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今年十一,撒狗粮的短剧在快手火了

“高甜剧场”

一次短剧生态的集中输出

一位身怀六甲的古代少女却身穿喜服,被父母勒令上花轿嫁给“废人”九王爷,没想到途中被现代女医附身;花轿进了九王府,就被九王将挑帘杆打入轿中想取她性命,不料轿中竟然空空如也……

这是“快手古风短剧第一人”御儿最新作品《一胎二宝》的第一集,不到三分钟内连续反转,将故事前史基本交代清楚,第二集开头就是六年后的故事。这种快节奏的叙事在长视频领域是不可想象的,而高密度、强节奏的叙事只是快手短剧的基本要求。

同样在“高甜剧场”推出的《超时空恋人》,用30秒展示了一对男女亲密撒糖、被绑架、生离死别等多个闪回镜头,接下来2分钟内,女主角从梦中醒来,又在现实中经历了和梦中一样的场景;《我的超能哈士奇》第一集,一分钟交代男主是22世纪的富二代,下一分钟他已经成了女主养的哈士奇。

而这些故事往往具有一定互联网早期文学的元素,如“霸道总裁”、“与明星同居”、“穿越王妃”等等,内容简单直白易吸收,非常强调快节奏追剧的爽感。帅哥靓女、快速激化的剧情、戏剧化的名场面和转折叠加融合,一定程度上是对传统内容进行了成功要素的高度提炼,呈现出短剧快节奏、强剧情、接地气的整体特点。

这是快手小剧场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而推出“高甜剧场”既是这一生态的一次集中输出,更成为一定程度上的催化剂。

在此基础上,也进一步推动了整个平台短剧生态的商业化进程。

快手短剧的商业探索路径:

IP化、类型化、剧场化……

或可认为,近一年来快手短剧的整体突破是建立在其不断完善商业模式上的。不妨细化分析下快手的短剧商业化策略,某种程度上,其思路是基于长视频既有模式在短剧领域的落地优化。

从平台内部的角度,可以从内容和平台搭建两方面来观察。

从内容方面来说,除了前文所提到的内容优势,部分有着优质内容持续生产能力的系列内容正在IP化和品牌化,比如御儿的古风系列,玛栗小酥的霸道总裁系列,还有如《奇妙博物馆》《不思异》《住在我家的花美男》等知名短剧IP,已经产生了一定的用户粘性。

再看下快手小剧场的搭建。进入频道页面可以看到,包括我的、高甜剧场、精选、短剧、二次元、生活和游戏七个版块,其中刚刚添加的高甜剧场是第一个以内容类型而非圈层划分的栏目,不难判断这是快手小剧场进一步细化内容,进行类型化甚至剧场化的尝试。

而进一步从整个产业链条来看,快手小剧场成为联动上下游的关键平台。可以从两个公式说起,“分账+采买”、“流量+宣发”。

快手此前已经宣布将拿出百亿流量资源,支持精品化短剧内容在平台内的扶植与成长,同时年内将会引入超过200部的精品优质短剧。基于平台采买、分账、招商的体系,可以认为快手的短剧生态正在进入良性生长,“高甜剧场”的推出正是一个缩影。

短剧“风口”,谁将起飞?

2020年正在成为短剧内容的又一个节点。

但截至目前,在这个领域打开声量、并进一步尝试商业化路径首推快手,这或许得益于短剧与快手平台基因的先天亲和性。

如果做一横向对比,快手的优势或许一方面在于人,另一方面是平台的分发机制。

快手的分发机制则进一步保证了供给和输出端的路径通畅。去中心化的流量分发模式,让每个消费者都有其选择的空间,对于有质量和吸引力的内容来说可以快速打开局面,助其打通平台流量和分发层面较成熟的通路,最终落地商业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