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民国东北多少大洋买一匹马?

民国东北多少大洋买一匹马?

首先这是一个有‘瑕疵’的问题

袁大头即民国货币的一种,是银元,即咱们的俗称的“大洋”,发行于1914年,发行量达7.5亿枚,是民国时期流通的主要货币。收藏价值很高,被称为银元之宝!

现在一块民国三年的普通袁大头,随随便便就能价值几千块!

当然了,在民国时期,这玩意儿就是一种货币,其价值比较固定。

袁大头在民国时期的经济价值要从“购买力”方面来分析,而“购买力”要对照当时社会的“安定环境”来判断。众所周知,民国好歹也有那么多年,不同时期,其货币价格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分时期来讲。

依我之浅见,在民国初期,即一战前,袁大头相当于人民币五百元至六百元左右。

1914年,袁世凯出任民国大总统,并发行“袁大头”为民国货币。

“袁大头”在1914年的发行量大约在2亿枚左右,由于“袁大头”刚刚发行,银行、商行需要储备大量“袁大头”作为流动资金,而政府也必须储备一定数量的“袁大头”作为部队的军饷以及政府人员的工资,因此“袁大头”的其价值在1914年—1918年应该处在巅峰期。

而具体值多少钱呢?这个就需要我们换算了。古今货币换算,最忌一点,即金价换算。因为古代的黄金价值和今天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在民国这种因战争影响,金价市场波动较大的时期。

当然,我可以给大家简单算一算。

当时一块袁大头的纯银花费是六钱四分八厘

“以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为价格之单位,定名为圆”《国币条例》

旧制1钱差不多重3.72克,也就是说差不多24克纯银才能铸造一枚袁大头。而当时由于一战还未爆发,金银比还算稳定,也就在25左右,所以一块银元差不多一克黄金。

按今天的金价算,差不多350元。但这个价值不是太合理。

比如说1914年,一块袁大头可以买到约30斤大米,现在超市中的普通大米大约3元一斤,30斤就是90元人民币,这个出入太大了。

所以,我比较客观的方法还是以当时的生活水平来比较。

在1917 年,曹家渡工人聚居区曾来过圣约翰大学的学生做社会调查

其调查结果是:

“工人支持五口之家月须15元”;“常见男工谋10 元,女子做丝厂每月所入亦如此”。

也就是说,一个五口之家的工人家庭,每月支出是十五块;而普通工人的月薪是十块。如果按照这个对比来看,一块银元至少的600往上。因为现在中国一线城市一个五口之家,月支出怎么也得上万了,而普通工人6000的月薪也算正常。

不过考虑到当时较低得物价水平已经工人阶层较低的收入水平,估个500块应该是差不多的。

再举个例子,北大教授吴虞老先生曾在1914年6月20日,在北京王府井饭店宴请胡适、钱稻孙等北大教授吃了一桌鱼翅、鲍鱼、燕窝应有尽有的高等酒席,一顿饭下来花了25枚袁大头。

以现在的价格来分析,这样一场宴席至少得几万人民币左右,但是考虑到民国时期的物价并不算高,鱼翅燕窝这种食品的价格也没有现在炒的那么过分,所以一枚“袁大头”等于500块也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民国初期,一块银元差不多相当于现在500块。

而在一战后,银元开始贬值,1919年、1920年、1921年,中央政府连续三年发行袁大头,共发行了5.5亿枚。北京普通军人的月工资是七块半袁大头、保姆老妈子的月工资是两块袁大头、巡警8块袁大头。知识分子的工资要比工人高的多,小学校长的月工资有80块袁大头,而北大教授的月工资有300块袁大头,比如咱们的鲁迅先生,妥妥的高收入人群。

此时一枚袁大头的价值相当于人民币60到80左右,其购买力严重缩水。鲁迅先生在1920年之前,仅花费了500块袁大头便在在北京西三条胡同买了一处四合院。1930年之后在北京随便租一个房子却要30块袁大头一个月, 360块袁大头住一年,可见袁大头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直处在贬值的状态。

而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在中国搞货物垄断,导致物价飞涨,袁大头再一次贬值。

1937年之后,全国上下在战火中动荡不安,日本人为了储备军粮,在中国大肆抢夺粮食,老百姓们拿着袁大头,却买不到粮食,只能靠吃粗粮、野菜饱腹,国军的政府高官眼里只有金条和美元,袁大头的价值转而下降至冰点,直到抗日战争后期才有所好转。

袁大头在当时社会的价值,要根据时间和社会背景去判断,价值最高时一块袁大头能买能当得了五六百块,两块银元就够一个人一个月的生活。4个人在东来顺一顿火锅,有酒有肉,只要一块大洋。价值最低时十块袁大头可能连一斤米都买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