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央视春晚 “百合”误做“忘忧草” | 动态

央视春晚 “百合”误做“忘忧草” | 动态

作者 | 高亦珂

2023年春晚,周深演唱《花开忘忧》,老艺术家李光复、孙桂田根据歌词现场演绎,节目表达出的眷侣深情广受观众喜爱。其中一句歌词这样唱到:“这是给你的花,花的名字叫忘忧草。”

忘忧草?这不是萱草吗!听到一刹那,我只觉得眼前一亮,做了10多年的萱草育种,从萱草种子的萌发,到花朵的开放、授粉和结果,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但细端详,李光复和孙桂田在节目中相互赠送的花却并不是萱草花,而是百合——接近萱草颜色的橙色百合。把百合当成“忘忧草”——萱草花,这个错误的影响力也太大了。节目播完后,很快我的朋友和学生也纷纷给我发来微信和截屏。

  • 冷静一想,一来春晚编导和表演者不是植物专家,二来萱草虽然是我国的传统花卉,但季节性强,产业链薄弱,只能在花园里和绿化带中看到。不似百合,全球都可实现周年市场供应,在国内随时随地都可以买到百合花,大众知名度高。三来,两者确有外形近似之处,所以,在春晚节目中被误用或代用,也属难免。

  • ▲萱草

    萱草在中国有两千余年的栽培历史。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萱草有着三层含义:一是忘忧,二是宜男,三代指母亲。

    萱草被称为“忘忧草”

    《诗经·卫风·伯兮》》中有“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朱熹注曰:“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谖草就是萱草,谖是忘却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到哪里弄一支萱草,种在北堂前(好忘却了忧愁)?”三国时,文学家嵇康《养生论》中说:“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愚智所共知也。”西晋《博物志》中有“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

    唐朝,白居易在《酬梦得比萱草见赠》中写到:“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宋代向子諲的《鹧鸪天》诗云:“葵花向日枝枝似,萱草忘忧日日长。”除了诗词,在《本草纲目》中也记载萱草花可安五脏,令人好欢乐,无忧,轻身明目。现代药理学证明萱草花的黄酮类成分中,有抗抑郁、镇静、改善睡眠等药理活性。

  • ▲近看萱草

    萱草也被称为“宜男草”

    古人认为孕妇佩戴萱草则生男孩。三国时,曹植曾作《宜男花颂》:“草号宜男,既晔且贞。”晋《风土记》记载:“宜男,草也,高六尺,花如莲。”元代杨维桢《萱寿堂词》说:“孙家高堂风日好,堂前祗树宜男草。”宋代李漳《生查子》亦云:“榴花著子时,萱草宜男候”。有的女子还喜欢用萱草花来装饰自己,王珪《宫词》云:“阶前摘得宜男草,笑插黄金十二钗。”

    萱草是中国的母亲花

    《诗经》疏称:“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北堂是母亲居住的地方。这之后母亲居住的屋子则称萱堂,萱草成为母亲的代称。古代游子远行时,会在北堂门前种上一些萱草,希望能够代表自己陪伴母亲。孟浩然诗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寸草即指萱草。元代王冕《偶书》云:“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我国古代,椿代表父亲,萱代表母亲,因此也有椿萱并茂之说。汉代以后,萱草已普遍栽培,不论是百姓,还是豪门贵族,都有家中栽种萱草的喜好。

    萱草现在已在世界范围广泛应用

    萱草耐寒耐旱。现今,经过育种家的努力,品种多达10万余,花色花型花图案各异,已经成为庭院、花园、园林绿化的重要观赏植物,广为世界各地的人们喜爱。

  • ▲现代萱草品种的不同花型花色

  • ▲黄花菜的花

    人们最为熟知的黄花菜是萱草的近亲,同为萱草属植物。古时候以黄花菜的嫩芽、叶和花芽供食用。《群芳谱》中记载:“春食苗,夏食花,其雅牙花的跗皆可食。但性冷下气,不可多食”。宋、明以后,中国海员出航必携金针、木耳以代蔬菜。金针花就是黄花菜。东南亚的很多国家也食用黄花菜。清朝年间,祁东县开始将黄花菜作为贡品向朝廷进贡。据说有铁嘴铜牙之称的风流才子纪晓岚最爱吃黄花菜。

    黄花菜食用的部分是的鲜花和干燥后的花。鲜花蕾呈柠檬黄色,有愉悦香味。干花蕾呈黄褐色,用于菜肴可提鲜增香。

    百合 萱草的4点明显不同

    百合的英文名为Lily,花色也很丰富。春晚《花开忘忧》中使用的橙色百合,确实外形很像萱草花。萱草单花期一般不超过12小时,因花似百合,只开花一天,因此萱草英文称之为daylily,直译为“一日百合”。但百合与萱草之不同有四点。一是萱草是多年生宿根花卉,百合是多年生球根花卉。二是萱草茎短缩,叶丛生;百合有地上茎,叶茎生;三是萱草花柱细长,先端无明显膨大;百合花柱粗壮,先端膨大,柱头处经常分泌亮晶晶的粘液。四是萱草开花不超过一天,百合开花超过一天。

  • ▲萱草(左)与百合(右)的花明显不同

    几千年来萱草已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之中,古代绘画、器皿和织物等用品中,常有以萱草为题材的作品。在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生活的当下,有文化内涵的花卉都逐渐被人们栽培应用。但萱草在中国的栽培和应用,远不如梅花、牡丹、月季、菊花等传统花卉那样广泛。今年春晚发掘并宣扬萱草的文化内涵,不啻是一件值得赞赏的幸事。期望“花开无忧”能推动萱草的育种、栽培和广泛的应用,也希望忘忧花进一步浸润到国人的文化生活中去,在以后的各种活动中成为常用的花卉,而不必出现像今年春晚那样李代桃僵的尴尬。

    (作者为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 萱草专家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