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洛江区河市镇南塘村委会
生态美丽乡村系列报道
──泉州市洛江区河市镇南塘村介绍
南塘村位于洛江区河市镇西北部,辖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62人,其中党员44人,村两委成员4人,是06年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省级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村,08年区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村耕地面积560亩,山地3600亩,无公害蔬菜大棚135个,无公害蔬菜年产量3850吨。2012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3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255元。2004年被区委、区政府评为“宽裕型小康村”,2005年被评为省级“宽裕型文明村”,2006年被定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07年被市委授予“五个好”先进村党支部,2008-2010年被评为泉州市“文明村”,获得福建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2010年被评为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2008-2010年被评为泉州市文明村,2009-2011年被评为福建省第十一届文明村,生态环境保持良好,是一个山青水秀、休养生息的好地方。
近年来,我村紧紧围绕省级“家园清洁行动”达标乡村、省级生态示范乡镇这两个目标,始终把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切实加大环保工作力度和强度,扎实推进生态环境工程建设,确保创建省级生态示范村活动深入实施并取得了显著实效。一、工作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提供组织保障。
村两委把创建省级生态村的工作作为事关全局的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专门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坚持每月一次的工作例会,研究部署创建工作的具体事宜,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是制定规划,层层落实责任。
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制定了创建规划及具体计划措施,并层层分解到每个条线,每个干部。
(三)是加大宣传,营造创建氛围。
在创建活动中,我村利用宣传栏、宣传标语、横幅、会议等宣传形式和途径,不断创新创建载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全面营造创建氛围。
(四)是全民动员,形成创建合力。
在整个创建活动中始终坚持全员创建理念,引导村民干部人人参与。召开了由党员村民组长参加的动员大会,会上村党支部书记强调了此次创建的重要性,并要求广大党员、村民组长以身作则,带头示范,广泛宣传,使广大群众积极行动起来。
二、工作成绩
南塘村在上级有关部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全村上下不懈努力下,到2013年南塘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一定的成绩。
1、积极向上级政府争取资金对危房、废弃房进行了拆建,改善了居住环境。
2、共建成6个垃圾屋,5个公厕,购买3辆垃圾车,购置40多个垃圾桶,聘请5名专职保洁员清扫全村垃圾。
3、完成饮水工程建设,引用自来水率达100%。
4、每年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近几年投入资金数万完善各自然村的水利基础设施。
5、响应全民健身的号召,建设篮球场及健身路径等。
6、生态旅游村规模逐步形成,木栈道、山体休闲公园和正在筹建的农家乐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三、指标完成情况
通过连续几年的生态示范村创建工作,南塘村的各项生态指标都有了新的变化,已逐步具备了省级生态示范村的要求。自行测试的指标基本合格,取得了明显的创建效果,具体为:
(1)生活污水处理率≥90%
(2)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
(3)50头以下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100%。
(4)河沟池塘环境整治率≥90%
在整个生态村建设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同其他一些发达地区的创建工作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招商引资力度上还存在不足,须不断努力。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还淡薄,监督机制薄弱。由于长时间形成的卫生习惯,乱扔乱倒的现象时常存在,个别村民禽畜还存在放养的现象,由于人力物力的原因我们的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缺乏监督村民保护环境卫生的自觉性较差。保洁员队伍素质不平衡,素质不齐,而且由于资金欠缺,保洁员队伍人数不够,保洁员工作范围较大。生态建设的长效机制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奖罚不明确,村民卫生公约不到位,致使整治后不能达到长期保洁。因此,在未来的建设过程中,村两委会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环境卫生保护的宣传,与小学做好联系工作,通过学校学生加强对环保意识宣传,做好环境卫生保护的长效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让村民能自觉保洁,做到长效保洁,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做好监督机制建设。
相信在各级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村两委及全村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南塘村的美丽乡村工作会做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