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皇太极为什么囚禁困死堂弟?

皇太极为什么囚禁困死堂弟?

  阿敏生于明万历十四年,是舒尔哈齐的次子。父亲被囚时他侥幸逃脱死罪,从此跟随伯父努 尔哈赤南征北战。阿敏骁勇善战,立下不少汗马功劳。天命元年,努尔哈赤称汗建国,就是大金国,封阿敏为和硕贝勒。在四大和硕贝勒中,阿敏排行老二,地位仅次于努尔哈赤的次子大贝勒 代善。

  阿敏助努尔哈赤打下江山,照说应该对皇室忠心耿耿,但为什么很快就与皇太极之间产生了 矛盾,最后还招致了杀身之祸?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为报父仇。父亲被囚时,阿敏已经25岁,已经不是不谙世事的孩童了,他当然知道害 死父亲的真正凶手是谁,那就是他的伯父——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生性暴戾,阿敏出于对他的敬 畏,不敢有什么袒露心声,所以皇太极一继位,他便原形毕露。一言一行之中,不仅把矛头直指 皇太极,并且还充满对先汗的积怨。第二,出言放肆。阿敏本就一介武夫,生性鲁莽,口无遮拦,加上对先汗的积怨,所以常在 朝野上下中散布怨言,诸如:“我何故生而为人? ”“还不如山上的一棵树,或者坡上的一块石 头”,“即使被人砍伐为柴,甚至被野兽浇上一泡尿,也比现在的处境强”。

  这些话如果仅仅是 一个自卑者的自怨自艾也无所谓,但阿敏的本意并不在于自我讽刺和嘲笑,而是在大张旗鼓地向 皇太极宣战,来宣泄自己心中的不满。甚至还跟叔父贝和齐说,自己在梦中被伯父捶打,但却有 黄蛇护身。这样明显的暗示自己是真命天子,其篡权野心诏告天下。

  第三,试图分裂。天聪元年,阿敏奉命率师征战朝鲜,攻势猛烈,朝鲜国王被迫求和。当 朝鲜国王接受和议条件后,他并不急于退兵,因为他真正的条件是要自立门户。所以他转对随行 的贝勒们说:“你们愿意回去就自己回去,我是打定了主意要进朝鲜都城,我一向羡慕明朝皇帝 与朝鲜国王居住的宫殿,无缘得见,现在既然来了,一定要进去看看。

  ”屯居朝鲜、不再归国这 一意图遭到强烈的反对,就连亲弟弟济尔哈朗也不站在他那边,阿敏看势头不对,不得不返回大 金,但愿望落空,怒气冲天,走之前又是一番烧杀抢掠。第四,出师不利。天聪三年十月,皇太极亲统大军征明,攻克了山海关内永平、溧州、迁 安、遵化四城。

  第二年三月,皇太极派阿敏率军前往驻守。谁知阿敏到永平不久,明兵奋起反击,阿敏所带 军队连战失利,损失惨重,身为主帅的他却弃城而逃。更为残忍的是,逃跑前,他下令屠杀城中 汉族降官降民,并将全部财产洗掠一空。中国有句古话,多行不义必自毙。阿敏平日的所作所为早已激起了皇太极的杀心,不拔出这 跟眼中钉,根本无法安稳地做好帝王。

  正好趁大败而归,举国上下都在谴责他的时候,定了他的 罪。皇太极在阿敏身上扣了 16条罪状,例如:太祖在时,挑唆其父,欲离兄汗;自视为汗,欺凌 在下诸贝勒;丢弃永平,残杀降民,等等。其实,皇太极杀意已决,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 辞”?最后,经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阿敏应当处斩。

  皇太极此时出面下令免死,改为囚禁。阿 敏被囚10年后,死在狱中,终年55岁。他的命运,似乎重蹈了自己父亲的覆辙,其实他本可以一心效主,在为努尔哈赤立下汗马功 劳之后,继续效忠皇太极,两朝元老和忠臣的名望,便足够后半生享用,可他偏偏选择了另一条 不归路,在狱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