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黄龄回应没加宁静微信,成年人的社交,就是这么的现实

浪姐团综《姐姐的爱乐之程》开播,姐妹团聚其乐融融,宁静见到黄龄之后,就热心地问黄龄上次舞台摔伤恢复得如何了?黄龄解释了一番情况,宁静说:“我想发信息来着,结果发现是群,这也太怪了。”

黄龄闻言则是低了下头,淡淡说道:“一直没加。”

近日,黄龄接受采访回应此事。主持人问黄龄加上宁静微信了吗?黄龄回答没加,反正在节目里也是可以聊天见面的。主持人又问那私下想聊天怎么办?黄龄回答:“你怎么知道我们没加QQ呢?”

黄龄和宁静加没加QQ,就只有当事人知道了。不过,从这两人没加微信,可以看出成年人社交的一些缩影。

翻开你的微信列表,有多少是你经常联系的?有多少是“点赞之交”?

80%的社交,都是无效社交。

说白了,那些好几年都不会联系一次的,他们在你的朋友圈,不过是占个坑位罢了。

很多人都会在不知不觉之中就加了一堆微信好友,拿个快递,加一下;短暂的工作需要,加一下;参加聚会认识了新面孔,加一下……

日积月累的,有些人就产生了断舍离的想法,衍生出“清粉”需求,而骗子趁机而入,盗取个人信息、权限。

前不久,警方侦破一起诈骗案件,骗子团伙散布一款号称能一分钟清粉的软件,在短短三个月之内就非法获取了微信群二维码2000余万个。这还是其中一起,可想而知,现代人的“清粉”需求有多旺盛了。

加了又要清,那当初就何必加呢?

其实一个人的社交能力是很有限的。罗宾·邓巴是牛津大学人类学家,他经过研究之后推算出一个“邓巴数”——148,即人的新皮质大小有限,提供的认知能力只能供一个人与约150人维持稳定的人际关系。

后来社交网站脸书也统计了用户的平均好友数——130个。十分接近邓巴数。

那这150号人又有多少是密友呢?我想很多人只有不到10个吧。

所以,不轻易加微信好友,只是一种生活态度罢了。知道加了也不怎么联系,倒不如有需要的时候再加。

黄龄和宁静关系怎样呢?

说白了,不过是同事罢了。大家都是艺人,参加一个综艺节目,组了团,难道就成金兰姐妹了?

倒不是说综艺里的姐妹都是塑料姐妹,只不过呢,黄龄跟宁静的性格就不像能成闺蜜那种哎。

黄龄,心思细腻,比较内敛;宁静,大大咧咧,气场两米。

这两人怎么看都不像姐妹……

在综艺节目里寒暄一下,客客气气,保持礼貌和友好就完了。就跟你和同事一样,在团建的时候把酒言欢,一个个勾肩搭背玩得嗨起,而回家之后,各自干嘛干嘛,也不会咋联系。

今天为了回应不加宁静这事儿,黄龄还晒了两张图片,是9年前写的日记,她说自己和以前一样。

“顺其自然吧,该失去联络的就失去联络吧,想到以前的人手机都没有不是一样过,现在发个短信都看不到表情真的很容易闹误会,以前的人靠写信或只是思念都比现代人浪漫真实有诚意的多了……人要有缘分总会再相遇的,相遇的时候懂得珍惜就好。”

这就是黄龄。

不由得想起汪涵,有次钱枫问他为啥把自己删了,汪涵回答自己把陈坤范冰冰都删了。

后来汪涵解释说,删掉很多朋友之后,“非常非常的轻松。”

你向往这种极简社交吗?你对社交断舍离怎么看?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