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大全10000个,甲骨文
我国文字源远流长、绵延不断,是世界语言文字中罕见的现象。 著名的甲骨文,是中国汉字发展史上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文字资料。
甲骨文字,因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而得名。 早期学者将其称为契文。 此外,它于1898年出土于今河南省安阳市附近的殷代旧墟,内容多为卜卦记载,故亦有学者称殷墟文字、卜辞、殷墟卜辞等。 甲骨文的发现,是我国近代学术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使我国三四千年前的商朝历史成为信史。 目前,已发现的商代甲骨,据最新统计约有15万枚,使用的单词约5000字,已识别的约1500字。 甲骨文的形体结构,已经脱离了原始的图画文字形态。 不仅在外形上已具有“方形”字的特征; 而从后人学者总结的《六书》来看,由于以象形、指事字为基础,衍生出许多会意、形声字,使用较多的猜字,出土数量也较多,所以甲骨文已是一个系统而有规律、相当成熟的文字。 明确了甲骨文是中国汉字的正源,其中许多与现在的汉字书写方法完全相同。 其措辞,也就是语法也有规律,先秦文言如出一辙。 众所周知,早期文字的产生、发展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因此,由于甲骨文的进步性和商代青铜器的先进技术水平,两者相互证明,标志着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商代以前就进入了文明时代。
甲骨文字多为商王室的占卜记录,但由于多因商人迷信而占卜,甲骨文字反映的内容十分广泛,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天文、历法、气象、医疗、数学、田猎、战争、宗教、政权组织、方国状况、阶级斗争、文化综合研究文化生活的甲骨文各项内容,并与历史文献、考古发掘实物、现代民俗学进行比较研究,可以了解商朝的历史概况,是研究商史最珍贵的史料之一。
甲骨文虽然发现才80多年,但其研究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它已从间谍猜测发展为专门学科甲骨学,而且是世界文科的“前沿学科”之一。 几十年来,为甲骨文莫吉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学者及其著作有:刘丽的《铁云藏龟》、孙诒让《契文举例》、王国维《殷卜辞中先公先王考》和《续考》、郭沫若《卜辞通纂》、《殷契粹编》、董作宾《殷虚文字甲编》、《乙编》
:周元甲骨文附
据史书记载,《周因殷礼》。 周朝甲骨文的有无,是学术界关心的重大课题。 解放后,在山西、陕西、北京等地周代发现了字甲骨。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977年4月在陕西岐山、扶风两县交界的“周原”地区西周宗庙遗址,发现了许多周代甲骨。 这些甲骨有一万七千多块,当时整理出来的有字甲骨一百九十多块,约六百字。 一张张的字数不一,少则一字,多则三十多字。 内容有卜祭、卜告、卜出入、下田猎、卜征伐、卜年及杂卜等。 其中有周文王祭祀商汤、帝乙(商纣王之父)和周武王的记载,可以说是周文王和武王两期。 从周祭商王和周人活动区域来看,可以证明史书上关于周先为商之属国,后有“三分天下有其二”的记载是正确的。 这为研究商周历史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其史料价值的珍贵不言而喻。
周元甲骨文字体纤细,小如小米,需要5倍放大镜才能识别清楚。 这座小雕塑,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优秀技术和智慧。
周原甲骨的发现,扩大了甲骨学研究的范围,是近年来考古工作的一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