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如何评价《论语》?

如何评价《论语》?

如何评价《论语》

老施来回答,扯个野谈。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回答《论语》是本什么样的书?

《论语》原本只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零星做的记录,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大概至战国前期成书。估计当时没想着以后要出书,孔子死后,经过好几代,后辈弟子把各种笔记编辑整理。《汉书·艺文志》的原文来说:“门人相与辑而论(lún)纂,故称之《论语》。”“伦”在古汉语里有“条理”、“整理”的意思。也就是说,孔门后辈把零散的笔记整理成有条理的一部语录集,所以取了《论语》这个名字。全书共20篇492章15000字左右,基本上以语录体为主,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大概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

《论语》看上去有些凌乱,缺乏条理,因为里面的内容既有直系弟子记录孔子的话,也有再传弟子记录自己老师的话,老师又不止一位。在派系分裂和书籍传抄的过程中又出现了版本的差异。所以,《论语》在汉代以前有三个版本:《古论语》、《鲁论语》和《齐论语》。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语》和《古论语》整理形成的版本,叫做《张侯论》。

张侯,是西汉的张禹。在他读书的时候,就有齐鲁两派论语存在,《古论语》也从孔子老家的墙壁里面掏出来了。后来,他受命教太子读书,把《论语》重新整理了一遍,编成教材,被称之为《张侯论》,一直流传到现在。我们现在读的《论语》就是《张侯论》。至于为什么张禹不采用当时《古论语》、《鲁论语》和《齐论语》中一种做教材,而要重新编辑一份呢?原因是他自己学的是《齐论语》,而当时皇帝汉元帝小时候学的是《鲁论语》,老张在不违背”天地君亲师“的原则下,耍了个滑头,自己编订一本《论语》。后来,太子顺利继承皇位,就是汉成帝。于是,张禹青云直上,加官进爵,封侯拜相。他编订的《张侯论》也因此一统天下,成为后世两千多年的主流版本。

《张侯论》

那么如何评价《论语》呢?老施从三个角度为您分析:

一、传统中国人眼中的《论语》。

《论语》开始的地位并不高,从汉朝以来主要被当做小孩子的启蒙教材。在古代中国,思想家的地位原本并不很高,最多只能算“子”,老子、墨子、孟子、韩非子等等,他们的著作在图书分类里叫“子书”,如《老子》《墨子》《孟子》《荀子》《韩非子》,意思是“墨老师的私人著作””孟老师的专著“等等。在儒家系统内部,《论语》和《孟子》一样也属于“子书”,而在“经、史、子、集”的四部排序里,“经”才是地位最高的,所以在儒家典籍里,“五经”地位最高,就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这是因为“五经”不是私人著作,而是周代的王官之学,也就是官方学术,相当于现在的马列原著。即便后来《论语》、《孟子》都升格为经,它们的地位还是不如“五经”。大概在南宋的时候,朱熹把《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相当于马恩列斯毛加上后面的理论、思想、代表等等。

马恩列斯毛主义与思想

随着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儒家理论成为治国的理论基础,特别是科举取士以来,《论语》跟其它儒家经典成为必考科目,《论语》在古代中国人的眼里越来越重要。所谓四书熟,秀才足。因为熟读《论语》等儒家经典,是富贵腾达的必要条件。前面说的张禹这一生富贵,就是从这一部《论语》得来的。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二、外国人眼中的《论语》。

黑格尔评价《论语》说:“我们看到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谈话,里面所讲的是一种常识道德,这种常识道德我们在哪里都找得到,在哪一个民族里都找得到,可能还要好些,这是毫无出色之点的东西。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辣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西塞罗留下给我们的《政治义务论》便是一本道德教训的书,比孔子所有的书内容丰富,而且更好。我们根据他的原著可以断言:为了保持孔子的名声,假使他的书从来不曾有过翻译,那便是更好的事。”

对于这种赤裸裸的歧视,老施首先表态:打到帝国主义!打倒一切歧视中国人民的洋鬼子!老施没有看过西塞罗的《政治义务论》,不能像黑格尔一样将两者做比较,但他说的《论语》不是思辨哲学,这一点恐怕孔子从地底下复活回来,也很难辩驳。咱中国人一向不喜空洞无用的思辨哲学,孔子也一样。确实,《论语》里面记录的都是一些世间琐事,人物众多,头绪乱,在老外眼里估计是寡淡如水。它给人的印象是,宗教不像宗教,哲学不像哲学,又没有西方人喜欢的东方神秘主义调调的元素,所以,在西方人眼里《论语》的地位不高,比起《易经》《孙子兵法》之类,恐怕大有不如。

打倒帝国主义

三、老施眼中的《论语》。

第一, 《论语》是全体中国人从古至今共同的精神代码。《论语》是原始儒家思想的精华,是后来2500年来在中国使用最广泛的基础教材。这部书,中国人学了2500年,也用了2500年。古代中国读书人对《论语》要倒背如流,现代教材里面,《论语》的分量也不低。开篇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以说,尽人皆知。这么一本15000字左右的小书,给汉语贡献了数百个词汇: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知新、过犹不及、既往不咎、安贫乐道、见贤思齐、见义勇为、言而有信、适可而止、察言观色。。。。。。等等。这些词语,全体中国人日用而不知,习焉而不察,构成了全体中国人的精神代码。 其中的微言大义,也已经深深嵌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第二, 《论语》塑造了中国人的理想人格:君子。君子小人本来是个身份概念,君子是贵族,小人是平民。在《论语》里,孔子把君子小人定义成了人格概念。直到今天,如果你夸一个人是君子,他会很高兴,你要说一个人是小人,那后果很严重。这个共识从哪里来?就是从《论语》里来的。《论语》里提“君子”提了100多回,怎么做君子,说得非常清楚。做一个“温良恭俭让”的君子,这是传统中国人格理想。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第三, 《论语》中的人际伦理的观点,构建了古代中国社会,至今也在影响现代社会。古代中国疆域广阔,民族复杂,人口众多,绵延两千多年,是怎么维系起来的?就是用《论语》等儒家经典塑造的共同观念。“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等等。什么是仁?仁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论语》说仁者爱人,仁的发端是血缘关系,是入孝出悌,也就是从一个人怎么对待父母、对待兄长出发,用同一套逻辑推演了怎么对待朋友,怎么对待上司,怎么对待君主和国家。这套家国同构的政治追求,对维系中国古代庞大的社会政治体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四, 关于怎么看待和学习《论语》?《论语》毫无疑问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精华的部分,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它还有不有现实意义或作用?老施说句讨打的话,作用不大。如果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对民族文化的根源进行探讨研究,无可厚非。但,正如王小波对国学的比喻,国学这块口香糖被2500多年的中国读书人嚼了又嚼,已经没有味道了。投入再多的精力和人力研究,是一种浪费甚至是犯罪。毕竟,《论语》中的所有微言大义,不管是伦理还是社会关系,都与现代社会发展出来的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学、政治学等理论完备合理有相当大的差距。再高深的学问,也不值得跪着膜拜。中国人对先贤的学问有这么一种可笑的态度。君不见,现代物理学家会对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倒背如流,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供奉在香案上跪拜,就会发展出更高深的现代科学来?

不要把孔子当圣人对待,一切理论都要被发展和超越。

老施再多说一句:少学国学,学科学。在如今武术号称国术,中医号称国医,三字经弟子规都号称国学的时代,只带了“国”字的玩意都是国人的G点,碰不得摸不得,假如你胆敢有一丝不敬,包管你面对的是唾沫与板砖齐飞,拳头与巴掌都来,动不动就会上升到爱不爱祖国,尊不尊重祖先的道德高度。我并非对传统文化全无敬意,要有选择的接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百年前的先贤们就提出来了,要相信德先生赛先生。在科学昌明的今天,脑子还是自己要保管好,不要被一些神头鬼脑的玩意格式化了一遍又一遍,到时候用磁共振扫描都扫不出来您脑子里的脑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