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 /  正文

闽商首富许连捷自谦没文化 却教出三个出色儿子

闽商首富许连捷自谦没文化 却教出三个出色儿子

  388.3亿元身家,最新公布的“大陆闽商百强榜”,许连捷再次蝉联闽商首富。“我好像没那么多钱!”在昨日第四届闽商论坛上,许连捷一开口就为自己的财富辩解,但随后马上解释“有多少财富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为社会多做一点贡献”。

  教闽商如何突围,谈自己的创新经,这位“教父”级闽商有很多话迫不及待地想对同行说,但外界更关注的是,他为何不把儿子选为“接班人”、60岁了为何心态还那么年轻。

  针对这些话题,心情大好的许连捷,昨日接受了导报记者的专访,并对此一一回应。

谈创新经 卖卫生巾曾被骂“无聊”

  “对民营企业来说,创新转型已刻不容缓。不创新就死路一条。”许连捷说,但转型创新最担心的是喊口号,这不是口号,更应该是实际行动。

  前段时间,发生了一件让许连捷哭笑不得的事,市场上出现了山寨版的恒安“安爾樂”,叫“安雨樂”,其外包装也像极了恒安的产品。

  “严格来说,这种山寨也是一种创新。”许连捷觉得,中国人从来不缺创新的智慧,只不过有时将创新用错地方,将创新的经念“歪”了。他说,在转型创新的过程中,一定不要唯利是图。

  在许连捷看来,创新不是“创可贴”,不会“一创就灵”“每一次创新,都要问自己,究竟能为消费者带来怎样的价值”。“以前我做卫生巾。当时没多少人做这个,连我太太也不知道。女性用的都是月经带、草纸。很多人不理解我们,我们找不到女推销员,男推销员去推销,被骂无聊。卖食品的一开始不肯把卫生巾和食品放在一起,担心食品卖不掉。但我们坚持认为,卫生巾一定对女性有价值,可以给女性带来安全、舒适、便捷,是有价值的创新。因此,卫生巾的市场一定会越来越大,一定要比月经带的市场多出99倍。现在回头看,何止99倍。”许连捷说。

话接班人 儿子们对接班兴趣不大

  不少成功的闽商,年龄大了,面临接班“烦恼”。

  许连捷也曾有这烦恼,就在不久前,他正式对外确认,接班人将是自己的堂弟许水深。而从从卫生巾车间操作工做起的许水深,也是经过各种考核之后,才被大家一致认定,他是最适合恒安的。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许连捷直言,10年前就曾开始考虑接班人的事情,当时有好几个候选人,其中包括自己的儿子。

  许连捷也曾希望让儿子接班,但儿子们兴趣不大。他有三个儿子,小儿子许清池2008年2月加入恒安集团,任恒安国际执行董事,并在集团中负责收购合并项目;另外两个儿子,曾经短暂地在恒安集团实习,但最后转到许连捷创建于1999年的家族企业——连捷国际投资有限公司。

聊育儿经 教儿子要有49%的胸怀

  尽管儿子们最终没有接班,但许连捷直言,儿子们很争气,让他很自豪。“我小学还没毕业,没文化,教不了他们。连他们的作业也没检查过一次。”许连捷仍谦虚地称自己“没文化”。但是,这个“没文化”的父亲却教育了三个出色的儿子。

  孩子们有的学会计,有的学管理,有的学法律,都是他们自己的决定。许连捷说:“我不懂,二儿子有一天回来,跟我说,要选数学专业。我说,你怎么去学算术了。他跟我说,数学不只是算术,还可学推理。小儿子的专业,是大儿子、二儿子‘合计’帮他选的。”

  要说“言传”,许连捷称,自己反复向儿子们强调的,只有这样一段话:要有宽广的胸怀,要学会与人合作。即便是和他人合作,也不要太计较,一定要有别人获利51%,自己获利49%的心态,绝对不能贪小便宜。作为一个主事者,所有的人、所有的钱都掌控在你的手里。如果你有一次把51%的利益归于自己,那么你的威望便会大打折扣。要想服众,你得学会只占利益的49%。

  许连捷说,自己对孩子们最大的影响,就是身教。“比如说,儿子有时也会被同学或朋友邀请去KTV等。我也从没告诉过他们不要去,但他们不会去,因为他们知道我不喜欢。”

对话许连捷 “教父”每天坚持游泳

  导报记者眼前的闽商“首富”,虽然一次次自嘲没文化、“乡巴佬”,但这毫不影响他的“教父”级地位。

  在闽商论坛上,他是受关注度最高的一位闽商,幽默、生动的演讲,更是迎来一次次掌声。昨日,他接受导报记者专访时直言,很享受半退休的生活。

  导报记者:您虽已经60岁,但给外界的印象一直是精力充沛,有没有什么健康的秘诀可以和大家分享?

  许连捷:每天坚持游泳,每天游三四十分钟。再者,恒安集团现在的运转和效率,让我很放心,可以说我现在比较闲了,目前的状态是“名不退、实已退”,工作压力没那么大,不再大事小事一把抓。

  平日喝喝茶、吃点地瓜粥,和朋友们打打球、聊聊天,生活简单点挺好。

  导报记者:现在大家都在谈梦想,您已经是首富了,能说说您的梦想吗?

  许连捷:恒安10亿元的时候,我说5年内要实现50亿元,大家都说我疯了,那时50亿元是我的梦想。

  恒安去年的业绩更是超过了180亿元,今年可以轻松过200亿元。如果要提梦想,就是创百年基业、千亿恒安。但其实这更像是我们的目标。

  导报记者:现在很多传统产业喊苦、喊难,恒安好像没有这种烦恼。对此,有什么可以分享?

  许连捷:我们闽商历来都敢拼,能吃苦,不怕竞争。闽商的优势就是在很多危机中摸爬滚打,主动出击。

  其实传统产业的空间还很大,中国有13亿人口,市场空间还非常大,我们能够创造出好的产品,能够改变人的生活方式的需求,就一定能够在新一轮的转型中脱颖而出。

  闽商对自己要有信心。当然,也要挡得住诱惑,时刻记得自己的主业是什么,持续不断地创新。传统制造业也具有很大优势,因为这是一份实业,做专、做精、做透了,大有可为。

  导报记者:为何一直强调创新,还迫不及待地与大家分享?

  许连捷:以前短缺经济,做什么都挣钱,如今到处都是产能过剩。现在靠什么挣钱,就是要靠细分市场,靠自己的特色挣钱。如果企业家认识不到这点,以为等经济好转形势就会好转,那就大错特错,因为你可能等不到那一天,企业就死亡了。

  通过我们的创新,把同质化严重等困难当做机会,谁获得发展先机,谁就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相关报道

“闽商百强榜”首富许连捷自称“我好像没那么有钱”

  人物名片

  许连捷,1953年6月生,福建晋江人,现任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泉州市工商联主席,恒安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CEO。 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福建省工商联副主席。

  今年60岁的许连捷,鬓角已生出不少白发。不过,他精神抖擞,出席第四届闽商论坛时妙语连珠,从“调侃”自己的财富到回溯创业经历,再到教育子女等方面,无话不说。

  人气甚高的许连捷,在演讲结束时被记者包围,不肯放他“回去”。他只好无奈笑对记者说:“不要对我这么好,我要去抽根烟。”这位颇为低调的企业家,昨天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在去年与今年发布的“闽商百强榜”上,许连捷连续蝉联了两届大陆榜“首富”。在今年发布的“闽商百强榜”上,他的身家高达388.3亿人民币。许连捷对此很谦虚。“我好像没那么有钱!”

  他一开口就说:“其实,有多少财富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能为公益、为社会多做一点贡献。”

  他觉得,身体健康,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谈到平时的休闲,他说:“我现在天天游泳,每天游30分钟到40分钟,风雨无阻。再者,当前企业的经营压力不是很重,所以,我就有时间去安排我的健身、训练等,现在比较重视的,是身体的健康与锻炼。”

人物观点

谈创业曾让男生去推销卫生巾

  许多知名的企业家,都有过漫长的“摸爬滚打”经历,许连捷也不例外。

  许连捷谈到创业之初遭遇的困局时说:“我年轻时,原本是做服装和拉链的,后来才转做卫生巾。在当时,别说是男生,就连我太太,那时她还不到30岁,都没见过卫生巾,那时女性用的多是月经带。你能说当时卫生巾的市场有多大吗?可以说几乎没有。”

  许连捷就在市场的空白期进入,但后来遇到的“尴尬”事不断。“那时候,我们连女性业务推销员都招不到,都让男的去推销,人家都认为我们‘无聊’。我们还到超市找人代销,可人家根本不愿意,有的超市卖食品的人觉得,把卫生巾和食品放在一起,食品就会卖不掉,当时的观念就是这样的。”

  不过,许连捷没有因此放弃。相反,他看到了这个无比庞大的市场的前景。“接下来,我们就不断去引导消费者观点,去开拓和创造市场,最终取得了成功。”

谈竞争传统产业空间还很大

  眼下,一个问题正困扰着众多闽商:库存压力大,同质化竞争严重。

  “为什么企业同质化这么严重?就是有浮躁心理和唯利是图在作祟,看到谁的东西好卖,就赶快去做。这也进一步导致产生了食品危机、信任危机等,消费者对我们不信任。”许连捷说,当前,如何做出负责任的产品提供给我们的消费者,这是众多企业家共同的责任。

  “现在很多行业的确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但只要我们的产品是好的,你的成本又是最低的,毛利空间是最大的,你怕什么?承受不了的是你的对手。”许连捷说,只有以企业家的责任感,为客户和社会创造出更好的价值,才能够研发出能够创造新市场的产品,消费者才会愿意买单。“比如苹果,苹果手机淘汰了诺基亚,正是因为他们为客户创造了更好的价值。”

  许连捷说,福建的民营企业大部分还是以制造为主,都是实体经济,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更能够经受得住冲击的考验,只要我们愿意去改变,其实传统产业的空间还很大。

谈家庭 三个儿子没接班,很正常

  许连捷年届六旬,早几年就在考虑退休事宜。而被问及最多的,就是所有家族企业都很关心的问题:儿子是否接班?不过,许连捷说,他的三个儿子都没接班,但他觉得,“那很正常,因为专业人士做专业事”。

  许连捷的三个儿子许清流、许清水和许清池,都是英国的“海归”,但对父亲辛苦从事的制造业都不感兴趣,而许连捷说,他也不能强迫他们。

  当被记者问及,三个小孩如此优秀,是否能“传授”育子经验时,许连捷告诉记者,在儿子学习方面,他几乎没有教授过他们什么东西。三个儿子能成长到现在这个样子,完全是靠他们自己努力。

  “我连小学都没毕业,没办法指导他们。”许连捷说。

  许连捷最后颇为感慨地说,“对于小孩的教育,我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记者 易福进 骆余民/文 陈巧思/图 记者 叶子申)