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尼对电影的爱并未死去,因为银幕,始终存在着他与妮莉无缘的爱
「你去过片场吗? 那是世界上最魔幻的地方。」
《巴比伦》的烂番茄评价只有 55%,观众也只给了 52%,抱着这部片可能会不如 Damien Chazelle 导演前作的预期心理进场,结果... 我爱死这部片,是的,这部三小时长的作品,有在某一刻让我稍稍觉得:「有点冗长。」 但百分之90的时间,我都非常非常享受,电影结尾有一个很赞的设计,也让我忍不住落泪。
《巴比伦》令我想起昆丁塔伦提诺导演的《从前,有个好莱坞》,两相比较,我更爱《巴比伦》一些,绝对会进入我的年度爱片榜单中。
《巴比伦》开场,快速介绍人物出场,这场戏的用意之于我不只是要表现好莱坞纸醉金迷的生活型态,更是看见这个派对(体制)的运作方式,从电影产业的老板和制片,到扛票房的巨星,到追梦的人,再到八卦记者,那个时期的好莱坞就是一颗闪亮的太阳,所有人都仰望着太阳, 或说所有人都想飞向太阳(权力与梦想的中心),但就像伊卡洛斯被溶掉的翅膀,开场已经预示剧情后来的走向,关于追梦的代价,也关于殒落。
《巴比伦》第二幕来到片场,怀有明星梦的妮莉初试啼声,以天生的才能让导演为之惊艳,也让死气沉沉的片场瞬间活络过来。 妮莉在摄影机前的演出,展现表演者的价值:看见一个出色的演员如何拯救一场平庸的戏,如何让创作者如获至宝。 有趣的是,饰演妮莉的是玛格. 罗比( Margot Robbie),妮莉想要取代原本的一线女星摩尔的位置(上演《彗星美人》戏码),演出摩尔的是跟玛格有明星脸的萨玛拉·威明( Samara Weaving),觉得导演很故意。
(一)妮莉能够取代摩尔,在于两人长相的神似,也在于妮莉比起摩尔又更具新鲜感。 好莱坞是竞争激烈且残酷的行业,更强的新人出现,前一个人很快就被汰换。 (二)现实人生,玛格才是大明星,萨玛拉在后急起直追,只是声势仍落后在玛格之后,你可以说电影翻转两人在现实生活的位阶,也可以说电影在提醒演员们,没有人能够永远站在浪头上喔!
第二幕勾勒出默片时代的作业方式,同一个地点可以有多部影片同时开拍,反正是默片,收音不成问题。 也让我们看到墨西哥裔的电影助理曼尼,为了赶上「魔幻时刻(黄昏)」,在短短几小时内找到摄影机并交给剧组,拍下让人满意的画面,以及大咖演员杰克醉的东倒西歪,一听到「开麦拉」,立刻醒脑,交出专业的演出。 电影就是一群人齐心协力合作完成的作品,有时候要仰赖人力,有时候要依靠一点点小小的运气,例如一只飞入镜头中的蝴蝶,如何改变一场戏的氛围,给予影片多一点意料外的诗意。
《巴比伦》第三幕,曼尼看到观众对于有声电影的热烈反应,明白有声电影时代来临,这一场戏让我们看到《万花嬉春》场景的重现:默片与有声电影截然不同的拍摄方式,对于团队和演员都是全新挑战,银幕上演着一幕幕让人捧腹大笑的场景:不是讲话声音太大就是太小,或是走位没有对到麦克风, 无法收音,或是有外来的声音干扰等等。 妮莉为了在大银幕上开口讲话,吃尽苦头,而想要努力跟上时代脚步的杰克,也为了配合全新的技术,调整自己的表演方式。
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有人适应不良,例如声音粗哑的妮莉被认为不够主流、也有人如鱼得水:如黑人歌手薛尼帕默的崛起,或是曼尼在片场中步步高升,述说好莱坞对于新血的需求,以及对于时代氛围的敏锐嗅觉(大老板们才不会跟票房过不去),同时间, 我们又在薛尼被迫涂上黑脸的羞辱(片商认为薛尼的肤色不够「黑」),以及曼尼谎称自己来自西班牙一事,看见两人在好莱坞看似掌握权力,实则仍只是被视为赚钱的「工具」。
进入第三幕,导演延续他从《进击的鼓手》到《越来越爱你》就一直在跟观众提问的问题:为了圆梦,你能牺牲到怎样的程度? 有人在拍片过程牺牲性命,也有像曼尼这样的小人物,为能攀上高位,不但否定自己的出身、否定薛尼原本的外貌(要求他涂上碳粉),甚至为了帮助妮莉重新在好莱坞站稳脚步,要求她改变形象,转型成上流贵妇或是良家妇女形象。
曼尼在《巴比伦》里代表着爱情、纯真与希望,然而这个看似「正面」的角色,其实很反英雄:为了追求成功而遵守迂腐陈规、而打压多元声音、而变得近乎残忍与不近人情(他也是拆散妮莉和朱菲夫人的人)。 记得曼尼在片场中被交付的第一个工作吗? 制片要求曼尼让所有抗议的劳工乖乖听话(曼尼的地位跟劳工更接近),他是负责让抗议不公不义的人噤声的权贵者打手啊!
《巴比伦》第四幕书写一个时代的结束。 八卦记者爱莲娜写了篇报导,指名默片巨星杰克已经走下坡的事实,杰克为此跟爱莲娜对质,爱莲娜问他:「你知道观众为何会在戏院中嘲笑你吗? 不是因为你的声音不对,不是因为你演得不好,而是因为你已经过气了。」 一个过气的演员,在他人眼中成了笑柄,杰克为此感到失落,甚至怒指爱莲娜只是像蟑螂一样地活着,爱莲娜倒是很平静地接受杰克的批判,她很清楚自己的定位,也很清楚曾经如日中天的杰克,就算退出影坛,失去光环,甚至逝去,只要人们想起过往的经典老片,重映这些经典作品,杰克又将在银幕重生,永恒不死。
时代必然要进步的,但活在这些作品中的明星是不会死去的。 《巴比伦》把电影拍得冗长,就是为了能在影片的最后一幕,带出它内里藏着的主题。
(一)《巴比伦》本身就是电影发展史:默片、有声电影、歌舞片、爱情片、传记片、黑帮片、惊悚片等,一应俱全。 种族和酷儿议题,是要补上电影史发展过程中,逐渐被压抑(掩盖)的人物面貌。 而本片的精致服装、化妆、摄影、收音、视效等,则是展现电影经过百年的洗礼,已经发展到令人赞叹的地步。
(二)《巴比伦》令人想起《大艺术家》,也让人想起它致敬最用力的对象《万花嬉春》,但 Damien Chazelle 导演选择一个出乎我意料外的切入角度,它向《万花嬉春》片中那位个性最为鲜明,且带有点丑角性格的女二角色:Lina Lamont (Jean Hagen 饰演)致敬。 为何是 Lina? 因为她敢爱敢恨,因为她跟好莱坞强调与贩卖的保守女星形象截然不同,也因为她粗哑的声线被认为不够吸引人,而遭到唾弃与淘汰。
《巴比伦》翻转了《万花嬉春》的女丑角色,给予她更多的厚度,并且透过妮莉这个角色,向所有无法成功从默片转型到有声电影的演员们致敬,给予所有在产业上奋斗多年的默片明星们应有的尊重与敬意 。 《巴比伦》结局让我落泪,这部电影告诉观众:喜剧是很残酷的,我们在嘲讽他人的失败时,往往忽略了失败者付出怎样的努力。 《巴比伦》让我落泪,在于导演很清楚地指出时代前进的必然,但也别忘了,时代的进步是根基在前人打下的种种基础。
《巴比伦》之所以让我落泪,也在于片末那颗神似《新天堂乐园》的镜头,述说导演对于电影的爱。 妮莉消失在夜色中,杰克走向生命的终点,默片被有声电影杀死了,曼尼对电影的爱,一度死去(曼尼跟片场警卫说他现在很少看电影了),但当他走进戏院,银幕上演的是曼尼再熟悉不过的生命故事,看着心爱(妮莉)与尊敬(杰克)的人成为被嘲弄的对象而感到不舍,却又为着观众的热烈回响与逗趣的情节,再次感受到对电影的爱,最终露出一抹笑容。 曼尼对电影的爱并未真正地死去,因为那个地方(银幕),始终存在着他未竟的梦(与妮莉无缘的爱)。
尽管这么说有点老套,但《巴比伦》确实是一部献给电影的情书之作,我爱这部影片,也爱本片的演员,饰演杰克的 Brad Pitt,值得奥斯卡的入围肯定(可惜最终没能入围),饰演妮莉的 Margot Robbie,再次证明她能收能放的强大演技能量,饰演曼尼的 Diego Calva, 表演沈稳,让我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