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戴高山:金鱼巷——那段雨巷般的乡愁

戴高山:金鱼巷——那段雨巷般的乡愁

  编者按:金鱼巷,位于泉州市府文庙附近,是泉州著名的古巷道。巷口宽处十米,窄处只有两三米。宋代时,金鱼巷被称为“谢衙”,时任福建转运使谢仲规曾在此建宅。后年久宅废,其后裔在原地建祠堂,造有一块匾,书有“金鱼世第”。

  自唐代开始,五品以上的官员就有佩戴鱼袋的传统,并有服装颜色上的区分。三品以上紫袍,佩有金鱼袋;五品以上绯(大红)袍,佩有银鱼袋;六品以下绿袍,无鱼袋。谢仲规为宋皇佑元年间进士,蔡襄之婿,累官福建转运使,官至三品。其后代均为高官,都佩戴金鱼袋,所以,谢衙巷后被称为“金鱼巷”。

  民国18年(1929年),巷口处有一座老大光明电影院,由何集隆等人合资建造,后改名为“泉州人民电影院”。故,人称金鱼巷是由1座电影院、2座桥、4种古早小吃、5个名人故居组成的泉州名巷!

  金鱼古巷,雨中结愁

  到金鱼巷时,已经是午后一点多钟了。

  阴云起时,天空开始暗了下来,下起了小雨。那雨细细密密、轻轻柔柔的;不是春雨,恰似春雨,这是夏季雷雨天气、雨区之外的一种景象,是沿海夏日特有的一种天气。常言道:“西北雨落不过田埂”,要是在雨区之内,那肯定是狂风暴雨,让人目瞪口呆的,而雨区之外,或者是毛毛雨,或者是星星点点之雨。

  所以,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恰好的天气。端午时节来到金鱼巷,又逢上这样的小雨,不用持伞也淋不太湿,可以一路穿过金鱼巷,看着小修整过的闽南千年古巷,看着一位佳人持着花伞,优雅地从巷头走向巷尾。于是,戴望舒的《雨巷》,便油然心头!

  总体来看,金鱼巷分为南北两巷,由一条街左右分开。靠文庙广场处,年前统一进行了一次小装修,看起来比较新颖,但保留了传统的闽南特色,出砖入石。红色的仿古墙砖把泉州古老文明,渲染得温暖入心。屋檐之下,滴水细之如线,不绝如缕,嘀嘀嗒嗒落入刻有金鱼图腾的花岗岩下水道里。两边的风味小吃,一路拥挤,香气夹着水雾弥散开来,此情此景,让你想找个地方坐下来,一边品尝泉州美食,一边观赏雨巷风景。

  事实上,如果我们不留下一些传统,乡愁就会淡化。我们会没有值得记忆和回味的故情往事!没有这些,我们还有淡淡的乡愁吗?

  诚然,历史总要向前发展,然新事物总要代替旧事物,否则便不是进步,不是发展,没有文明!但人类总有一些怀旧思想,总会惦记先祖以及他们创造的文明!只要心有祖宗,有恩情,有感激,便能更好面向未来。

  也正好是这场小雨,让我感受泮宫对向,金鱼巷入口处那向内游动的金鱼。那么的活灵活现,在小雨湿过的地面,一条条游鱼的身影,安逸、自然而活泼!

  千百年来,多少海外游子从小生活在这里;百年后他们老了,又回到这里,看着故乡老舍依旧,那缕缕乡愁,将变成家国的挚爱!

  而今,我们走在金鱼巷里,依然可以遇上,一个丁香般结愁的姑娘!

  蔡襄家书,金鱼留迹

  故,说起金鱼巷,首先要说到谢仲规。说起谢仲规,可能泉州少有人知道。但是,说起建造洛阳桥的蔡襄,那可谓家喻户晓。原来,谢仲规是蔡襄的女婿,字子方,皇祐元年己丑(公元1049年)进士,官至福建都转运史,左朝散大夫,赐金鱼袋,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建“谢衙巷”于泉城内,后人称之为“金鱼世第”。

  据说,谢仲规和蔡襄一样了得,倡建了横跨晋江的“浮桥”,后改名为“通济桥”。那么,原本“谢衙巷”,后来为什么于明代改名“金鱼巷”呢?

  原来,自唐代开始,五品以上的官员就有佩戴鱼袋的传统,并有服装颜色上的区分。三品以上紫袍,佩有金鱼袋;五品以上绯(大红)袍,佩有银鱼袋;六品以下绿袍,无鱼袋。谢仲规为宋皇佑元年进士,蔡襄之婿,累官福建转运使,官至三品。那么,这官多大呢?用今天的话说,相当于“交通厅长”,因此,得赐朝廷金鱼袋。后来,他在巷里盖起一幢五进的大宅院,规模宏大,占地3.8亩。

  据载,谢氏一族进入泉州始于唐朝,根据《南安东门谢氏族谱旧序》记载:唐僖宗文德元年(公元888年),谢安之二十世孙,谢逊之子谢蹈公官至福建御史大夫,上柱国太师。谢氏入闽,择泉州北门顶埔建宅第,其后裔留在大希夷及附近,派曰“清浦”。

  传至第四代谢徽、谢微之后,因谢微得赐金紫光禄大夫,建宅于泉州城内西街,故此巷称为金紫巷,后人称为“金紫衍派”。北宋时,谢仲规任福建转运使,得赐金鱼袋,建第于城中十壁坊,其地因称“谢衙”。然时事变迁,大宅院于今荡然无存,后因其后代均为高官,佩戴金鱼袋。子孙为纪念谢仲规等,在原地建了一座祠堂,造有一块牌匾,于上书有“金鱼世第”之字。于是,“金鱼巷”传颂至今。

  据谢氏后人说,当年蔡襄曾有一封家书,是写给女婿谢仲规的。书上写道:谢郎春初将领大娘以下各安。年下朱长官亦来泉州诊候,今见服药,日觉瘦倦,至于人事,都置之不复关意。眼昏不作书,然少宾客,省出入,如此情悰可知也。不一一。襄送。正月十日。

  由《谢郎帖》可以看出,当年蔡襄染恙,体况不佳,言语上并不投入。然从书法上看,字形有褚遂良的体势,下笔柔软,结字偏零碎,似秋叶离落于寒枝。

  蔡襄信中自谓“眼昏不作书”,可能这也是该札落笔不准的客观原因。大大的一个“药”字十分传神,想在远方的女婿透过这些文字,亦可以理解亡子丧妻之后,岳父此刻的心绪。岳父与女婿絮叨自己越来越不好的身体和日常,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隔代的信任与依赖。

  名家一巷,世代流芳

  “谢衙”虽无迹可寻,但金鱼巷却是名人辈出。明代南京礼部尚书黄凤翔的孙子黄徽胤曾建家于此;泉州近现代华侨李功藏,名人丁炜、吴桂生、蒋以麟、傅维早也在此安家;谢氏、黄氏宗祠,也择地于此。

  在黄天机的大宅门上,“种福居”三个大字虽已模糊,但气势不减当年。其院内有楹联多副,均为主人原创之作:“胜地有佳山水,善人多贤子孙”“读可荣身耕可得粟,勤则致富俭则恒丰”,中华民族之传统,儒道传家之风尚油然纸上。

  丁炜府第当地人称之为“丁厝埕”,原为晋江名人丁炜之府地,后为华侨蒋以麟购得,其中迥园为丁炜府第的一部分。迥,远也。有高耸卓越之意,如超然迥绝、迥然不群之意。当年,丁炜手书“迥园”二字,寓意深远,足见主人不流于俗、不从于众的远大心志。如今,沧海桑田,世事变迁,“迥园”二字依然清晰可见,为后人景仰。

  而古风犹存的吴桂生故居,虽木门老旧腐朽,然侧巷有一道砖体围墙,墙上用一排酒瓮作为防盗网,足见教育之家心性独特,温文儒雅,大有防君子不防小人之意。越过老墙,里面的世界早已一片荒芜,杂草丛生,黄土散落,无人居住。

  李功藏故居为红砖厝、燕尾脊、红灯笼,有亲切的乡土气息。在故乡泉州,他捐资修建了府文庙、“泮宫”的仿古牌楼等。其宅内的生活气息浓郁,有三国人物石雕、麒麟、花草等雕刻,舒适精致,优雅静安。

  傅维早故居为两进三间张带双护厝,硬山式屋顶,前有门埕,后有花园,四周围墙,出砖入石。大师为自己设计房子,外观并不夸张。屋檐错落有致,洗尽铅华,古朴幽雅。老房大厅前有一方“天窗”,四周屋檐上雕刻有飞天仕女,这在闽南古厝中极为罕见。

  作者:戴高山(原名戴良支),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