年的逻辑已经改变。 保持利率不变,保持短期资金成本高于投资回报。 预计未来美国低端劳动力的薪资将持续通货膨胀,但高科技就业市场的薪资已经消失,正在去杠杆化。

对于居民消费是否需要刺激,付鹏认为,只要给大众一个稳定的环境,让大众有经济稳定的预期,有钱的人就有自己的消费方式,没钱的人就有自己的消费方式,但会产生线性消费。

结语

从三人的角度看,对全年的观点比较保守,从目前刺激经济政策的手段来看,复苏确实不过强,有周边因素的干扰,中美都很可能在强烈的期待和微弱的现实下发展。

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企业运营能力强的成长股,或者从0到1的技术创新领域的企业,大资金将成为更受关注的目标。 从短期来看,先于经济数据的股市在下一轮经济复苏进展之前,需要调整休息需求,等待经济复苏的进展。

丫丫2023年几月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