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昭襄王是怎样起用范睢为相,抗衡宣太后和魏冉势力的?
范睢抗衡宣太后和魏冉势力的成功,为扭转秦王室日渐颓废和加强秦国的中央集权做出了重要贡献,远交近攻的战略实施,为日后的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牢固的基础,也正式开启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战争进程,对改变秦国的发展历史和推动中国历史的前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力,可以说范睢是秦国历史上商鞅之后对秦国贡献最大的外来谋士与政治家,为日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成功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范睢能悦服秦昭王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张,实现自己人生的华丽逆转,并能施展自己的人生理想抱负施展自己的政治才华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一:初见秦昭王的面议中先对秦国大加赞美一番,讲出了商鞅变法以后秦国发生的巨大变化,牢牢抓住了秦昭王继续想听下去的心里:大王之国,四塞以为国,此王者之地也。民怯于私斗而勇于公战,此王者之民也。潜台词:对比六国来说,秦国具有天时地利人合上的优势,这么好的资源不加以开发利用,岂不是太可惜了,并有提醒昭王要做一代雄主和大有为之君的用意。
二画龙点晴,言简意骇,表达了自己的施政主张:夫以秦卒之勇,车骑之众,以治诸侯,譬若施韩卢而博蹇兔也,霸王之业可致也,而群臣莫当其位。,潜台词:只要大王您信任并重用我,我一定能替你实现霸王之业的。而不能实现霸业不是您大王的错,而是朝廷那些重要的位置都被那些能平庸之辈的世禄世卿占据着,这才是大王您不能成就霸业的原因。也侧敲旁击了昭王,这也是和你孝公祖宗之后秦国历代君王实行的任人唯贤,任人唯才的政策不符,言外之意也是批评了昭王有违祖制。
三:抓住问题实质要害,进一步分析了昭王不能成就一番霸业的原因:至今闭关15年,不敢窥兵于山东者,是穰候为秦谋不忠,而大王之计有所失也。)潜台词:由于穰候的因公废私,为自己谋私利的一已私心,采取近交韩魏远攻齐国的失败政策,使秦国在战略上造成被动,在军事上的连接失利这才是造成大王您不能成就霸业的主要原因。更含有批评昭王受魏冉之流的蒙骗,犯下了联齐抗楚,或是联楚抗齐的合纵连横的战略性错误,致使本末倒置,因小失大,没有制定一条统一六国的正确性战略政策。
看看在政治上老成持重,老谋深算的照王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听过范睢一通剥茧抽丝高论的昭王觉得,范睢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昭王心里一合计: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再说,再说处理穰候这事太大,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上到太后,下到穰候为首的权贵,这要是弄不好,想到这里浑身发冷,肉皮发麻的昭王再也不敢往下想,心里念叨:别让你小子给我忽悠了,到时候你给我捅个大窟窿,留下一个烂摊子,就是千刀万别你,也济于事的,这么大的事还是渐进过程为宜。于是,昭王拜范睢为主管军事的客卿,想看看范睢究竟有多大能耐,是不是个可堪大用的人才。
上任后的范睢做了两件大事,一:制定了扫灭六国的远交近攻战略政策,提出:得寸即王之寸,得尺即王之尺,巩国自已所得到土地。先锁定目标,剪灭居天下中心位置的近邻韩赵魏三国。而和秦国领土交错最多的韩国是首先要征服的目标。二:确定了不以一城一地得失为目的,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的战术政策。经过范睢几年对韩魏楚国的对外战争,使秦国获得大量土地的同时,也臣服了韩魏,不但打开了秦国东进的军事大门,还打得楚国再也不敢和齐国联盟来对付秦国。一连串的军事胜利,不但提高了范睢在秦国的政治威望,更是加强了范睢在秦国的政治地位,这时候昭王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开始盘算起下一步的计划如何进行。
总想位极人臣的范睢在这几年中也没有闲着,总是在昭王的耳朵里灌输大后外戚干政的弊端性与威胁性,范睢:臣居山东时,闻齐之有田文,不闻有其王也。闻秦之有太后,穰候,华阳,高陵,径阳不闻有其王也。”今太后行不顾,穰候出使不报,华阳,泾阳击讳无断,高陵进退不请。今臣闻太后,穰候用事,华陵,泾阳佐之,卒无秦王”,”臣窃为王恐,万世之后,有秦国者而非王孙也。
在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帝王中,在他们的眼中,是只有江山社稷千秋万代的考量,而无亲情儿女情长的思虑,为了自已的江山社稷能够巩固,这些帝王也有舍弃不了的东西,和做不出来的事情。范睢的每一句话,可以说都戳到昭王的软肋和痛处上,再加上范睢已经成为一个能取代穰候,并有实力能和穰候对抗的一枚棋子,并且太后己经垂垂老矣,再也没有年轻时对权利贪恋的动力,使昭王敢于和太后所支持的外戚政治集团摊牌,并能以兵不血刃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了这场危及秦国安危的政治危机,并铲除了外戚干政的政治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