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国美附中走出的总导演

国美附中走出的总导演

《中国奇谭》“妖劲儿”的背后,是一群从小学画画的年轻人

国美附中走出的总导演

《中国奇谭》已播出的5集里,以默片、水墨等强烈的风格出圈的《鹅鹅鹅》,被网友认为是“最具古代志怪小说的狂想意味”的一个故事,但是,原本是一部有旁白的纯黑白短片。

分集导演胡睿最初设定有一个画外音,“一种比较低沉的女中音音质”。但是直到做完分镜,也没找到这种声音,他只好把旁白的文字挂在分镜当中,放弃了配音。

而黑白风格,是胡睿常用的画风。最开始他就想把《鹅鹅鹅》定调为质朴、干净的黑白。做着做着,就在片子里加一个颜色。

片子里,只加了红色。

故事源自南朝吴均所著的《续齐楷记·阳羡书生》,但《鹅鹅鹅》的故事,是从“你”的视角进入的,字幕出现:“你是个货郎,今天要送两只鹅到邻村。这里是鹅山,你失踪的地方。”快板打着,突然一声京锣响,屏幕前的“你”,魂魄飞散了一半。

随着故事的递进,好几种红色在牵引故事情节:

货郎的发带,狐狸书生的脸谱、簪花,兔精的妆面,鹅小姐的耳铛……浓墨与红色调相映成趣,朱红、绛红,每一种红色都有收敛的意味。

直到尾声,货郎和鹅小姐站在漫天红霞之下,那是全片用色最大胆也是修改得最多的一种红色,炽烈的红。

胡睿非常坚定那一刻要有一块有冲击力的红色“冲”上去,“因为那是全片最美的部分。”

货郎是最大的失意者,但是他收获了“念念不忘”的美好——字幕出现:“这晚霞,这时光,你觉得很美,你想让她片刻停留。”

“你觉得很美,你想让她片刻停留”典出《浮士德》,那是戏剧中最美的一幕。

中国古人的审美是很多元的,不光才子佳人,风光旖旎是美,人生聚散离合,失意落寞,也是美。

《鹅鹅鹅》虽然包含一些现代西方电影的表现手法,但是骨子里的精神内核很中国。

《中国奇谭》里每一部短片都像是在中国的泥土里生长出来的,各有独特的民族趣味。

第三集《林林》刚播出,在小范围的专业动画群里,有人跟分集导演杨木善意地提出,“做得真不错,但皮肤的质感好像还差点意思。”

这个意见,《中国奇谭》总导演陈廖宇一听就明白了,“他可能觉得质感不够真。但是《林林》这个片子不是以‘真’为唯一目的,更多是追求内敛、含蓄一点的中式审美。”

在好莱坞的电影中,两个人打斗,拳头会“冲”着观众的脸过来,它通过感官刺激来与观众互动。

换作中国人怎么拍?“老前辈们设计的动作是非常内敛的,甚至只是在横向的平面去展开。它会在另一个角度去追求和观众的互动。”

《中国奇谭》延续了这种传统。《小妖怪的夏天》里,没有一支箭是射向观众的,但是小妖怪击中了每一个观看的人,我们因此与小妖怪的情感发生了更多的连接。《鹅鹅鹅》里,靠的不是视听感官把你抓进来,而是连声音都没有的一行字,一个“你”而已。

“我看到B站的弹幕特别逗,都是‘对对对,这是我失踪的地方’‘哎呀不好,我要失踪’……”陈廖宇当时就感到,用这个第二人的决定是做对了。

“中式的审美不在炫技,我们有时候把它叫成‘意境’,或者叫‘留白’。留白不只是画面上的,还有表达上的,甚至是动作上的留白,一种往回收之后产生的力量。”

《中国奇谭》的构思缘起于2020年底,当时面对2022年中国动画即将到来的100周年和中国动画新的百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正在策划一个短片制作,与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陈廖宇一拍即合,开始了两年的创作。

这两年里,上美影与陈廖宇需要统筹各个方面的工作,大到组合创作团队,确定选题、风格,小到具体某位分集导演的创作思路如何推进。

对陈廖宇来说,支撑创作工作的能力,是自小就打下的美术基础,以及在美术上形成的鉴赏能力,这些都起于中学阶段。

1980年代,他在浙江美术学院附中(今中国美术学院附中)上学。附中虽然是高中,但是学制跟大学一样,上四年,校园也在美院里。

“我上学的时候,老校长是马玉如先生,在艺术上非常有造诣。后一任校长施绍辰先生,是另外一种感觉,听他的演讲能体会到热血澎湃。附中不同专业背景的老师,他们不管是不是直接教你,都会对你各方面产生影响。在入门的时候,有那么一群人给了你一个质量很高的起点,那么不管当时有没有明白这些道理,对后来的影响都是很大的。”

这样一群知识丰富的老师,对陈廖宇艺术观的形成,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胡睿也是。

胡睿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画画,大人们就送他去少年宫国画班。

“老师会闲情逸致地泡上一杯茶,给我们这些孩子讲一讲,金农的画是什么风格,仇英又是什么风格,他在讲的时候掺杂了许多故事,全是古画当中包含的一些典故。当时虽然年纪很小,但是真的就听进去了,学到了很多东西。”

“就是这样一个温暖的画面,一生都在滋养我,我很难不对中国绘画有所表现。”胡睿现在作品风格的形成,有赖于他的美术教育经验。“比如画一块石头,为什么会‘石分三面’,你就会知道中国人的绘画并不是不重立体和细节,它更重视,只不过在一种文化体系里面,要‘为我所用’的那种重视。”

分集导演刘毛宁1994年出生,是此次创作团队中最年轻的一位。他负责的第四集《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是一个完全原创的故事,非常生活化,甚至没有冲突在里面。可是当深夜,乡村巴士带着王孩儿和所有神仙驶向了不明的地方,乡村的无可奈何又看得观众潸然泪下。

用什么经验讲故事?刘毛宁说他小时候有许多疑惑,比如三爷爷老早就瞎了,为什么还能独立生活?在“王孩儿”里,一个少年的幻想,填补了这些空白,原来三爷爷是有神仙在帮助。

刘毛宁总会记得,小时候一个夏天的下午:头上的电扇直扭扭转着,桌上有剩菜剩饭,几只苍蝇盘旋在半空。他就躺在凉席上面,拿着遥控器不停地换台,“要不就是卖东西,要不就是一片雪花白噪音。”

那个下午就这样过去了,无聊、乏味又单调,但是小孩儿当时没有任何的负面情绪。“现在回想起来,那真的是个很宝贵的时刻。人在无聊发呆的过程中,生活就打开了一些缝隙,这些缝隙让那些有趣的东西进来了。”

《中国奇谭》的创作初衷,就是想讲一些好的故事,提供给观众一些优质的声画影像。结果从元旦开播以来,这一群整天埋头画画的动画人猛地一抬头,突然发现自己已经被全国人民熟知了。

上美影和陈廖宇在集结这10位青年导演时,认为他们都已经完成了艺术创作的经验积累,但可能还没有形成非常固定的某种风格,“所以他们处于‘火山还没爆发’但即将‘爆发’的前夕。从创作激情和需求上,他们处在最旺盛的阶段,并且还能给观众带来一些新的东西,这也是《中国奇谭》多元的一部分。”

《中国奇谭》接下来还有三个故事要讲给你们听,咱们且等火山喷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