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远古初民相遇,感受美与温度——读祝勇《故宫艺术史:初民之美》
某个时候突然想,人到某个年龄阶段,需要有一种寻根问祖的自觉。不只是通过万里行走身体力行的方式,更是精神层面的无限靠拢。去寻找我们作为人类的真正来源,发现给过我们以滋养与底气的真正遗产,了解我们的精神如何被结构成现在的样貌。循着这条来时路以回溯。
现代人越来越彷徨焦虑,根本原因也许是对作为人的自己一无所知。对历史,对我们在一段时间中处于怎样的位置一无所知。不了解过去,人如同立于茫茫荒野之中,很难为自己找到一个较为清晰的定位。而对通往未来的路如何迈出新的一步,亦是毫无头绪且没有底气。
中华几千年文明,硕果璀璨可谓浩渺。千头万绪中,这场漫长且体量庞大的多卷本历史讲述计划如何开头,显然颇费功夫,实非易事。但祝勇找到了一种诗意而美丽的方式,又因成竹在胸而颇显游刃有余。通过一件件故宫珍宝藏品,以艺术欣赏的角度来走进历史,解读历史。如同将闪烁于历史长夜之中的点点明星逐一连接贯通,在纷繁芜杂之中理出一条清晰的脉络。让人可以循着这条温情美丽的线索,逐步回溯,重温。并温故而知新。
我喜欢祝勇对历史的书写从来不是流于简单的年代史实罗列。他擅长以一种属于小说家的细腻,敏锐与感性,及斑斓的想象力,去生动还原每一个历史现场。阅读他的每一部作品,都给我一种格外明显的电影感。且毫无疑问是一部尤为讲究剪辑与场面调度的电影。不同文明中的两个人在他的文字中会偶然邂逅,不同年代间的两个人亦可因意气相投而把酒共话,秉烛夜谈。一个又一个被想象力还原的历史场景,在精确且有美感的文字中紧密衔接。而这种想象并非不着边际天马行空毫无根据的想象,这种想象是基于海量史料调查研究之后的一种精准且更有温度与美感的艺术化重现。
正如在这本以“初民之美”为题目的新作之中,几千年前的历史亦在讲述瞬间变得栩栩如生,我们与远古初民及他们的勤劳与智慧之间仅隔一件陶器的距离。远隔如洪荒般的时空,顷刻之间亦成一步之遥。一切变得可感可触。它不属于一种抽象的怀想,而具备了具象而熨帖的温度。
阅读中间,每每喜欢长时间凝视一件彩陶上细致描绘的纹路。以现代人的审美标准来说,这样的图案与形状也许远远不能达到精致唯美,甚至构思也略显粗简草率。但正是那种朴拙且粗线条的造型勾勒,却不能不让人感动。因为眼前之物不仅是穿越了几千年的时空才终于与现代人有缘相会,更是彼时先民对日常生活的诚实记录,代表了先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想象,对自然及神圣的信仰与敬畏。他们的生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渐超越于物质层面,开始对精神层面的事物有了向往。而有趣且令人感动的是,这一点与现今的人们并无任何不同。
蜿蜒于千年陶器上的图案,蕴藏的是关于一个民族文化基因的秘密。当一个人的目光沿着不曾被时间所剥落,或战胜了时间侵蚀的线条,徐徐延展,几乎分明可以感觉到眼前恍惚如有先民的双手在上下左右轻轻挥舞。他们将对生活,世界与宇宙的一切认知与想象,虔诚凝铸于手中的陶土与颜料。不经意间,如同树梢突然滴落一滴松脂将阳光下的一只美丽昆虫笼罩,经历亘古的岁月,终在寂静中凝定成为一枚瑰丽透明的琥珀。时间停滞了,那刹那间的璀璨于是一直保持了它的鲜活。千年之后的人们隔着一面博物馆的巨幅玻璃,在观看一件陶器的时候,感觉到了其中所蕴含的情感与温度,其神圣与神秘的力量不知不觉蔓延于周身。
所谓文化自信,不了解古人及其他们往昔的生活方式,不了解先民的智慧与其遗留下来的遗产宝藏,那么文化自信就是一句空话。作为中国人将无法真正找回身份认同。藉由远古初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人所体会到的是融化于其中的人类共同的情感。
读“初民之美”,时间动辄以千年为单位来计算,实在让人感觉人之轻微渺小,似乎一切的经营建设在时间的无情面前都不过是徒劳。某个时候不能不让人产生虚无之感。可是当面对这些大大小小的陶器,凝视上面美丽的花纹图案,却又不能不被顷刻之间注入一股温情的动力。那是我们的祖先曾经努力生活过的象征。当时间的尺度被无尽拉远,初民变成了高山脚下如蚂蚁般存在的微小黑点。而历史的每一次推进,文明的每一点积累,都离不开他们以其勤劳与智慧的双手,去发掘,探索与建设。
读这本书,是获得一种艺术欣赏的角度与方式,更是了解过去,了解现在与未来。了解远古初民,更是了解自我,了解人类共同的智慧、情感与命运,了解我们未来的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