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 /  正文

乐坛伪命题:哪些滚石唱片的知名歌手根本无法在飞碟唱片立足?

1991年底,在华纳唱片表现出对收购飞碟的巨大兴趣后,飞碟高层考虑过后,答应了收购合作计划。

1992年开始,华纳收购飞碟的进程一步步开展。

对于追求商业价值最大化的飞碟来说,飞碟唱片不是不能卖,只要价格合适。

华纳开出的价码让飞碟高层十分满意。

对以老板吴楚楚为首的管理层来说,他们既然能在不到10年时间将飞碟唱片发展为台湾歌坛实体唱片销量最好的公司,也完全可以再造一家新飞碟。

于是,高层们开始未雨绸缪。

1995年,“二当家”彭国华出走,创建丰华唱片。

2004年电影《天下无贼》里葛优的一句台词说得很好: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在彭国华出走后,吴楚楚为了履行协议留了下来,公司的一部分创作团队与歌手跟着彭国华去了丰华,一部分去了波丽佳音公司,一部分转投了其他公司,一部分暂别歌坛,一部分坚持到了飞碟“寿终正寝”。

原本以为绝大部分音乐人与歌手会支持“新飞碟”计划,可是在有着“新飞碟”之称的丰华唱片,也仅剩彭国华、陈志远、陈乐融、张雨生等部分老飞碟人,“二李”、陈大力、陈秀男、陈耀川、王杰、姜育恒等人都另有发展。

而1996年从华纳飞碟过来的吴楚楚,也在新世纪前后另起炉灶创建了擎天娱乐公司。

“新飞碟”的美好愿景消失在风雨中。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飞碟唱片的老对手——滚石唱片,滚石也曾在新千年前后无序扩张与跨界经营失去了大量音乐人和当家歌手,财务状况堪忧,一度濒临破产边缘。

目睹此情此景,已经离开的罗大佑、李宗盛与留下的周华健、张震岳组成“纵贯线”全球巡演,将演出收入无偿送给老东家。

小虫等一批音乐人提前低薪解约离开,不要忠诚奖,只为老东家减负。

滚石30周年演唱会,80多位签约歌手和解约歌手自发而来,免费站台助唱,只希望绵薄之力可以帮到东家和前东家。

这是商业化的飞碟与人文主义的滚石最大的不同,一家逐利,一家造梦与情怀。

絮絮叨叨说完题外话,来讨论今日的话题:哪些滚石唱片的知名歌手根本无法在巅峰期的飞碟唱片立足?

其实,创业期的飞碟唱片还是一家有情怀的公司,苏芮、蔡琴、王芷蕾等歌手在此效力很长时间,直到王杰、小虎队等一批歌手的涌现,飞碟在商业化道路上狂奔,王芷蕾退出歌坛,苏芮加入福茂,蔡琴转投波丽佳音。

黄莺莺与潘越云互换了东家,那也是她们渴望突破后的自家选择。

从1988年开始,飞碟唱片与新歌手签约都有一个不成文规定,只要发行专辑销量低于5万张,歌手就要立马解约走人。

作为青年才俊的张雨生,也只有自己在公司站稳脚跟后,才敢跟高层商议:能不能在一张大卖专辑后尝试一下发行自己独立创作的作品集。

从小虎队到郭富城,从红孩儿到林志颖,飞碟制造了太多受市场追捧的偶像派歌手或团体。

飞碟唱片曾在1992年一年内为17岁的新人林志颖连发三张专辑,其重视程度超过了出道即巅峰的王杰,因为林志颖的唱片销量能达到公司的预期。

种种分析都指向了一种事实:不卖座的歌手是无法在飞碟唱片存活的。

所以笔者的伪命题来了:作为与飞碟唱片发展理念完全不同的滚石唱片,它旗下有哪些后来功成名就的大牌歌手,如果去往飞碟可能完全没有立足之地呢?

既然飞碟唱片的策略是从1987年底开始明显转变的,那我们搜集从1987年到1996年华纳唱片完全收购飞碟的10年里,有哪些滚石系歌手会在飞碟唱片混不下去。

首先无法立足的就是90年代的亚洲“情歌王子”张信哲。

张信哲1987年被丁晓雯、郑华娟推荐给滚石时,是李宗盛面试的,看着性格腼腆、说话紧张的阿哲,李教父是真心的不喜欢。

好在子公司巨石唱片的老板郑柏秋认为阿哲是可塑之才,收留了他。

在进入巨石唱片的近两年时间,张信哲的身份美其名曰是制作助理,其实就是端茶递水加扫地。

而张信哲腼腆的性格很难在一时间被改变,李宗盛也建议他多参加广播电台的DJ工作来打开自己。

1989年,滚石“一姐”潘越云寻找10名男生与她合唱歌曲《你是唯一》,张信哲有幸被阿潘姐看中,出道两年终于第一次进入录音棚。

这次之后,巨石唱片也为他发行专辑《说谎》,终于在乐坛引起关注。

待到张信哲1992年服完兵役归来,在李宗盛为他制作专辑《心事》后,他才开始大红大紫,终成万千少女心心念念的“阿哲”。

如果放在飞碟唱片,一旦李寿全、陈志远或者陈大力某一位大佬不看好,张信哲可能连合约都无法获得。

滚石唱片第二位无法在飞碟唱片立足的歌手,或许就是天后齐豫。

作为台湾乐坛殿堂级歌手,齐豫在上世纪70年底就依靠歌曲《橄榄树》和《欢颜》成为校园民歌运动涌现出的招牌歌手。

齐豫于1984年加入滚石唱片,虽然一直到2002年转投百代唱片才结束自己长达18年的滚石生涯,但实话实说,滚石期间的齐豫并未帮滚石卖出过多少张唱片。

因为地位高,她总是在滚石唱片不断尝试,发英文专辑、研究佛教音乐、当主持人、转型制作人、思考社会人生。

像这样一位“不务正业”的歌手,在飞碟唱片早就被解约或者约满走人了,但滚石唱片给了老大姐无限的自由度,让一代天后怎么开心怎么玩儿。

1988年,因为在木船民歌比赛中的表现,20岁的万芳被滚石唱片相中,加入滚石。

1990年,万芳在滚石唱片发行第一张专辑《时间仍然继续在走》,结果销量平平。

从90年到93年,滚石一共为万芳制作了4张专辑,却没有一张成为爆款,虽然她唱出了《碧海情天》这样好听的歌曲。

对自己已经失望的万芳,找到老板段钟潭说,老板,我们解约吧,我对不起公司的栽培和信任,我已经撑不下去了。

谁知老段却说:我相信下一张专辑一定可以的,你能不能再给滚石一个机会。

1994年,万芳发行专辑《断线》,凭借歌曲《新不了情》在歌坛证明自己。

如果放在飞碟唱片,会有吴楚楚对销量不好歌手的解约请求苦苦挽留的吗,或许早就哪里凉快哪里待着了。

1988年,当飞碟“一哥”王杰打得滚石唱片男子歌手阵营毫无招架之力时,滚石让陈S出来“对打”,结果王杰的《忘了你忘了我》卖出了大几十万张,而他的《拥挤的乐园》卖出了不到一万张。

所以,像陈S这样的人在飞碟或许就会直接被解约。

第五位将会被解约的歌手,将会是“LIVE之王”伍佰。

1990年,伍佰出道,被滚石子公司真言社唱片老板倪重华看中,签到了旗下。

1992年,伍佰以本名吴俊霖发行个人首专《爱上别人是快乐的事》(由滚石唱片参股的波丽佳音公司发行),虽然该专辑在第一阶段台湾百佳唱片中排名第62位,但销量十分惨淡,据说只有两三万张。

如果拿着这样的成绩单在飞碟,是要被解约走人的,可是滚石却给了伍佰机会。

此后,伍佰组建自己的China Blue乐队,并在1994年发行专辑《浪人情歌》,此后成为“LIVE之王”,成长为滚石90年代中后期非常仰仗的骨干型歌手。

第六位或许将被飞碟唱片“撵走”的歌手,会是“疗伤歌后”辛晓琪。

辛晓琪1986年出道后先后效力于田园唱片与福茂唱片,可是这两段经历并不成功,她也有退出音乐圈回归学校教书的打算。

1992年,听过辛晓琪歌曲《自私》的李宗盛打电话给她,表达对她声音的欣赏,希望她加盟滚石,自己将会抽时间给她制作专辑。

能遇到一个欣赏自己声音的人,而且还是培养了陈淑桦跟娃娃两位曾经“不成功”歌手的百万金牌制作人,辛晓琪想都没想就点头答应。

于是,李宗盛托人帮助辛晓琪与福茂解约,并将她签入滚石。

从1992年9月到1994年7月,虽然辛晓琪唱了《傲》、《人生如此》、《熄缘》、《俩俩相忘》、《当我身旁有你在》等影视剧主题曲,但她始终少了一张自己在新东家的个人专辑。

只是,辛晓琪是李宗盛力排众议签约的歌手,在歌坛6年并不成功,滚石其他的音乐人在“大哥”没有动作前,也不便先给她制作专辑。

而李宗盛又太忙,他手中有陈淑桦、成龙、周华健、张信哲等一大批知名歌手的专辑要录制,还有让他魂牵梦绕的林忆莲。

终于,“大哥”想到了辛晓琪,在将辛晓琪一些已发行的单曲整理录制后又亲自填写主打歌《领悟》,还与其对唱歌曲《始终只爱你》,一张《领悟》专辑就此出炉。

《领悟》加上同年底专辑《味道》,辛晓琪跻身天后行列。

如果在飞碟唱片,如果一名歌手长期无人问津,怕是免不了解约走人的。

有辛晓琪和张信哲境遇的,还有“世纪末的最后一位天王”任贤齐。

任贤齐是上世纪80年代底新格唱片签约的一名歌手,虽然在新格发行了三张专辑,但未在乐坛激起浪花。

1991年底,随着滚石收购新格唱片,新格最后一位留守歌手任贤齐还有一批音乐器材,被“打包”给了滚石。

而进入滚石后,由于没人赏识,他只能打杂跑腿,干一些跟音乐不沾边的事情,制作人小虫对这位勤快听话的歌手有了好印象,承诺有时间了会给他制作专辑。

可是,小虫太忙了,有陈淑桦、梅艳芳、黄莺莺、林忆莲、杜德伟、李丽芬等一大批歌手等着他写歌,他根本无法照顾到任贤齐。

滚石在收购新格时,跟任贤齐续签了5年合约,然而这五年来任贤齐却没有一首新歌问世。

任贤齐也想好了,等到合约到期,他就继续自己运动员的计划。

滚石唱片每年的年度会议上,任贤齐都会出现在解约歌手的名单上,好在滚石很有人情味,没有让他卷铺盖走人。

到了1995年,在任贤齐的合同年最后的几个月,小虫的助理提醒了这位大制作人:任贤齐就要走人了,你还给他制作专辑吗。

得到提醒后的小虫想起了当初的承诺,而此时自己正在美国制作杜德伟的新专辑,于是他通知滚石相关工作人员,让他们为任贤齐买一张到美国的机票。

小虫找来许常德、郭子、黄怡等圈内好友给任贤齐写歌,并亲自为他创作《依靠》、《I feel good》、《为了爱》等歌曲,制作了专辑《依靠》。

这张专辑卖出了小20万张,任贤齐得到了滚石的续约合同,此后他凭借专辑《心太软》、《爱像太平洋》等专辑,成了现象级歌手。

这样的情况,放在飞碟唱片,想都不要想,因为飞碟不养“闲人”。

关于这个伪命题的讨论,就到这里,有些荒诞和扯淡,但也是笔者觉得有趣味的一个话题讨论,希望朋友们一笑而过。

您还能想到哪些滚石唱片的此类歌手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补充,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