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诺贝尔奖,评选标准有哪些,为何诺贝尔经济学奖不受青睐?

诺贝尔奖,评选标准有哪些,为何诺贝尔经济学奖不受青睐?

诺贝尔奖,评选标准有哪些,为何诺贝尔经济学奖不受青睐?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诺贝尔奖,为什么能成为全球最至高荣誉的奖项,甚至吸引来无数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为之痴迷疯狂。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诺贝尔奖的前世今生。

诺贝尔奖,来源于18世界享誉世界的化学家诺贝尔,去世时所留下的遗嘱奖项(大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每年利息分为5份,设立了五个奖项),当时的诺贝尔是瑞典著名的化学家、工程师,也是世界闻名的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甚至我们后世所使用的炸药,也是诺贝尔发明创造。

纵观诺贝尔的一生中,他拥有300多个专利,在全世界开设了近百家公司及工厂,他生前不仅为世界科技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就连去世时都给世界留下了一笔极为可观的财产。那么,这项诺贝尔奖,为何能够使得全世界专家们为之疯狂呢?

原因就是诺贝尔奖这份荣誉足以让专家们青史留名;所有诺贝尔获奖者,都不在乎这份奖项带来 的的 财富多少,他们只在乎的是这份奖项背后所蕴藏的名气——谁获得了诺贝尔奖,就意味着谁是当今世界上该领域最杰出的人士之一。

诺贝尔奖共分为五个领域奖项,分别为:物理学奖、化学奖、和平奖、生理学奖以及文学奖。诺贝尔奖每年评选和颁发一次,如果能够当选为诺贝尔奖的候选人,也足以引领领域浪潮。我们先逐个来了解下诺贝尔五个领域的奖项。

诺贝尔物理学奖,这项奖励可不是你在物理学中有一定成就,就可以当选,物理学奖是诺奖中竞争力最大的一个奖项,几乎每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评选,一定是最受世界关注的盛典之一,因为角逐这项奖项的候选人,基本上都是对人类物理学领域,取得过极大贡献的宗师级别物理科学家。

同时,诺贝尔奖对候选人的品行和贡献筛选也极为严苛,当选为诺贝尔物理学家的科学家,首先需要接受瑞典诺贝尔基金会的调查审核,基金会,对候选人全方面进行核查,包括所有科研成就,以及论文文献逐一进行调查。

一旦发现有造假或者是反人类的研究,特别是研究军事物理及研究有关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科学家,基金会立刻取消候选人的资格,并通报到国际论坛上,因而,在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历届获奖人中,很少有从事军事研究或者武器研究等领域的物理学家。

更为苛刻的是,就连研究核能、原子能都不行;因为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严苛性,导致了许多著名物理学家都无缘诺贝尔物理学奖。

诺贝尔化学奖的筛选,就没有物理学奖那么严苛,但是,基金会对化学家审核还是秉承着一点:化学领域的研究,不可以存在反人类实验。诺贝尔化学奖,比较青睐于那些发现各项元素的化学家(例如,居里夫人发现镭和钋),这也使得在化学界流传着一句话:“如果你偶然发现了某一个元素,那么明天诺贝尔基金会就会找到你。”

诺贝尔和平奖的评选标准,就在于获奖人对世界和平做出的贡献,和平奖的评选比较青睐于政治家,特别是具有反战精神的政治家。美国总统奥巴马,就因为从下令撤出伊拉克美军,因而,获得了本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

同时,诺贝尔和平奖不仅颁发给个人,有时候还颁发给国际组织,就比如说,欧盟在2012年就集体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诺贝尔生理学奖,是用来表彰为人类卫生健康做出极大贡献的医学家们,我国知名医学家屠呦呦发现了和提纯了青蒿素,因而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诺贝尔生理学奖,其实也是一项十分难获得的奖项,它的评选标准非常的高,必须是对人类卫生事业做出极大贡献的医学家。

有时候,诺贝尔基金会宁可不表彰,也不会随便把生理学奖颁发出去,换句话说,想拿到诺贝尔生理学奖,你就必须有一项医学发明曾拯救过万千人类,如果这条标准达不到,那么诺贝尔生理学奖是与你无缘的(这就是“宁缺毋滥”的原则)。

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很有意思,从第一届苏利·普吕多姆,到2020年的露易丝·格丽克,几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们,都撰写过体验民心的作品,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不在于你的名气是否闻名于世界,只在乎你的作品能否真实的为人类考虑。

中国文学奖莫言的多部作品,都是以底层人民作为第一视角,而当时与莫言角逐诺奖的候选人,都是世界闻名的作家,而莫言的名气仅限于在我国,他在国际上并没有多大的名气,但是,莫言就凭借着文章深入民心的描写,而击败了其他国际文学大拿而斩获诺奖。

这也使得文学家们常常吐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总是出乎人意料。”

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新增加的诺贝尔奖,经济学奖。1969年之后,瑞典中央银行增加了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企图利用诺贝尔奖的名气来带动国际经济学发展。

然而,这项经济学奖的含金量,显然无法和前五项奖项比较,甚至,许多科学家认为经济学奖的产生就是玷污了诺贝尔奖的纯粹性,所以,诺贝尔经济学奖从诞生开始就饱受诟病。

而增设诺贝尔经济学奖,也是瑞典中央银行的小算盘,瑞典中央银行想成为全欧洲、甚至全世界的知名国际银行,但是,要想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银行首先就得有极高的知名度,因而,中央银行就增设诺贝尔经济学奖,希望通过诺贝尔奖的名气,来带动瑞典中央银行的知名度。

然而,让瑞典中央银行始料未及的是,增设经济学奖后,基金会想提名的经济学候选人都对这个奖项不感兴趣,他们认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就是挂羊皮卖狗肉,根本没有什么权威性,反而,克拉克奖更受经济学家们青睐,甚至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克拉克奖才是经济学中的诺贝尔。

这也导致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遭受质疑,想要表彰的经济学家看不上这项奖励,而基金会退而求其次,他们所选择的经济学家,所取得的成就又不足以服人。不过,好在瑞典中央银行足够有耐心,持续不断地掏了几十年腰包,这才让诺贝尔经济学奖渐渐成为了国际重要奖项。

在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典礼上,美国麻省理工的阿比吉特·班纳吉教授、艾丝特·杜芙若,以及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教授,因为发表过“在减轻全球贫困方面做出的实验”相关的文献论文,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但是,国际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这三人的实验完全是无用的游戏,虽然这项实验被国际上誉为洞察贫困本质的有力工具,但实验的过程却让经济学家们觉得极为荒诞,仅仅是明白人们是如何贫困的,却没有在根本上解决人民贫困的问题。

这种儿戏一样的经济学实验竟然能够评选为诺奖,这让许多经济学家感到不可思议,他们甚至觉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完全就是乱评选,而这次的评选风波也使得诺贝尔经济学家一度再次被质疑。

因此,一直到今天,依旧还是有很多人认为经济学领域,最至高无上的奖项应该是“克拉克奖”而不是“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从诞生之初延续到今天,已经走过了119个年头,到明年就是诺贝尔奖120岁生日。诺贝尔奖发展到今天,一直引领着当代物理学、化学、医学、文学、和平和经济领域的先进发展进程。

虽然说,这六大奖中的经济学奖饱受国际争议,但是从1969年发展到今天,诺贝尔经济学奖也一直保持着公正、公平的评选机制,作为竞争奖项的“克拉克奖”,虽然两者在知名度上存在差异,但这不影响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不断发展。到未来,诺贝尔经济学奖也将成长为与其他五项同等级别的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