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斗苏军的“铁姑娘”,牺牲时身怀六甲,14年后一首歌红遍春晚
《小白杨》自1984年阎维文在春晚上演唱以来经久不衰,成了部队军人都会唱诵的一首军旅歌。看似表面吟咏边防战士,其实这首歌背后的经历鲜为人知。
这首歌,串联了上世纪六十年代与八十年代两辈人的故事。
孙龙珍
经天纬地戍边疆——“扛膀子”
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刚经历三年的自然灾害,全国粮食和农副产品短缺。全国许许多多青年人士本着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呐喊:“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于是波澜壮阔的知青上山下乡,大批复转军人和十万多青年农民进入新疆,掀起新疆开发史上第三次浪潮。这一代支边青年充满激情和干劲,经历千锤百炼成为屯垦戍边的兵团二代。
“问舍求田,原无大志;经天纬地,方为奇才。”这是很多新疆垦荒牧民、乡村教师、赤脚医生等建设社会主义的真实写照。
知青上山下乡
孙龙珍出生于1940年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和当时的大多数青年一样,报名援建新疆,然后被分配到火焰山化工厂。在这里,孙龙珍兢兢业业,工作扎实,基本上每个月都被评为红旗手。
1962年,中苏关系恶化,国土归属、边境划分的争执冲突不断,边境线一带荒漠戈壁多,人烟稀少。当时国际上界定领土边境有一条不成为的潜规则:谁存在就是谁的。
正是出于这样的理念和信念,兵团在2019公里的国境线上的要地、风头水尾建起了58个团场,成千上万的兵团扛起锄头、赶着牛羊到边境,搭起土屋。
扛起锄头建设
但是这儿的生态环境实在太差,种地没多少收成,他们笑称种的是“爱国田”,放羊没多少草,称为“主权牧”。
所有的行为,都为了证明一个道理:“这里是中国的领土!”
苏联作为一个超级大国,横行霸道惯了,在我国西北边境不断挑起了事端,动辄将铁丝网、边界标识物移到我国境内几十公里的地方。兵团的人当然很愤怒,于是不管男女老少冲锋上去将这些铁丝网通通拆除,标识物搬回原处。
兵团
苏联边警气急败坏,不时开来武装直升机,装甲车进行恐吓。兵团人没有那么多武器,但也知道苏联不敢开战,于是喊着号子排成一排,和苏军硬碰硬,一直将他们挤到边境外。时称“扛膀子”。
据统计,仅孙龙珍所在的161团,就扛回55.5平方公里的国土,全部兵团扛回300多平方公里!
兵团的人
边境烽火里的女兵——孙龙珍
1969年5月10日,与孙龙珍同处一团的牧工张成山领着羊群一路寻找水草丰饶的草滩,不知道何时羊群进入了苏联单方面划分的、资源丰富的一块“争议区”。
等张成山回过神时,他连忙用一切办法驱赶羊群从“争议区”出来。恰好这时,他的行为和羊群被苏联巡逻的边警看到,边警二话不说,将张成山和他5岁的儿子粗暴地押至车里。
这一幕被另一个稍远的牧工看得惊骇,他立马赶回联队求救,于是同事们拿起扁担和铁锹急匆匆赶来。孙龙珍也拿起一旁的铁锹,准备过去。她的小姑子上前阻拦,她却顾不上仍旧要去救人。此时孙龙珍已经怀孕29周。
孙龙珍和集体
就在孙龙珍过去时,苏联边警开枪了。
一串串子弹从枪膛出来,划过肃萧的空气,朝牧工袭来。一颗子弹进入了孙龙珍的胸膛,孙龙珍当即无力地倒在地,没有呼吸,鲜血从她的衣服里流出,而她腹中的胎儿也慢慢停止了心跳......
塔斯堤边防哨所的同事们,个个都怒不可遏,排长李永强果断指挥,英勇还击,带着部队将6名苏联边警以及3匹战马当场击毙。
1969年8月,孙龙珍被封为“革命烈士”,她所在的农九师161团被称为“孙龙珍女民兵班”。
她被埋在塔斯堤边防哨所的山脚下,后来许多优秀的女干部都是从这个班走出来的。每一个新来的、后来的哨所战士,都对这段往事无比清晰和尊重,如数家珍。
一代知青用扛膀子的方式走向悲壮的历史深处。那一代人“屯垦戍边”的职责传递给了第二代、第三代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就是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戍边”就是保持边疆稳定。
陪伴兵团往前走——小白杨
到了1983年,在这里驻守两年的边防战士陈福森回家探亲,对母亲讲起了自己的工作环境。这里环境极为艰苦,天为被,地为席,风沙大,气温骤升骤降,喝水需要肩挑手扛。
还有就是离哨所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坟墓,树立着一块孙龙珍的墓碑。孙龙珍的故事极大地激励着这里的每个战士。陈福森将她的故事讲给了母亲。
陈母听完泪流满面,作为老一辈的伊犁人,她见过也熬过最困难的时候,此事勾起她种种回忆,家庭的,国家的。
孙龙珍之墓
在陈福森将要回到哨所的时候,陈母将10棵自己家育苗的杨树苗用布包好,送给了陈福森,并说:“咱们锡伯族有卫国戍边的传统,你要像先辈一样在部队好好干。”陈福森将这十颗杨树苗背回了哨所。
他的战友们大部分来自新疆各地,见到白杨树无比兴奋。为了让白杨树扎根在哨所边,他们从二十公里开外的地方背回黑土,五公里开外的布尔干河挑水。为了省下水来浇灌树苗,他们刷牙不用牙膏,洗衣服不用洗衣粉。
但是,由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实在太恶劣,白杨树难以忍受干旱、风沙、严寒,这十棵杨树苗最后只有在哨所背风处的一棵存活了。这已经是奇迹,战士们像爱惜生命一样爱惜这颗杨树。
小白杨
在他们的悉心呵护下,这棵小白杨长成了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
说到这里,故事还未完,小白杨的故事被哨所的一名战士写进了日记,同时这篇悉心照料小白杨的日记被誊写到了黑板报上。
后来,总政歌舞团的作词家到内蒙古的边防站采风,看到战士为一棵白杨树浇水,问他们为什么这么爱护这棵树,他们说种了十棵,只存活了这一棵。
小白杨
作词家由此深受感触,于是在房间创作了《小白杨》这首歌。
这个歌的内容和内涵与塔斯堤哨所的故事几乎一样。裕民县的宣传口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题材。于是将塔斯堤哨所的故事和这首歌联系到了一起。
再后来《小白杨》大火之后,2002年5月,塔斯堤哨所被更名为小白杨哨所。
参考文献
蒋巍《闪着泪光的事业:蒋巍中短篇报告文学选》,人民日报出版社2017年版;候书生张娅丽《红歌的力量》红旗出版社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